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缪中翠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缪中翠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50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发病程度分为前驱期 、发疹期及恢复期3个阶段,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证候进行辨证拟定处方并随证加减进行中医治疗。结果 50例患儿经治疗后各部位疱疹消退,临床症状均消失,全部病愈,所有患儿均无其他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 应用中药治疗小儿手足 口病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中医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小儿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等密切接触途径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散在的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甚至口腔黏膜、舌部、咽峡部还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发生,同时可伴发热、咳嗽、流涎、口腔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1]。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中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中医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医治疗,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8个月~6岁,所有患儿手、足、口部均出现了疱疹,而且都有口痛、食欲不振、发热等临床现象,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1.2.1前驱期

患儿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咳嗽、鼻塞流涕,甚至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舌苔薄白,脉浮数,宜清凉解表,疏散风热,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连翘9g、金银花9g、桔梗9g、薄荷9g、竹叶4g、荆芥穗9g、淡豆豉6g、牛蒡子9g、生甘草6g。为使疱疹早透,可加升麻6g、葛根10g;若肌肤瘙痒甚者,可加蝉蜕3g、浮萍6g解肌透表;发热高者,可加野菊花10g清热解毒。

1.2.2发疹期

患儿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发热或无发热、疲倦、咽痛、便秘、舌质红、苔腻等。治疗中主要是以清热解毒,化湿祛邪为主。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分清湿热的轻重进行治疗。对于湿重于热者,治疗应以化湿为重点,兼以清热解毒。基本方金银花9g、连翘9g、藿香9g、茵陈6g、薏苡仁12g、厚朴9g、石菖蒲9g、黄芩6g、板蓝根10g、野菊花10g。咽痛明显者加牛蒡子、玄参清利咽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枳实以通便泻热;口渴明显者加石膏、知母清泄肺胃之热;对于热重于湿者,治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祛湿。基本方药为栀子6g,生石膏30g、生地黄、牡丹皮各15g、金银花12g,黄芩、黄连、黄柏、甘草各8g,朱砂、冰片各10g。

1.2.3恢复期

恢复期的患儿气阴不足、余邪未尽,其临床表现为浑身乏力、肢体痿软、舌淡红、苔薄腻、脉细等。治疗宜健脾助运,生津养阴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药物组成:淡竹叶9g、谷芽15g、钩藤9g、生意苡仁l5g、蝉蜕6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 服用。但是至目前为止,关于手足口病在恢复期的治疗报道甚少。笔者认为手足口病患者在后期以阴液亏少、脾虚失运为主,沙参麦冬汤、四君子汤等方剂均可以作为恢复期调护方。

1.3疗效评定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2]。治愈:体温恢复正常,,疱疹干燥、结痂、无渗液。好转:体温<37.5℃,疱疹大部分干燥、结痂,可见少许疱疹存在。无效:体温没有明显改变,疱疹较前略有减少,或出现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损伤等重症表现者。

2结果

50例患儿经治疗后各部位疱疹消退,临床症状均消失,全部病愈,所有患儿均无其他并发症与后遗症。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病于5岁以下儿童,四季均有发病,其中春夏发病率较高。该病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同时还容易合并心肌炎、脑膜炎、神经根炎等多种疾病。目前医学界基本认为手足口病的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心火炽盛,内伤湿热蕴结;病位在心、脾、肺三脏;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 [3]。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存毛。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小儿手足口病西医主要是以抗病毒的方式治疗,而中医则是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从根本上治疗。药物组成中的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等。

手足口病是外感时邪疫毒与肺、心、脾经内 蕴湿热(毒)相搏,随其虚处而所著”,外泄郁结肌表所致。临证时抓住其“热毒”、“暑温”、“湿困”等病理关键,对于重证患儿或邪疫人营动血者慎防传变。中医治疗手足口病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中药进行调理脾、胃,清热排毒,能够从根本上调 理和治疗手足口病。临床通过中医干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死亡率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 手足口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好发于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由于本病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传染性强,小儿的抵抗力普遍低下,易在幼儿园内造成爆发流行,且有发生变证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尤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尽可能减少手足口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关丽霞,赵艾芹,王礼.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06:466-467.

[2]张翠平,付艳颖,谢艳飞,王振彪.自制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7:84-86.

[3]谈彩琴,吴夕芳.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12-13.

论文作者:缪中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  ;  ;  ;  ;  ;  ;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缪中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