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熊健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熊健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推进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弹性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给排水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结合海绵城市的作用,分析现阶段我国给排水系统的问题,论述建设海绵城市给排水的措施,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方案

引言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大型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应用一些先进的材料,而随着这些高科技道路的不断增多,道路在铺设中使用的这些新型材料渗透力下降,导致城市道路的渗透能力出现问题,经常会发生城市内涝问题。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城市内部市政排水管道进行规划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城市内的雨水进行收集与利用,从而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1海绵城市设计概念

1.1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自然理念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需对市政给排水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首先通过整个城市的生态性建设进行充分的研究,合理选择利用海绵建设理念及措施,保证整个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能够符合自然生态发展的要求。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与传统城市的给排水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是从整个城市的道路建设、水安全及水环境等方面,其都存在相应的改善。不仅能够保持城市地下地理环境,减少道路建设施工对城市地表的生态破坏。而且,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护原有的水资源生态系统,这样能够促进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从而给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1.2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路

在很多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其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都是为了能够构建一个城市水资源循环系统。这样能够比传统的市政排水规划更加生态化,从而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真正的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帮助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能够将城市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进行有效的补充进而缓解城市内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真正的让城市生态系统得到健康的发展。

2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的问题

2.1给排水管网布控不合理

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布控需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例如,某一城市区域内主要以住宅为主,那么给水排水管网的布控应该体现均匀性,为各个区域的住户提供生活用水;如果某一城市区域内以重型工业为主,则需要体现工业用水的需求而对给排水管网,用水量及需求时段也有所差别。这些给排水管网的布控需求,体现了沿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内容和侧重要点。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主要采用均一化的规划思路,这就导致很多工业区域在用水高峰期出现水量不够的问题,或者某一区域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在设计完成后运营几年,因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更换。总之,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布控需要体现城市发展要求及区域化差异。

2.2排水管道设计不理想

城市道路中雨水管道和排污管网都属于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设计合理性决定了城市的市容市貌。以雨水管道为例,目前,我国诸多城市在暴雨季节普遍存在的排泄能力差的问题,导致城市诸多区域被雨水淹没而产生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反映出城市设计中对于排水管道的设计不合理。以排污管道为例,如果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没有对污水提升泵的合理位置进行规划,会导致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污能力差,导致排泄不通引起晦气污染,对市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目前,雨水管道和排污管道的设计不理想问题,在我国诸多城市中都有出现,亟待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给排水管道系统的维护管理困难

渗漏和堵塞是给排水管道容易出现的运营问题。城市给水管道出现渗漏会影响供水量,导致水资源浪费,生产与生活用水不能得到保障。城市排水管道一旦发生堵塞很难识别堵塞的具体位置,因此,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成本进行梳通。目前的城市给排水管道,由于规划问题其维修和管理相对困难,不仅仅对道路本身的车辆通行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道路旁边的市政设施,其基本原因是城市给排水系统还没有和其他市政设施进行很好的结合,这导致一旦需要进行给排水管道的维修,可能对其他市政设施的运营产生影响。

3建设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措施

3.1合理规划

市政部门进行海绵城市的设计和规划时,应当经过多次的现场查看和调查,统计出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保护好城市中的河流、湿地和湖泊等,加强这些生态“海绵体”蓄积水资源的能力,以便应对强降雨,尽市政部门所能,做好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城市“海绵体积”,强化吸收雨水能力,净化海绵体蓄积的雨水,强化雨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程度,平衡城市水源,调节、控制水资源的循环流通,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3.2提高海绵城市设计的水平

城市的排水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起步较晚,研究成果有限,应用范围较小,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更少,市政部门是一边摸索一边建设,所以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保证城市排水系统科学合理的开展,应当立足于当前的发展现状,不断研发新技术,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市政建设中,聘请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壮大海绵城市建设的人才队伍,提高海绵城市设计的水平,进而提升海绵城市的给排水功能。

3.3以生态保护为原则,构建仿生海绵体

借助先进的人工技术,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保证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雨水的蓄积、净化和利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给排水系统,在现有的系统上修护、完善城市给排水设施,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提高了海绵城市的承载力。此外,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可大力开展人工林地修复,调整城市水系统建设等。

3.4车行道设计

目前,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非渗透性路面是道路核心应用的路面。但是,这种路面不仅会造成路面积水,还会切断地下水的供应,形成热岛效应。在海绵城市给排水基本概念的指导下,车行道的路面需要充分反映透水性的影响,既减少了径流,又为地下水提供了循环补给。因此,在设计和混凝土施工中,表面层应适用于渗透性沥青混凝土,基层和底层可以采用非渗透性材料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引起的路基损坏。当雨水与路面紧密接触时,沿着横坡,水体将向盲沟排出,流入检查井和绿化带。

结语

海绵城市概念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城市建设概念。完善城市道路排水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不仅要使用透水材料建设道路,还需要对城市道路内部结构的渗水结构和排水结构进行周到的设计,对道路周围的路缘石、雨水口、边沟以及绿化带等进行设计,提高道路渗水排水能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能力,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旭升,王辉霞.“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7):128-130.

[2]袁玉强.“海绵城市”理念在老旧大型公共建筑区排水工程改造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18.

[3]尹浩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16.

论文作者:熊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熊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