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与咪达唑仑口服在小儿麻醉前镇静中的效果
胡美英 廖荣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右美托咪定滴鼻及咪达唑仑口服两种干预方式应用于患儿手术前,将两种方式干预效果形成对比。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时间不同,分组不同,提前进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而后进入医院手术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患儿在手术前均告知注意事项。观察组患儿施以右美托咪定滴鼻干预,对照组患儿施以咪达唑仑口服干预,将两组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照。结果:右美托咪定应用后的患儿镇静效果及其他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讨论:患儿在手术前施以右美托咪定滴鼻干预效果优良,优于咪达唑仑口服干预方式,临床可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滴鼻;咪达唑仑口服;小儿麻醉;镇静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282-02
患儿在手术前存在紧张感或者恐惧感为常见现象,针对这类患儿采取术前镇静尤为必要。患儿摄入右美托咪定剂量不同,所呈现的镇静、镇痛效果不同。咪达唑仑为临床常用镇静剂,为水溶性苯二氮卓属性药物,能够对γ-氨基丁酸受体起作用,使边缘系统觉醒,并抑制剂阻断皮质,将抗焦虑、镇静、催眠能力发挥。具备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等特点,但镇静效果不易控制,术后预防躁动能力弱。右美托咪定滴鼻方式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纳入的疝气手术患儿作为实践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组,人数总计80,分组后各40。观察组患儿中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21人、19人。患儿年龄在2-8岁,平均年龄为(4.48±2.45)岁,体重在12-28kg间。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23人、17人。患儿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为(3.56±1.10)岁。体重为11-25kg。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将器官功能不全、咪达唑仑或者右美托咪定过敏患儿排除。实践经过相关组织同意,患儿家属同意参加本次实践,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1.2麻醉方法
所纳入的患儿在术前需要禁食、水。时间分别为术前6h、3h。家属在此过程中需陪伴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前的一段时间,观察组患儿将以鼻滴方式摄入2ug/kg 的右美托咪定干预,而对照组在此阶段则是施以口服咪达唑仑干预,剂量为0.5mg/kg[1]。观察组两组患儿用药后的入睡时间,护理人员需将此记录,并观察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给药30min后,患儿被输送至手术室中,医师需应用七氟醚以面罩吸入方式,使患者昏睡,睫毛反应消除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在手术过程中,静脉注射0.1mg/kg长托宁干预,在患儿手术切口处施以盐酸罗哌卡因浸润,使麻醉效果进一步提升。在手术过程中,患儿需保持自主呼吸,在手术结束后,将七氟醚关闭,患儿将运输至复苏室进行下一步观察[2]。患儿若在苏醒后,疼痛程度较大,自身无法控制,应当施以止痛药再次干预,以免患儿无法承受而导致休克。
1.3观察指标
患儿在施以不同药物干预后的10/20/30min阶段性时间中,护理人员需关注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患儿给药30min时,利用Ramsay镇静观察表对两组患儿与父母分离后的镇静效果。若得分为1分,表示患儿情绪较为烦躁;若分值为2分,表示患儿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若分值为3分,表示患儿能够听从医护人员指令;若为4分,表示患儿睡着,但是能够人工唤醒;若为5分,患儿呈现反应迟钝状态;若为6分,患儿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人工无法唤醒。
拔管后30min,应用疼痛评分表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内容为:哭泣、面部表情、语言等多种疼痛行为,分值设定在4-13分。分值6分以上,患儿疼痛需要人为控制。
对比两组患儿苏醒实践、入睡时间及术后的躁动情况。在手术前后分别由两名麻醉医师对患儿入睡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利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利用±表示,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阶段,患儿心率及呼吸、血氧饱和度指标产生一定变化,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下降指标处于可控范围内。观察组患儿及对照组患儿在不同时间节点差异对比不明显,但是观察组整体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
在拔管30min后,观察组疼痛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入院时间观察组较短,在术后躁动、呼吸道等不良事件产生率方面观察组较低。见表1、表2、表3.
3讨论
小儿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复杂,主要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手术较为恐惧,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配合情况,针对小儿手术,临床采取术前镇静药物干预,使小儿恐惧心理、情绪得以控制,能够将静脉通道建立及手术依从性提升。应用的镇静药物需要具备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作用时间短等特点,使患者机体遭受的损伤较小。给药方式在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其中肌肉注射、口服等为主要摄入方式,而鼻滴方式在临床较为新颖,应用次数不多,此种方式经验证后具有起效快、干预方式便捷、吸收快等特点,这些优势也是保障这种方式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
患儿更容易接受这种给药方式[3]。
右美托咪定为a2受体激动药,可对脑部中蓝斑核中肾上腺素能受体起作用,达到理想的镇静效果及催眠效果,使患儿可保障自然睡眠,中枢神经可使患儿疼痛、焦虑得以控制,保持良好的镇静深度。右美托咪定具备无色无味特性,不会对鼻粘膜产生刺激,鼻腔给药方式较为适宜,患儿对此种方式抗拒性较低,护理人员便于管理。咪达唑仑为水溶性苯二氮卓属性药物,能够对γ-氨基丁酸受体起作用,使边缘系统觉醒,并抑制剂阻断皮质,将抗焦虑、镇静、催眠能力发挥。在本次实践过程中,药用后的不同时间阶段,两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指标差异不明显,虽有所下降,但是存在接受范围内[4]。相关研究人员对这两种镇静药物也做过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药物都能在临床上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
右美托咪定鼻腔滴入方式主要是作用于鼻腔血管中,血管丛可快速将药物吸入,能够防止口服给药方式对肝肾等器官造成的伤害,患儿在药物吸收后,可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使手术室外等待时间缩短[5]。鼻腔吸入方式可通过黏膜吸收,药物进入到口腔后成分会部分流失。并且咪达唑仑鼻腔吸入后,鼻腔会出现一定的灼热感,患儿可能会出现哭闹等情绪及个别不适反应。
经过本次实践后,患儿在第三时间节点后,显现出观察组镇静效果理想的结果,指标优于对照组。拔管一段时间后,观察组镇痛效果优良,患儿能够接受。统计学处理后,观察组手术患儿不良反应等指标比对照组低,数据显示,观察组干预方式优于对照组,对患儿的干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行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赵亮,王绍林.右美托咪定滴鼻和七氟烷吸入对患儿麻醉前镇静和苏醒后躁动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8,31(10):124-125+128.
[2]潘桂芳,侯瑞礁.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04):420-422.
[3]李元,黄伟,樊雅玲,卢文江,庞波.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滴鼻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1-2[2018-08-01].
[4]郑欣欣,刘剑霞,杜敏,徐颖.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用于小儿脑电图检查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J/OL].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4[2018-08-01].
[5]马姝丽,贾英萍.右美托咪定不同滴鼻剂量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前镇静效果影响的比较[J].今日药学,2018,28(02):106-109.
第一作者:胡美英
第二作者:廖荣
论文作者:胡美英,廖荣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患儿论文; 效果论文; 方式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指标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