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能力匹配研究

组合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能力匹配研究

毛维青[1]2002年在《组合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能力匹配研究》文中指出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在竞争加剧的国际环境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水平却不尽人意,这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大量研究证明,有效的产品-工艺创新组合对技术创新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和日本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美国曾一度只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使美国在很多工业领域内失去竞争优势,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缓慢;而日本和德国之所以形成今天的经济竞争优势,与它们注重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我国企业,如何选择有效的技术创新组合,选择组合创新模式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从产品和工艺创新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对产品和工艺创新影响最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因素是:R&D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资金投入能力五个方面。通过对五个能力要素的逐项分析,设计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应用因素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建立在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柝建立以产品创新和以工艺创新为先导的组合创新与技术能力的匹配关系。最后,通过对巨化股份和中兴通讯五个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评估来验证这种匹配关系。在以产品创新和以工艺创新为先导的组合创新与技术能力的匹配关系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组合创新可选择的途径。

赵立龙[2]2012年在《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服务创新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从低成本加工制造环节向高价值链环节转型的重要战略途径,但我国制造企业在服务创新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在理论上,现有研究对于服务创新战略在什么条件下以及何种程度上有效提升竟争优势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的理解存在很大不足。作为这方面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综合运用资源基础观、顾客价值和服务创新等理论,围绕“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影响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由浅至深研究以下科学问题:(1)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内涵是什么,其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有怎样的影响;(2)环境动态性如何影响服务创新战略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3)服务创新战略如何与技术能力匹配,以及动态环境下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匹配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有何种变化。全文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探索性案例研究、大样本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服务创新战略作为制造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部分,是指制造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做出的在何种程度上、如何运用服务创新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提升竞争优势的相关决策,依据创新程度不同和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特征可以区分为渐进式和突破式两类服务创新战略。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测量量表,并通过实证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服务创新战略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服务创新战略视为企业的顾客价值创造战略,探索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效应,为了精确区分渐进式和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的效果,将竞争优势区分为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两个维度,通过247家制造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两个维度对竞争优势的市场和财务绩效维度都具有正向影响。(3)环境动态性是影响服务创新战略与竞争优势关系的重要情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环境动态性在渐进式和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与竞争优势关系中均起正向的调节作用。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得到研究结果的部分支持,其对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与市场绩效、突破式服务战略与市场和财务绩效均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效应,但对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着。(4)服务创新战略与不同技术能力匹配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有显着影响;并且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匹配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具体来说: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与低技术能力匹配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市场和财务绩效维度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与高技术能力匹配,对企业市场和财务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就是说,对于技术能力较低的制造企业适配性的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更有助竞争优势提升,而对于技术能力较高的制造企业,适配性的实施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更有助于竞争优势提升。(5)服务创新战略、技术能力、环境动态性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产生迭加作用。具体而言:市场动态性越高、竞争越激烈的环境下,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匹配对市场绩效影响效应越大,而对财务绩效影响不显着。即低技术能力的制造企业在高度动态环境下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更有助于市场绩效提升。但是在高市场动态性,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匹配对制造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均存在负向影响;在高竞争强度的环境中,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匹配对市场绩效有负向影响。这表明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能否克服高技术能力带来的“核心刚性”,快速开发出符合顾客需求变化的服务解决方案存在变数。上述研究结论加深了我们对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影响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管理等研究领域均有一定贡献。本研究对服务创新研究作出了领域。首先,本研究通过严密的理论分析提出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内涵,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测量工具,这有利于克服现有研究中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概念宽泛、难以观测等问题,并推动定量研究的发展。