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锁定钢板、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论文_冶有德

经皮锁定钢板、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论文_冶有德

民和县人民医院骨科 青海海东 810800

【摘 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出现了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36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并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考虑和尊重患者自我意愿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微创组的患者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而传统组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患者的术后康复的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 <0.05);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可显著提高胫骨下段骨折临床疗效。

【关键词】经皮锁定钢板;传统解剖钢板;胫骨下段骨折

胫骨下段骨折是指一般发生在胫骨当中,还有部分患者会合并有腓骨的骨折[1]。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或车轮碾轧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的外前侧。骨折线多呈横断形或短斜行。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性骨折,X线片检查有助于骨折和骨折类型的诊断。胫骨下段骨折的部位软组织较少,血供较差,所以患者的骨折一般都很难愈合。对于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一般骨性愈合期较长,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对膝、踝关节的功能必然造成影响,目前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日渐增多。现就对我院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分别使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和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将结果进行如下的总结: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出现了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36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并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考虑和尊重患者自我意愿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18例,微创组的患者当中男性有11例,女性有7例;患者的年龄在12-55岁,平均为31.5±1.5岁;左侧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6例,右侧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有12例;高处跌伤的患者3例,外力暴力导致的患者7例,交通事故导致的患者8例;发生骨折的时间为1h-5h,平均为2.5±0.4h;传统组的患者当中男性有12例,女性有6例;患者的年龄在12-55岁,平均为31.5±1.4岁;左侧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7例,右侧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有11例;高处跌伤的患者4例,外力暴力导致的患者7例,交通事故导致的患者7例;发生骨折的时间为1h-5h,平均为2.5±0.5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骨折的原因等方面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传统组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而微创组的患者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在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后,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之下,对患者进行复位,复位之后对患者进行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患者骨折的部位的远端和近端的内侧分别做一个长约3-5公分的小切口,从两侧的切口段分离出骨膜下的皮下隧道[2],使用合适的螺丝钉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合理的固定,并选择合适的钢板,一般选择8-13孔的钢板,从骨折的前内侧部位置入,再选择合适的小钢板从螺钉可能置入的位置做小切口,使用电钻保护之下进行钻孔之后,对螺钉进行固定。再使用C型臂X线机的检查之后,确定复位完全成功之后,再对创面进行缝合。

1.3疗效评价标准

优良: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患者的正常的肢体功能不受影响;一般: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患者的正常的肢体功能不受影响,但创面偶尔会有疼痛感;差:患者的伤口愈合,但是患者的肢体功能受影响。

2.结果

微创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h、骨痂形成时间平均时间为21.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恢复负重行走时间平均为6个月,传统组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5h、骨痂形成时间平均时间为36.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恢复负重行走时间平均为9个月,微创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要早于传统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患者术中出血量约为55ml,要少于传统组的患者的80ml,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为期1年半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整体的优良率为72.2%(13/18),要高于传统组的优良率为44.4%(8/18),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胫骨下段骨折线多呈横断形或短斜行,暴力多来自小腿的外前侧,X线片检查有助于骨折和骨折类型的诊断。胫骨下段骨折的部位软组织较少,血供较差,所以患者的骨折一般都很难愈合。对于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一般骨性愈合期较长,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对膝、踝关节的功能必然造成影响,目前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日渐增多。

从上文的研究结果当中也显示,微创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h、骨痂形成时间平均时间为21.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恢复负重行走时间平均为6个月,传统组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5h、骨痂形成时间平均时间为36.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恢复负重行走时间平均为9个月,微创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要早于传统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患者术中出血量约为55ml,要少于传统组的患者的80ml,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为期1年半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整体的优良率为72.2%(13/18),要高于传统组的优良率为44.4%(8/18),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可显著提高胫骨下段骨折临床疗效,而且患者的后期的愈合效果较好,所以值得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军文,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J],骨伤科杂志,2013,01(02):113-115。

[2]马见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对比[J],骨伤科杂志,2012,02(03):56-62。

论文作者:冶有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经皮锁定钢板、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论文_冶有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