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群落式生成演化研究的文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落论文,文献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4)08-0063-09
一、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1.韦伯(A.Weber)从空间聚集效应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是阿尔弗雷德·韦伯。他从企业的空间区位布局研究了企业的空间聚集规律。韦伯认为,产业聚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集群中,属于初级阶段的产业聚集;第二阶段主要是大企业出现并以愈益完善的组织方式运行引发许多同类企业产生,形成明显的地方性聚集效应。韦伯把产业空间聚集原因归结为以下四种:第一是技术设备发展。设备功能越来越专业化,不同设备之间只有相互配合依存才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产业空间聚集是各种设备紧密配合依存的先决条件。第二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也看作一定意义上的设备,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同样会促使它们相互之间的空间聚集。第三是市场化的发展。韦伯认为,大规模市场交易以及对中间商规避的需要是产业聚集最根本的因素。产业集中可以极大地节省购买和出售的成本。第四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产业聚集可以通过道路、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受惠。韦伯主要是从产业的空间集聚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性,并且,他的分析没有对大企业与小企业作出区分,他所意指的产业集群更可能是由同类型的少数几个大企业组成。
2.马歇尔(Marshall)从地方产业集群与大企业功能优劣的相互比较对产业集群进行的研究。马歇尔所关注的产业集群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方产业集群(局部工业的群集)。他指出了产业发展有两种可能的路径;一种是依靠大企业的产业发展路径;另一种是通过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方产业集群来实现产业发展的路径。马歇尔仔细分析比较了地方产业集群与大企业各自的长短利弊。他认为地方产业集群有以下几方面相对优势:第一,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共享。在地方产业集群中,“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成为更新的思想的源泉。”第二,辅助配套行业的专门化发展。当地方产业集群企业很多、生产总量很大时,辅助工业“为许多邻近的工业进行工作”,既使使用价值很高的专门化机械,也可以有利可图。第三,人力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产业集中自然导致专业人才聚集,形成一个供需畅通的人力资源市场。企业主很容易找到所需的具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专业人才也很容易找到雇主。雇工与雇主如果发生摩擦,雇工可以另找雇主而使冲突轻易得到解决。第四,竞争与协作共存。地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协作,原因在于企业与企业既有商业利益矛盾又同时有区域文化的关联。由于企业相互差异,对一家企业赔钱的机器,对另一家企业极有可能成为“摇钱树”。第五,本地信用系统的发展。小企业一般不容易得到银行贷款,但是地方产业集群中的小企业是嵌入在相互依赖的人际网络当中,小企业主的诚信因此受到强化。地方银行系统与企业家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较容易把握企业家个人品质和投资项目的前景。
马歇尔又将地方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大企业的规模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他总结出大企业的如下几方面优势:第一,大企业在生产上具有技术经济性。“当一百套家具或衣服按照完全相同的式样开料的时候,只浪费少数的碎料,属于技术经济”。第二,大企业能够发展和使用昂贵的大型机器,而小企业无法使用;大企业能够承受技术改良的费用与风险,而小企业难以承受。“机械的日益多样化和价格昂贵,处处对小制造商造成压力。将它从某些行业完全排挤出去。”第三,大企业具有大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由于大量采购,因而价格低廉;由于大规模销售,所以相同销售成本下的销售量更大。第四,大企业可以通过分工深化,缩小每一个人的工作范围,使员工的工作更加熟练,技能更加优良,从而“得到虽间接但更重要的利益”。第五,大企业更可能得到优良的企业家和工程师。并且,大企业的企业家可以有精力集中考虑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小企业的企业家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应付日常工作上的琐事。通过上述比较分析,马歇尔得出结论:“大企业胜过小企业的各种利益,在工业上是明显的。”即使在商业领域,他认为,“也有大企业排挤小企业的强烈倾向,特别零售业正在变化之中,小店主日见失势”。总揽马歇尔的思想,他虽然认识到地方产业集群在几个方面具有一些潜在优势,但是他更强调大企业的规模优势。认为在与大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小企业最终会在竞争中落败。
3、克鲁格曼(Krugman 1991),从报酬递增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克鲁格曼认为,空间问题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家真正重视的原因是缺少报酬递增的精确分析范式。随着罗默(罗马,1987)等人在经济活动的报酬递增领域作出的开创性的贡献,报酬递增的分析方法越来越多地被主流经济学家应用到原本被忽视的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克鲁格曼的的产业集群模型是基于以下事实:企业和产业在不同区位空间具有不同分布,不同的产业活动倾向于集中在不同的地方。这种空间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的专业化有关。这种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现象,是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分析中被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当企业与劳动力集聚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存在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距离带来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被用来解释现实中观察到的各种等级化的空间产业格局的发展,克鲁格曼设计了一个模型,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一个区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集聚。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趋势。并且也证明了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克鲁格曼的模型为人为的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群诞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重要促成因素。