其次,针对现有研究中对于服务创新战略是否以及在何种情境下更有助于提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尚不明晰、缺乏系统性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澄清了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效应,并系统地研究不同技术能力以及环境动态情境下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影响竞争优势的关系机制,有利于更深入系统地理解服务创新战略影响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深化服务创新理论。最后,以往关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往往以发达国家型企业、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丰富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情境。本研究对战略管理领域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战略管理领域学者呼吁应在战略管理中整合顾客视角,从顾客价值创造角度来深入理解竞争优势的来源。研究将服务创新战略视为制造企业所采取的一种顾客价值创造战略,企业能通过服务创新战略为顾客创造超越竞争对手的感知价值和收益获取竞争优势,并且尝试性的探讨了服务创新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等资源基础匹配对竞争优势结果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大样本实证进行验证,这无疑是对近来战略管理领域出现的需要“整合顾客视角理解竞争优势”观点的呼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杨黎波[3]2011年在《基于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的企业IT能力匹配研究》文中指出当前,IT能力匹配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与企业界都认为IT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而IT能力是在IT战略指导下而形成的,IT战略则是企业战略的支撑,因此,叁者之间的存在隶属关系,企业战略决定了IT战略,而IT战略决定了IT能力。在这种情况下,IT能力匹配就是企业战略、IT战略以及IT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叁者之间关系的协调过程。IT能力匹配的性质是由IT能力的本质所决定的。自提出“IT生产率悖论”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大同小异的解释原因,并针对IT管理因素提出了IT能力这一概念,从而由此延伸出IT能力结构、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等若干研究问题。目前,学术界对IT能力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内生理论的框架内,认为IT能力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因就在于IT能力的VRIN特征。从本质上讲,企业内生理论认为IT能力产生于企业内部,并受囿于企业战略,由此IT能力结构也是基于企业战略任务而划分的,因此,IT能力是企业战略的支撑工具,其作用就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IT能力匹配实际就是IT能力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匹配。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普及,企业内生理论所论述的IT能力却出现了矛盾,无法解释互联网经济时代的IT能力特征。正是因为如此,对互联网时代的IT能力概念、IT能力结构以及IT能力匹配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所研究的IT能力在传统的IT能力的基础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将促使企业战略范式的变革,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由此,IT能力匹配也将发生本质变化。在企业内生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知识管理理论,重新定义了IT能力,并根据IT能力的知识本质,构建了IT能力的不同要素,即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在技术能力的演进轨迹基础上,借助Nonaka(1994)的SECI模型,本文提出了IT能力的演进轨迹,认为初始IT能力经过社会化、外化而分解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初始IT能力利用显性知识作为信号,在行业之间进行传播;当接收企业将显性知识综合化、内化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核心IT能力,从而实现了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交替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基本IT能力产生了网络外部性,同时,核心IT能力根植于企业内部,且核心IT能力的创新是由领导企业推动的,在同一技术范式内渐进式变革,从而IT能力的演进必然出现IT能力技术标准。IT能力技术标准必然会改变企业战略范式,也改变了企业的竞争规则。在具有IT能力技术标准的行业中,核心IT能力对基本IT能力既有支持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到企业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推导来研究IT能力匹配来实现行业中所有企业的均衡。本文主要的创新性工作包括:(1)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与IT能力的知识本质,IT能力结构分为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基本IT能力具有可编码特征,它能够在市场扩散、流动,并且能够产生网络外部性。借助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IT能力的演进轨迹,从理论上研究了IT能力具有网络外部性是其演进的必然结果,并且行业中会形成IT能力技术标准。从IT能力结构看,IT能力具有双重性质,既具有内生理论所认为的隐性知识特征,又具有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因此,IT能力的双重性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也是此起彼伏的。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具有相互支持与制约的关系,企业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优势也是无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而是需要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的匹配。在此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本文提出了IT能力匹配概念,研究了企业之间通过调整核心IT能力差距与基本IT能力兼容度的途径来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行业内部的均衡。(2)当行业中存在初始IT能力时,初始IT能力、IT运行成本系数与企业战略具有信号传递关系。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来对待IT运行成本系数、IT能力以及企业战略叁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供应链中,生产企业与分销商的均衡IT能力是关于IT运行成本系数的单调递减严格凸函数,并且IT运行成本系数与均衡IT能力存在信号传递关系。作为领导企业,生产企业能够较为自由地选择均衡IT能力,并且能够实现信号传递,然而,分销商作为从属企业,他的信号传递必须依赖于边际利润与市场环境。在供应链企业实现信号传递的基础上,两企业能够凭借经过编码的IT运行成本系数相互传播均衡IT能力,有利于初始IT能力的分解,为IT能力结构的形成奠定基础。(3)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能够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战略。本文认为,在IT能力演进过程中,行业中必然会形成IT能力技术标准。在Stackelberg价格博弈中,核心IT能力对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具有抑制作用,领导企业的核心IT能力优势越明显,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影响就越小。而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对行业中的领导企业的均衡市场产出、均衡收益能够产生正反馈效应,因此,领导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则能够转化为需求方规模经济。然而,当基本IT能力的兼容度增加时,竞争企业则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领导企业的市场份额会相对缩小。领导企业必然会充分发挥其横向功能优势与纵向质量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提高均衡价格,锁定核心消费者,提高其均衡收益以弥补市场份额的损失。但是,只要领导企业拥有核心IT能力优势,无论竞争企业是否实施基本IT能力兼容策略,领导企业始终保持对基本IT能力网络的控制权。在模块化价值链中,核心组件行业、互补组件行业中均具有IT能力技术标准,并且核心组件企业负责制定IT联系规则,从而核心组件企业的核心IT能力、基本IT能力能够影响互补组件企业。当核心组件企业的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发生变化时,在位互补组件企业必然会获得来自在位核心组件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均衡市场产出、均衡收益都会随之增加,而竞争互补组件企业则处于全面劣势。当核心组件企业的基本IT能力的兼容度发生变化时,两互补组件企业的竞争优势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只有一个互补组件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基于这个矛盾,本文提出了互补组件企业调整IT能力匹配的路径与方法,以实现互补组件行业的均衡。

