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森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俗话说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而森林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美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如何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生态环境
一、前言
随着和我国经济的不增长,自然环境的建设也刻不容缓,而林业作为促进国经济增长、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成分,也是控制美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所在,所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从而保护好森林资源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予以支持和不断完善。
二、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2.1群众对森林病虫害危害总成严重后果的意识不够
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不了对资源的开采,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森林植被系统,由于被大肆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对森林植被系统的不科学的管理,导致森林病虫害严重化。然而,现在很多人们从意识上没有将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起来,也没有意识森林病虫害对森林植被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当然就没有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生力之被的生长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没有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在进行治理之后,没有效果就选择放弃或者另辟蹊径,对森林植被和森林的土质层造成破坏,最后造成恶性循环,病虫害没有得到控制,而森林植被的土质层被破坏,导致整个森林系统的抵抗能力降低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起来,更没有形成完善的治理措施。
2.2 植树造林和之后病虫害加剧,而治理工作很难展开
国家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然而忽略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之后的管理工作的展开,更没有考虑到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处理方式,以至于现在森林病虫害问题严重化,森林面积的增多也给科学化的管理带来不便。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各地区的森林病虫害灾情比较严重,我国现在已经对此问题重视起来,而且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但是相关部门在将管理规定实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比如有与森林植被面积大,林木的检疫工作没法做到最好,森林病虫害问题治理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由于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问题的不重视,森林病虫害问题治理的工作得不到尊重的支持,之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能让森林病虫害问题治理的前期工作做好,也能给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植树造林也要有严格的要求,所植的树苗要有足够的抵抗力和比较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遇到病虫害等灾害时,能够保护自我不被伤害,避免病虫害从幼苗时期就已经开始被传播,也要清楚木材市场和木材加工厂也是病虫害的传播渠道,所以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行业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加大森林植被系统的检疫力度,全面做好森林植被系统检疫工作。
2.3森林植被缺乏病虫害预警机制
我国森林病虫害治理工作不是在森林植被在种植之后和在管理途中进行预防,而是在当病虫害大范围肆虐之后才来治理,这就是常说的没有预防,只有治理,在森林植被管理过程中要将预防管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还有就是森林植被在发生病变之后,没有专门的治理部门和专门的检测设备来检测病虫害的发生,没有检测设备就没有检测点的设置,这就导致在病虫害爆发时 没有专门的检测治理部门来进行集中治理,也无法在病虫害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防治。以至于在病虫害爆发之后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是一个是多灾害的国家,所以现在我国的森林的灾害也较多,比如火灾,就能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毁坏,所以要提前对森林所面临的灾害进行预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3.1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林业也是国家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想要保证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在别的方面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林业发展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发展发略和完善的预防治理体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森林植被方面来建立完善的体质,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为建立生态文明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森林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抵抗能力,形成良性循环,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要有的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信息体质,这样能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全国各地的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将网络信息为参考点,对本地的森林病虫害进行预防,从各个方面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3.2建立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警机制
大范围的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注重预防、治理当然也是不能缺少的,这就体现在要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和建立完善的预防措施,也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点,部门中设立不同的部门,不同部门担任不同的工作任务,比如部门中应该设立预防、检测、数据统计、对策制定等。预防人员要有足够的知识面,能够从各个方面来对病害进行预防。检测人员要有足够的专业基础,能够准确的是用测量工具,统计人员要有足够的逻辑能力和足够的责任心,能将各个数据进行准确地统计,最后形成准确的报告。对策制定人员要有足够多的农业和森林植被行业的经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病虫害的来源锁定,并经过团队的研究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措施。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对森林的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当然,现在有很多的病虫害不易察觉,一旦爆发,传染途径广泛,速度快,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时,对策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3.3森林病虫害缺乏先进的预防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随着国家工业科技的不断快速发展,高科技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森林的防护方面应用的高科技较少,同时高科的成本较高,而森林的治理见效的周期较长,所以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预防手段和治理手段都比较落后,与现有的高科技信息化时代脱节,所以,在治理时,工作人员还是以喷洒农药的形式为主,而且没有节制和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喷洒,没有足够的意识。因为短时间的农药会将病虫害杀死,达到病虫害减弱的目的,而长时间喷洒农药会使病虫害体内会形成一定的抗药体,这种抗体可以对农药产生免疫性,没有节制的喷洒的农药也会将病虫的天敌杀死,这就导致了病虫的大面积繁殖和病虫害的无法控制,大量的农药也会对树木本身造成伤害,导致整个森林植被免疫能力的降低和抵抗力降低。给整个森林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
3.4选拔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现在有许多专业的林业高校,他们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较为全面,学到的技术也较为先进,所以,应该从高校选拔专业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性人才,并通过专业的培训之后进行上岗,并同全国各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达到技术的全面化,同时建立互联网机构,用网络来学习新技术、传播新技术,达到治理技术的信息化。这样才能将森林的病虫灾害最小化,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首先要意识到我国群众对森林病虫害危害总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意识不够、治理工作很难展开、森林植被缺乏病虫害预警机制等现状,其次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建立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警机制,选用技术型人才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相,吕照光.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技术及方法探讨[J].农家顾问,2015(04):172.
[2]张宗志.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J].北京农业,2014(24):89.
[3]韩彦荣.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4(13):177.
论文作者:杨永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森林论文; 病虫害论文; 植被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 工作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要有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