4、波特(Porter)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迈克尔·波特费5年时间,对10个国家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在书中,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竞争优势是通过高度本地化过程而产生并持续发展的。没有一国能在所有部门都获得国际竞争的成功,各国只能在本国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国家竞争优势。一些国家的特色产业所以能持续创新与升级,取决于该国在以下四方面的条件:第一,生产要素条件;第二,需求条件;第三,相关支撑产业;第四,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上述四种条件形成了一个相互制衡的“菱形架构”,并且由于地理上的集中,四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增强,以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出现与产业竞争力有直接的关联。产业集群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产业的竞争力:首先是通过物质投入和知识信息互补的正反馈效应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生产率;其次是指明企业创新的方向并提高创新的速率;再次是促进新企业的衍生,从而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波特还仔细描绘了美国各类产业集群的分布地图。从硅谷的电子技术产业集群到好莱坞的影视制作产业集群;从加利福尼亚的高尔夫设备产业集群到亚利桑那的光学设备产业集群。波特还强调,应该从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产业集群。“比如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有一个信息技术集群正在形成,那里有一家英特尔,它的产品供应拉美市场。一群供应商,包括电子公司和软件公司,开始聚集到这个工厂周围。它不是世界级的集群,但是在供应拉美市场方面,它是一个主要的集群。像美国这样的大国,每个产业一般都有不止一个集群,通常会有两三个,每一个集群针对一个特定的市场建立。在新兴经济里,集群可以从国家中心发展成为国际区域性中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演变成国际中心。”总揽波特的理论研究,存在一条清晰的思维路径:波特至为关心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与基础;一个国家往往只能在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保持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又往往依赖于形成一个庞大的专业性的产业集群;所以波特致力于探求产业的集群形态与产业成长的关系,探求产业集群内在的结构与运行机理。自波特以后,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引起经济学和管理学界的真正重视,相关研究文献迅速增加,成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个主要论域。
5、国外其余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多视角研究。
(1)关于产业集群机理的研究。安克立德(Unctad,1977)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模式分为:群、网络和战略伙伴,探讨了不同合作模式对企业能力和竞争的作用,从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的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荷恩(Hoen,1997)从理论上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分类: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微观企业集群、中观和宏观产业集群;集群企业之间通常通过技术创新链和产品链进行连接。密特卡(Mytelka,2000)采用了不同于荷恩的产业集群分类方法,他把产业集群分成:非正式集群、组织化集群、创新集群。探讨如何在传统产业中培养创新企业集群,建立创新系统,从而使传统产业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
亚克松(Jacobsson,1998)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确定问题。他认为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和用户与供应商关系的分析是基于产品和产业的,对基于知识外部性和知识扩散的产业集群是不合适的,应该基于专利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确定产业集群的边界。诺威卡(Novick,2000)通过对大众公司在阿根廷企业的研究,从生产网络的角度探讨集群内部企业的关联度、集群的创新能力、和集群的跨企业管理协调技能(工作流程的组织和合同的形成机制)。安索尼(安索尼,2000)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空间角度探讨了同专业类型企业为什么群集、新的产业集群如何逐步形成、脱离集群的企业面临怎样的后果等问题。他们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地理特征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通过对剑桥高科技企业群增长与变迁的实证分析,发现了影响剑桥高科技企业群增长与变迁的诸种微观因素,解释了剑桥高科技企业群为什么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
帕森特(Passiante,2001)提出了虚拟企业集群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29个虚拟企业集群。他用组织毗连代替地理接近的概念来指称产业集群,认为组织形态的毗连相近是虚拟集群形成动力的新来源,而组织接近是通过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来实现的。他突破了传统的产业集群的地理限制,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把产业集群置于全球化的虚拟学习环境中,扩展了产业集群活动的空间。
(2)关于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马丁(马丁,2001)综合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自我强化的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由于新企业倾向于在产业聚集地选址,经济增长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空间聚集,有力地验证了谬尔达尔著名的“循环与因果积累”理论。也就是说,企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而市场扩大又与该地区企业数量相关。安索尼认为,新技术改变了地理对我们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消除我们对地理的依赖性;地理仍然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和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他探讨了产业空间集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并由此回顾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兴起的历史,同时还展望了亚洲经济复兴的前景。
