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314500
【摘要】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585例,其药物治疗方案均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及应对情况。结果:585例患者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其感染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2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27%;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12例(48.00%)、消化道不良反应8例(32.00%)、血液系统不良反应3例(12.00%)、泌尿系统反应2例(8.00%)、循环系统不良反应1例(4.00%);其中1例同时过敏反应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4.00%;经及时停药、给予地塞米松+VintC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而言,抗菌作用更强、抗菌谱也更广,但依然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应严格掌握其使用指征,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迅速开展针对性治疗,有利于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同时还需加强药物使用及监督管理制度,促使临床使用更加合理。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类型,具有抗菌谱广泛、抗细菌感染能力较强等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头孢菌素逐渐发展至今,应用率及应用范围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不断提高。而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逐步在临床推广使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开始引起医务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注意。因此,在临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注意掌握其适应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加强其用药情况的监督与管理[1-2]。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585例,其药物治疗方案均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析其使用情况,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585例,其药物治疗方案均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585例患者中男性332例,女性253例,年龄20-77岁,年龄平均(48.31 15.94)岁。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方案中均包含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根据需求不同,分别经口服及注射方式给药,收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应对效果;585例患者中349例经口服途径给药,约占59.66%,其余236例(40.34%)均经注射途径给药。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经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 )表示计量资料,并使用统计学语言描述研究结果。
2.结果
2.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585例患者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其感染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2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27%;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12例(48.00%)、消化道不良反应8例(32.00%)、血液系统不良反应3例(12.00%)、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例(8.00%)、循环系统不良反应1例(4.00%),详见表1;其中1例同时过敏反应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4.00%。
2.2应对情况
25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经及时停药、给予地塞米松+VintC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所有不良反应均在7d内完全消失。
3.讨论
3.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适应症及代表药物
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相对于前两代而言,其抗革兰阴性杆菌效用更强,而且抗菌谱也更加广泛,但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性不高。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多可在需要时迅速穿过不同组织,抵挡靶向目标,比如关节腔、体液以及不同组织等。据医学研究发现,头孢哌酮很难通过血脑屏障,通过率最高仅为4%。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代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口服药,以及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注射药物。
3.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后不良反应
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最常见发生率是过敏反应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比如体温升高、哮喘、腹泻、瘙痒等,若过敏反应比较严重,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过敏体质患者或自身患有胃肠道疾病者,特别是胃肠道黏膜溃疡类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此类抗生素[3-4]。不良反应还包括血液、泌尿、循环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尿频尿急、肾功能不全,以及早搏等。因此肝肾功能受损、或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合并症,以及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并定期检查血常规,降低与血液系统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585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25例(4.27%),支持上述观点。
3.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
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率较广,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但依然建议药政、卫生局等部门出台相关安全规定,比如在使用此类药物治疗前需先行开展皮试过敏试验,待通过后方可使用。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尤其是在面对高敏体质者,应重点关注,详细询问其过敏史,并预先准备好急救药物,比如肾上腺素[5]。不仅如此,无论是何种抗生素,均需要考虑耐药及使用监护方面的问题。首先,医护人员在使用此类抗生素之前需预先考虑耐药问题,据医学研究发现,舒巴坦等药物虽然抗菌效用较小,但能对其他β-内酰胺酶同类药物产生抵制作用,从而解决此类药物耐药问题提出研发新思路[6]。其次,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医护人员应全程监护在患者身旁,持续监测其生命体征以及生化指标,而且必须熟悉此类抗生素的抗菌谱、作用机理,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不良反应等[7]。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停止用药,抑制不良反应。如有必要,可给予血液净化措施,以达到缓解临床目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琼兰.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管理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3):69-71.
[2]曾丽平.浅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及管理方案[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91-92.
[3]郭芬,杨春霞.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信息,2015(5):222.
[4]马星海.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2):145-147,150.
[5]吴树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和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4):130.
[6]Emma Myhrman,Joakim Hakansson,Kerstin Lindgren,et al.The novel antimicrobial preptide PXL150 in the local trent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3(97):3085-3096.
[7]?tulhofer Buzina D , Martinac I , Ledi? Drvar D ,et al.Adverse Reaction to Cetuximab, 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J].Acta Dermatovenerol Croat,2016,24(1):70-2.
论文作者:吴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头孢菌素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头孢论文; 类抗生素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