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35例临床研究论文_许军礼

许军礼

(甘肃省镇原县中医医院 744500)

【摘 要】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症状及疗效改变。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神疲乏力、口干苦、大便干结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论治的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关键词】慢性胃炎;辨证论治;黄芪建中汤;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443-02

近两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1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庆阳市镇原县中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住院患者,且符合CG诊断标准和中医胃痛辨证标准,均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主要症状表现为胃脘部疼痛,伴有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1)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泛酸、恶心、肠鸣,伴或不伴腹泻。(2)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CG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治疗前1个月和治疗中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自愿接受治疗和检查。排除标准:排除2周内有过抑酸、抗生素、铋剂治疗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精神病患者。不能坚持本治疗方案或已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观察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4],在实验前已将实验方案和风险告知对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奥美拉唑20mg,溶于100ml的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大约30min,2次/日;阿莫西林胶囊,口服,0.5g/次,2次/日;甲硝唑片,口服,0.4g/次,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处方:炙黄芪50g,延胡索30g,桂枝15g,柴胡15g,枳壳15g,白芍30g,鸡血藤30g,大枣10g,生姜10g,炙甘草6g。以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为主症;脾气虚甚者,加茯苓、白术;湿重舌苔厚腻者,可加陈皮、薏苡仁、苍术;兼血瘀者,加川芎、莪术;脘痞甚、嗳气明显者,加紫苏梗、厚朴、茯苓;胃灼烧、泛酸者,加煅瓦楞子、蒲公英;纳差明显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呕恶者,加枳实、竹茹;大便干燥者,加杏仁、枳实、厚朴、大黄;便泻者,加白术、陈皮、防风,或合参苓白术散,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观察治疗期间不使用其它药物。3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消失,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程度减轻为好;治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餐或胃镜下胃黏膜无充血水肿或糜烂;有效:胃脘部胀满疼痛消失,偶有泛酸、呃逆,X线钡餐或胃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下或X线钡餐病理改变无好转。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数据以( ±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西医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胆汁反流等造成的理化因子刺激、免疫失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理为多种因素致胃黏膜损害因素与保护因素之间失衡所致;治疗上主要用抗幽门螺旋杆菌、制酸、黏膜保护剂[5]。奥美拉唑能够直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并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对HP有杀灭作用。

中医学将慢性胃炎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范畴。病因常与饮食不节、饥饱失宜,情志不遂、恚怒忧思,过于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并且病程多较慢长,故多正气亏损,以虚证为主,尤其脾胃虚寒型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伴胀满或痞闷、泛酸、嗳气、嘈杂、恶心呕吐等症。治疗当以健脾益气、调和肝脾。选用黄芪建中汤为主方加味,黄芪健脾益气,可促进血液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加强胃粘膜屏障作用;芍药益阴,桂枝助阳,缓急止痛,二者调和阴阳,化生气血;生姜大枣辛甘结合,调和营卫,补益正气;炙甘草益气健脾,协同桂枝辛甘化阳,助芍药酸甘化阴。全方以扶正祛邪为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煎煮药剂具有制酸的作用,使胃的酸碱度、游离酸度和总酸度均明显降低,并使胃液PH值上升,抗幽门螺杆菌,解痉,增强免疫功能;黄芪建中汤对CAG大鼠多种胃黏膜防护因子的损伤有良好的复健作用。有研究证明,中药能增强胃粘膜生理功能,改善胃粘膜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促使已萎缩、IM 的细胞逆转,以制止胃癌前病变向胃癌发展。

我们的临床实践结果充分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增强胃抵御饮食不慎和寒冷等促发诱因的能力,尽快消除和减轻患者的痛苦,起到协同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令第149号:1994.2.26.

[5]冷贵兰,李习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7,48(2):138-140.

作者简介

许军礼(1973—),男,主治医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内科临床疾病的研究。

论文作者:许军礼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35例临床研究论文_许军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