斯旺(Swann,2001)对产业集群的聚集强度影响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绩效的途径作了深入研究。他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聚集强度的客观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产业存在着产业集群正效应与负效应,在计算机、汽车、航空、通讯设备制造等产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他还探讨了基于规模收益递增的世界经济范围内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数量,研究了国家产业集群扶持政策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关系,以及产业集群发展与世界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关系。
(3)关于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荷蒙(Holmen,1999)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探讨了瑞典西部知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他不同于传统关注知识溢出和累积的思维路径,而是从知识供给与需求方面解释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他在假定消费者偏好多样化和相关技术兼容性不同的前提下,探讨了新技术应用的时间和频率如何影响产业集群发展,验证了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产业集群中企业数量的关系。卡斯吗诺(Cusmano,2000)探讨了企业的相关研究能力(既企业评价、整合和利用在交互作用中产生的知识流的能力)在技术政策和合作研发方面的作用,其理论依据是演化经济学。把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以交互作用作为分析单位,假定合作企业是异质的,具有互补的知识和能力。在企业合作中,技术外部性导致的知识溢出是有成本的,企业对知识溢出的利用取决于自身的吸收能力,而吸收能力与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和研发的投入正相关。诺民(Romijn,2001)则研究了在经济自由化和国际经济整合的背景下,技术能力的累积对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来分析产业空间地理集聚影响技术能力积累的机理,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产业集聚的经济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集群政策。福斯(Foss,1999)从博奕论的角度探讨了领导能力在协调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竞争博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共同知识对于把握领导能力至关重要。他比较了传统用来解释企业间关系的能力理论和组织经济学理论,分析了能力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解释企业间关系的优点与不足。查尔斯(Carls,2000)认为,创新集群与合作网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缩小空间和社会失衡的主要工具。他还深入论证了什么是网络、如何认识网络、网络治理对产业集群和价值链的作用等问题,并从三方面(即利益集团、决策风格、网络社会功能逻辑)提出了企业网络的治理逻辑。布雷特(Britto,1999)分析了产业集群中间企业合作网络的形式和影响网络结构特征的因素,提出了网络竞争力的分析范式。斯得玛(Stamer,2000)重点研究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合作的障碍,探讨了如何克服文化因素对合作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环境,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途径。
(4)关于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及产业政策的研究。彭纳德(Peneder,1997)在对澳大利亚产业集群政策进行了研究以后,认为集群分析方法有助于确定最优政策工具,对微观层次的系统反馈机制所反映的需求非常敏感,强调了消除制度障碍和制度扭曲的重要性。哈尔德(Halder,2002)对巴基斯坦的锡亚尔斯特产业集群和德国的外科器械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两个产业集群分别处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从技术的角度分别处于高端和低端,但在生产和技术方面有相当多的联系,他们同样面临质量升级、低成本竞争和技术发展的挑战。他还分析了地方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
OECD组织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OECD组织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分配能力评价体系。在第二阶段则组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多侧面的和国别的深入研究。第二阶段的研究主题是:制度的关联性;人力资源流动;创新企业行为;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作为研究的主题,其研究范围包括:集群的界定、集群的创新方式、创新风格、相同集群在不同国家的绩效研究及差异分析、产业集群的政策意义及产业集群政策设计的原则。OECD组织对以下国家产业集群逆行了实证分析:丹麦、芬兰、瑞典、比利时、美国、英国、荷兰;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何使产业集群更有竞争力;重要知识问题的确认;产业升级优化战略的设计;如何从传统的竞争走向战略协作和差异化竞争。
二、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1.对产业集群形成原因的研究。台湾学者非常注重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台湾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他们认为,中小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网络关系和人缘脉络关系是台湾高科技产业集群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陈慧娟,2000)。台湾学者对此的研究探讨可以分为两种路径。其一是从社会学观点出发所作的探讨,其二是依据经济学方法所进行的研究。前者认为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是建立在网络成员之间彼此承诺与信任之上,而这种承诺与信任关系则是需要依靠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建立,因此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维持企业协作网络运行的基本力量;由同族、同乡、同学、同事等所形成的关系在无形中规范并维持了网络内的运作秩序(陈介玄,1994)。从经济学观点所进行的研究认为,企业因为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稀缺资源、共享知识信息、消除环境不确定性等方面原因而相互结成网络关系,在网络内部形成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等不同分工,通过分工合作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化(吴思华,1995)。