刘业鑫[4]2015年在《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匹配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和激烈,企业需要不断的进行新产品开发才能获取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虽然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单纯的依靠技术管理或技术能力却不能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真正能使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使得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是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之间的匹配和协同效应。明确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能够为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提高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及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通过对技术管理、技术能力、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匹配以及新产品开发绩效进行测度,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其次,本文将技术能力拆分为人员能力、信息能力、设备能力和组织能力,进一步分析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要素的匹配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程度,并识别了使得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最好的可能的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匹配模式。在此基础上,将技术管理-人员能力不匹配程度、技术管理-信息能力不匹配程度、技术管理-设备能力不匹配程度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不匹配程度作为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匹配模式的构成要素,通过对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对所识别的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匹配模式进行了验证。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为企业提出了提升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匹配的对策建议。

郭春东[5]2013年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保持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需综合考虑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因素限制,采取适宜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对技术创新活动做出统筹部署,科学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扬长避短,取得最佳效果。对国家而言,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宏观把握和前瞻性预测的成功与否,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制度安排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将引导产业驶入不同的发展轨道。因此,对于国家抑或企业来讲,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技术创新决策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探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因素为出发点,构建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的选择方法,并针对技术并购目标企业搜索与评价方法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此外,本文以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作为案例,重点考察和探究了美国、日本和德国叁个数控机床产业强国,西门子和发那科两家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形成的主要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运用改进的技术路线图系统探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影响因素基于技术创新系统的观点,改进了技术路线图的绘制方法,并根据其演绎的技术态势、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状态信息,总结、归纳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集合,从理论上探析了各影响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和交互影响机制;结合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实际,绘制了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详细地梳理并形象地反映了其动态发展过程,解析了数控机床企业面临的技术竞争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并选择美国、日本和德国叁个数控机床产业强国,西门子和发那科两个领先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日本,深入挖掘了其在80年代超越美国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交互影响过程。(2)构建了基于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水平的创新资源配置评价模型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因素,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系统研究了动力源因素的作用机理,包括研发投入指标、专利指标和绩效指标的Granger因果分析、动力源因素的AMOS潜在结构;以代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全因素劳动生产率和专利授权数量为主要产出变量,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为主要投入变量,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DEA效率模型和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资源配置边际弹性分析模型;基于西门子、发那科两家公司的年报数据,对数控机床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3类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AMOS潜在结构,深入研究了它们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活动,为我国企业科学合理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建议和参考。(3)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方法及决策模型,构建了面向技术整合的企业并购双方的技术资源与能力匹配分析框架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理论探析结论,提出了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量化模型;为将并购失败的防范措施前移,减少技术整合失败的概率,提出了面向技术整合的企业并购双方技术资源与能力匹配的分析框架、目标企业搜索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企业技术相似度与互补度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西门子和发那科的历史并购案例,定量化地分析总结了技术相似度和互补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利用沈阳机床的并购案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相应的并购建议;以西门子的多元化和发那科的专业化技术创新发展为例,详细阐释了它们如何运用并购方式实施多元化(专业化)经营,系统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特点与规律,并利用代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全因素劳动生产率、代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专利数量、代表企业盈利水平的资产收益率数据进行了转折点检验分析。