中国内地较早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的浙江与广东一带,特别主要在浙江地区。由于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迅速,首先引起浙江学者的关注,并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作了多角度的探讨。如万民生和张仁寿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制度变迁角度对浙江专业化产业集群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张仁寿,1999)。另一些学者则从历史文化学和企业生态学角度解释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出现。仇保兴认为,历史上的工商业传统是该地区专业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基因(仇保兴,1999)。李永刚、祝青认为,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和“宁作鸡头不作牛尾”的传统心态是中小企业集群文化因素(李永刚、祝青,2000)。朱康对认为,制度盲点的存在和政府的积极不作为政策是民间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温州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传统体制的约束功能减弱,使得边际制度创新有了可能(朱康对,1999)。
广东学者则侧重于从企业家网络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李新春认为,企业家人际网络与企业集群是不同但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企业集群是以关系网络,尤其是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企业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领头企业家的带动作用非常重要,不仅因为这些领头企业家所在企业实力雄厚、规模较大,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和较高的声望,能够以自己的企业为龙头,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共同发展(李新春,2000)。储小平则从企业之间利益的兼容与共生性,说明产业集群的形成的基础(储小平,2001)。
2.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由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具有高度地方性特点,并且不同学者研究视角不同、关注问题不同,因而分类也各有差异。仇保兴(1999)认为,按中小企业集群的内在结构来分,其形式主要有:企业群落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商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为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集群。而按照企业的生产功能区分,又有制造业产业集群、销售业产业集群、和混合业产业集群等。李永刚、祝青认为(2000),浙江众多中小企业产业群落没有一个是纯粹的生产性企业群落或商贸性企业群落,任何一个功能完整的中小企业群落,都是由以上两个子群落共同构成的。陈雪梅(2001)则按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形成的路径来对其进行分类分成,由大企业改造分拆形成的集群、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集群、由地理环境形成的集群和由资源禀赋形成的集群。李新春(2001)根据对广东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形态的观察,将企业集群归纳为三种形式:历史形成的产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锥形成的产业集群,以及创新网络产业集群。李路路(1998)从产业集群的内在结构方式将产业集群分为:由资产专用性导致的技术性连接构成的产业集群,有社会关系网络连接构成的产业集群,由外部规模经济导致的产业集群。
3.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演变的研究。不同学者共同注意到中小企业集群微观结构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如仇保兴、李水刚、陆立军、陈红儿都分别论述了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内部分工演变的过程。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专业性产品为主业的企业集群。它的专业性分工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演变深化的过程,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阶段,其次是生产工艺专业化阶段,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在企业集群中同时并存,因此,存在三种不同专业类型的企业:专业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工艺加工企业、专业性生产服务企业。李永刚(2000)还分析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演变与专业化市场发展演变之间的相关规律。专业市场的发展会推动产业集群的扩张,产业集群的扩张又会导致专业市场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互动。吴国林(2001)从专业集镇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他认为,广东的专业集镇是从“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起步,逐步发展壮大,构建了一个中小企业网络,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市场,和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化集镇。但是专业集镇仍然没有改变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性产品的基本格局。
在产业集群演进过程中,由于产业集群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发生从一种集群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更替。如果对它们进行简单地分类,产业群落的更替可以有两种方式:反向更替和正向更替。所谓反向更替是指产业群落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容,导致了环境条件恶化,从而使产业群落走向衰落、退化甚至灭亡的过程。所谓正向更替是指产业组织的成长和环境条件的改善,产业群落不断从原来的初级产业群落向更高级的产业群落演进的过程.产业群落的正向更替是产业素质不断提产业发展环境条件不断优化的结果。朱康对(1999)在研究中发现,随着产业群落的不断演进,一些地区产业群落内部的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单纯的专业化向以专业化为基础的综合化方向发展。随着产业集群的扩散,集群的边缘出现了交叉与融合的现象。朱华成(2000)发现,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不断有企业进入同时也不断有企业退出,使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维持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4.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产业集群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它的市场竞争优势有哪些?这是许多学者致力探讨的问题。金祥荣教授从产业集群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来解释产业集群优势形成的原因。他认为产业集群导致专业化“块状经济”的形成,在块状经济中,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分工的精细化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带来机会主义难以实现等原因,生产同类产品的各种可分割性操作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并达到最佳生产规模。他还认为,由于企业之间空间距离小、各种联系网络密集,所以块状经济能够实现知识与技术的有效外溢。