杨武, 杨书敏, 王震勤[6]2014年在《基于创新能力强度与匹配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机理研究——以钢铁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技术-市场-产权"叁维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5种基本模式,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及强度匹配的概念与定义。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与强度匹配的计量方法,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强度匹配与自主创新模式3者关系的网格图,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机理与模型,应用该机理和模型对我国23家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龚建孟[7]2008年在《中小OEM家电企业持续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OEM企业持续发展的路径,从长远来看OEM企业必须突破现有全球分工中的地位,从利润薄、附加值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向增加值高的产品研发、品牌环节攀升发展,实现产品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创立,从而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但就OEM企业实际现状而言,大多数OEM企业实力有限,自主创新和自创品牌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因此,从策略层面上来看OEM企业可以借助OBM企业的资源和优势,通过与OBM企业能力的互补匹配,先把OEM做好,真正形成很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发展。本文以中小OEM家电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力匹配的思想,理论结合实际,对OEM企业与OBM企业之间的能力匹配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指导中小OEM家电企业的发展。本文研究表明OEM企业与OBM企业之间的能力匹配好坏,将直接影响双方之间合作的稳定性和合作的效应,从而影响OEM企业的发展。中小OEM家电企业与OBM企业合作过程中,应将企业自身能力建设的重点放在与OBM企业能力匹配上,及时掌握了解OBM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诉求,并主动调整那些与OBM企业诉求不相匹配的能力结构,企业能力建设与OBM企业不同时期的能力诉求做到动态匹配:(1)合作初期,OBM企业注重OEM产品的价格,OEM企业应强化产品成本控制能力建设;(2)合作中期,OBM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OEM企业应强化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规模生产制造能力和交货能力的建设;(3)合作远期,OBM企业注重新品开发,OEM企业应强化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本文研究结果启示我们,OEM企业持续发展的路径,不单纯通过自我追求企业能力的提高,走自主品牌之路,也可以通过与OBM企业能力的匹配,借助OBM企业的资源来发展自己,这对OEM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徐悦[8]2014年在《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走创新驱动之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正经历着农业、工业、第叁产业多方位多角度的经济形式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整个社会由仰仗自然资源向依靠智力资本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依靠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组织的创新需要依靠个体的创新,且创新已不再局限于研发部门,而是存在于组织活动中的任何部门、任何岗位、任何环节。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过程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组织创新的基础。本研究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选取了人-组织匹配这一变量对创新行为进行分析。并引入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探讨叁者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在心理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及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就人-组织匹配、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预想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经过仔细的研究设计,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确保问卷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利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对主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整体模型进行了检验,验证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是否成立。通过对248份有效问卷的收集,利用SPSS19.0与LISREL8.7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个体特征对创新行为有显着的影响,不同年龄、受教育水平、所在岗位的性质以及岗位是否要求创新的个体在创新行为上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别、工作年限、任职年限以及所在单位的性质与行业对创新行为表现无显着影响。第二,人-组织匹配的一致性匹配、需求-供给匹配、要求-能力匹配叁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一致性匹配的影响最为显着。第叁,自我效能感在人-组织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在一致性匹配、要求-能力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需求-供给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不经过自我效能感的传递。第四,人-组织匹配中一致性匹配、需求-供给匹配对自我效能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要求-能力匹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显着。第五,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张晨光[9]2013年在《众包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众包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促使企业以低成本获取多样化的外部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知识时代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众包参与行为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为动机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人力资源视角,以人与环境匹配理论为基础,将结构方程模型和传统的回归分析相结合,通过定量方式和实证方式来研究众包参与行为,既拓展了关于众包的研究视角和人与环境匹配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弥补了参与行为相关研究以及定量实证方式在众包研究领域中的缺乏。在传统人力资源领域中,员工个体行为常被视为人与环境匹配的结果变量,众包参与者相当于企业的外部人力资源,本文将众包参与行为作为个体与众包环境匹配的结果变量,通过研究个体与众包环境的匹配和众包参与行为的关系考察个体的众包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试图帮助企业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大众参与众包。根据动机研究成果,本文建立初始概念模型,假定包括需要-供给匹配和要求-能力匹配在内的互补性匹配对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本文参考工作价值量表编制个体与众包环境的需要-供给匹配量表,参考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中努力期望和促进条件的量表编制要求-能力匹配量表,两者共同构成互补性匹配量表。依据互补性匹配量表测量所得数据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软件中建立测量模型,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五因子模型,众包参与者从变化、保守、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能力-需求匹配五个层面感知自身与众包环境的互补性匹配。根据五因子模型对初始概念模型和假设进行修正,假定个体在变化、保守、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能力-需求匹配五个层面的互补性匹配对众包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本文以任务浏览和任务提交组合定义参与行为,通过多项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开放匹配和要求-能力匹配对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同一匹配分数对于参与行为的影响方向不可一概而论。开放匹配分数的降低即实际的开放性高于个人期望更少可能使其增加浏览以寻求更多的开放性,也可能因为个人所期望的开放性得不到满足而使其直接减少实际提交。要求-能力匹配分数的提高即个人感知能力超过任务所需更多时,有了提交的有利条件,参与者会增加浏览会以寻找更多的提交机会,但在提交方面则变化不一,参与者既有可能因为觉得缺少挑战性或大材小用而维持提交不变甚至减少实际提交,但也有可能因为具有足够的能力而增加提交。综合现实情况和数据分析结果而言,任务发布者可通过提高开放匹配分数即增加开放性供给来促进提交,通过提高要求-能力匹配分数即提高个体参与众包的能力来促进浏览。