赵中伟(2002)把产业集群的优势归纳为三个方面:成本优势;创新优势;自我增强的正反馈优势。并进一步将上述优势形成的原因反推到集群内部的七种效应:空间集聚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社会网络根植性效应:相互模仿与激励效应:外部范围经济效应;衍生与吸聚效应。魏守华与石碧华则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另一类是基于集群创新系统的优势。第一类优势是通过产业要素的空间集中、产业组织的优化、产业内企业群体的协同效应获得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由于聚集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分工深化、范围经济、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的生产成本优势。(2)以质量为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是当前消费市场的普遍趋势,只有适应这种消费趋势的企业才能得到更快的成长。集群中的企业同处一地,同业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的评价标尺。在同行竞争的驱迫下,差异化战略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3)区域营销优势。产业聚集会形成一种“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或产品品牌比较,“区域品牌”具有更广泛持久的效应,并且它是可以使区域内所有企业受益的“公共产品”,是集群对外营销依赖的非常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另一类非直接经济要素的优势是集体学习与创新机制的形成。产业集群的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取决于所植根于其中的制度与社会网络系统的学习环境。学习是一种有“粘性”的活动,因为许多重要类型的知识通常具有非正式、隐含的特性,而且有效使用正式编码化的知识也需要借助隐含的非编码知识。这种知识难以与个人、社会及地域背景轻易分开,亦难以通过正式信息渠道传播。虽然知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移动加快,但一些重要知识却明显具有空间根植性。而地方产业集群提供了这种知识信息传播扩散的摇篮。蔡宁(2002)从资源的结构性整合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他认为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很难自发形成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其竞争优势不是来源于传统理论所认为的战略选择,而是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单个企业控制和占有资源的能力是及其有限的,通过企业集群这种中间组织实现对资源的占有和企业能力的完善,是企业发展、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5.对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的研究。王郡认为(2003),自发形成的中小企业簇群往往因为缺乏创新能力而自发地衰落下去。不仅因为构成簇群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创新能力弱,更重要的是,传统产业内的中小企业的模仿动机远远超过创新动机。因为创新投资的风险较大和创新产品的外部性效应较强,使中小企业不愿意作投资者,而愿意成为免费“搭便车者”。每个企业都期望别人开发新产品而自己仿效,以减少研发投资和降低创新风险。如果所有企业都选择这个策略,企业簇群的技术创新就会陷入“囚徒困境”。为了解决企业簇群创新机制缺乏的问题,王郡主张由政府出面引入创新源,并提出了三种具体方案。第一政府重点扶持创新性大企业。将政府引入的创新资源直接投放到簇群中最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较大型企业中去,通过增强该企业的研发能力,使其尽快成为企业簇群新技术和经济的生长点。第二由政府主导建立面向所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公共机构,为簇群企业提供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实验等方面的技术服务。第三由政府主导建立股份制或政府全资的技术开发公司,专门经营与开发引入创新资源。台湾学者胡太山(2002)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和创新机理作了专门研究。他认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如大企业,所以惟有借助集群的优势才能获利。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强化创新氛围,使群聚的厂商更愿意共同去追求具有风险的创新目标。集群有利于创新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的外溢。在一个集群环境下,科学家、工程师为了从知识中获得最合适的报酬,会主动去寻找能够提供适合该知识预期价值的厂商。而厂商也会不断提供适合特定新知识预期价值的报酬,使知识工作者选择新的厂商或以衍生方式组成新的厂商。知识的转移与外溢的边际成本,特别是那些默示性的非编码知识,会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加大。因此,针对环境背景复杂、困难模糊、与不确定性的创新知识,最佳的转移方式,就是面对面的互动及经常且重复的联系。王缉慈(2001)也十分强调产业集群的人际交流网络对创新知识扩散的重要性。她认为许多创新知识来源于领悟和直觉,属于人们的内在智慧,往往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个人间通过面对面交流共享这些隐含知识是一个模仿过程;产业的群聚为隐含知识的扩散提供了条件。
三、对上述国内外研究的基本评价
国内外学者的上述研究,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技术,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解析与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认识与结论。然而,现有研究的局限也是明显的。其中一个重要局限是尚未见有研究文献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过程进行演化动态学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它的深层演化机理和衍生规律。现有研究的基本理论视角是把产业集群作为不同企业产业资本的空间聚集,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作为是外生的非历史的平面的关系网络。因此,现有的研究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自然演化形成的企业集群具有很强的自生长、自繁衍能力,而一些人为建构的企业群区(如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却无法形成内在的自我发展机制?为什么政府对产业发展的人为“理性”设计安排总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市场主导下的地方专业化产业群落总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为什么一种产业集群可以在原生地迅速繁衍与成长,却难以在异地大量移植和复制?产生现有研究上述局限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对象不相匹配。国内外研究者迄今为止所采用的是一种线性的机械的静态的分析方法,它仅适合于特定时间断面上的线性经济关系,对类似于生物群落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成演化发展过程,则难以展开它的理论逻辑。
标签:集群效应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产品专业化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