孙健[10]2016年在《东北地区农产品冷链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农业是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在销售和流通环节损失严重,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实现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的方法是发展农产品冷链。但中国目前的农产品冷链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看,农产品冷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效率。由此,本文提出的科学问题是目前东北地区农产品冷链的效率现状如何?不同冷链模式间的效率有何差别?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产品冷链的效率?农产品冷链中涉及多个主体,主体间的合作对冷链模式的选择及效率可能会产生影响,而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的匹配才能形成有效合作,因此本文拟从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匹配的视角分析其对农产品冷链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对东北地区农产品冷链的调研,改进传统的DEA-Tobit两步法,引入网络DEA模型等方法,揭示农产品冷链效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提高农产品冷链的效率、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依据,同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研究经验。本研究设计了叁大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部分,包括冷链形成机理、效率测度的理论框架、农产品冷链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讨论等;第二部分是经验分析部分,包括对东北地区农产品冷链现状的分析、效率的测度、影响因素的检验等;第叁部分是政策分析部分,主要是基于本文的相关分析结论,提出了提高农产品冷链效率、进而促进农产品冷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本文主要有如下研究发现: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的形成与系统的发展演化有关,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导致农产品冷链系统发展演化的方向与速度不同,即使最初的模式相似,最后也会形成不同的表现模式。第二,根据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第叁方冷链的绩效评分最高,加工企业主导冷链绩效评分次之,再次是连锁超市主导冷链,而批发市场主导冷链评分最低。第叁,传统DEA模型与网络DEA模型对农产品冷链效率的测度结果不同。网络DEA测度表明第叁方冷链效率在所有四种模式中是最高的,呼应了前文相关绩效分析的结论。农产品冷链网络DEA效率值最高的是乳产品冷链,效率值最低的是渔类产品冷链。第四,批发市场主导模式的合作能力最强,合作能力较低的是第叁方模式和连锁超市主导模式。同样,批发市场主导模式的合作意愿最为强烈,第叁方冷链模式样本的合作意愿也比较高。但是从匹配测度结果看,第叁方模式的匹配程度较高,批发市场主导模式匹配度最低。第五,合作意愿对农产品冷链效率的影响显着,合作能力对农产品冷链效率的影响不显着。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匹配变量对农产品冷链效率的影响显着,系数为正值表明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匹配度越高,农产品冷链的效率值越高。控制变量中,冷链模式对农产品冷链效率的影响显着,企业规模对农产品冷链效率值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研究的特色之处在于:首先,选择两阶段网络DEA方法测度农产品冷链效率。本文遵从DEA-Tobit两步法分析农产品冷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但考虑到供应链不同于微观主体的特点,本文构建评价供应链效率的理论框架,建立农产品冷链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度农产品冷链的效率,提高了结论的科学性。其次,本文从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匹配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效率的影响因素,在研究视角的选择上有创新。在供应链效率影响因素方面,已有文献并未考虑有效合作的概念。本文借鉴微观理论中的“有效供给”、“有效需求”的概念,从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的角度切入,分析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的匹配所形成的有效合作对农产品冷链效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组合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能力匹配研究[D]. 毛维青. 浙江大学. 2002

[2].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立龙. 浙江大学. 2012

[3]. 基于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的企业IT能力匹配研究[D]. 杨黎波. 重庆大学. 2011

[4]. 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匹配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D]. 刘业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5].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D]. 郭春东. 北京理工大学. 2013

[6]. 基于创新能力强度与匹配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机理研究——以钢铁企业为例[J]. 杨武, 杨书敏, 王震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7]. 中小OEM家电企业持续发展的研究[D]. 龚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2008

[8]. 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D]. 徐悦. 江南大学. 2014

[9]. 众包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晨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10]. 东北地区农产品冷链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孙健.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组合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能力匹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