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论文_郑卫民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加以综合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SAS (焦虑自评量表)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07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operation. Methods 86 cas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6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of 4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anxiet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preoperative SAS(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anxiety before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Key words】Operation patient;Preoperative;Psychological care

手术治疗作为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手术治疗通常伴有创口出现,致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1]。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医护人员必须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稳定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焦虑紧张心态,提高患者依从性,配合手术治疗[2]。本文主要对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同科室行手术治疗患者86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性为19例,女性为24例,年龄区间为14~75岁,平均(43.37±2.68)岁。对照组男性为21例,女性为22例,年龄区间为15~74岁,平均(43.74±2.1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和比较,差异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P>0.05)。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需做好入住登记、入院宣教、生命体征监测测、病房巡视、术前禁食、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护理事项。

1.2.2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①医护人员需做好面带微笑接待患者,对患者亲切问候,拉近呼唤距离,并为病患主动介绍医院治疗环境以及各科室相关的规章制度,帮助患者熟悉治疗环节,了解医院基础设备条件及医护人员力量,同时为患者介绍其相对应的责任医师及忽视,消除患者新环境陌生感,促使患者快速适应医院生活。

②为患者提供整洁环境,借助语言技巧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过往病历进行详细了解,并结合患者实际病况,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

③鼓励患者表达术前自我感受,尽心倾听患者内心诉说,辅助患者宣泄心理紧张、焦虑、恐惧等术前不良心理情绪。同时医护人员必须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作用,通过树立成功手术案例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患者在充分了解手术治疗过程及作用的基础上,缓解心理压力。

(2)术前护理:

①对于局部麻醉患者,必须实时关注其心理及生理状态,这是因为患者此时仍处于意识清醒状态,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医护人员需为患者介绍麻醉特点,了解患者有无不适感,做好病患陪伴及生命体征实时监测工作,同时保证动作轻缓,降低噪音,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

②对于硬膜外麻醉类型手术患者,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提前告知麻醉时可能产生的感受,以防患者误触引发麻醉失误,同时做好安抚工作,积极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并且尽量降低患者体表裸露面积,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工作。

③对于全麻手术患者,尽管其在手术中处于意识昏迷状态,然而在术后患者拔管后会逐渐回复意识,此时医护人员必须予以患者心理护理,严禁为了提高患者配合度恐吓患者。在手术完成后需适时唤醒患者,并为患者及时答疑解惑,安排患者顺利回归病房,接受后续治疗。

(3)术后护理:

①患者在术后因创口问题通常无法自理,医护人员需指导并协助家属为患者进行体位护理,调整卧床姿势,讲解翻身方法,教会病患学习正确的咳痰、咳嗽及深呼吸方法,以防肺部感染并发症出现。

②患者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创口痛感,增加疼痛耐受力。对于卧床较长的病患,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联系及下肢锻炼,以防肌肉萎缩。对于术后需安置胃管、引流管及尿管的病患,需告知患者术后引流管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减轻患者精神压力。③手术创伤属于手术治疗无法避免的必经历程,医护人员为了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必须使患者具备充分的思想认知,放松心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

1.3.1焦虑评价标准 以SAS(焦虑自评量表)为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SAS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3]。

1.3.2护理满意度标准 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满意度数据信息。满分100分,分设三个不同等级,予以不同赋值:

(1)非常满意,评分值区间[90,100]分;

(2)基本满意,评分值区间[60,90)分;

(3)非常不满意,评分值区间[0.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项目所收集到的全部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和处理,以χ2对计数资料(%、n)进行检验,用t对计量资料(x-±s)加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9.56±3.23)较之对照组(61.83±3.67)而言明显更低(P<0.05),详情比较见表1。

3.讨论

术前焦虑使患者因紧张、担心、恐惧和忧虑等多种不良情绪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情绪反应,手术时间越接近,患者焦虑情绪也随之增长。经统计分析显示,术前焦虑成因主要包括患者患病期间需要照顾、关心,担心手术时长过长,耐痛能力较弱,担忧体位不适,害怕手术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缺乏手术认知,担心术后对自身生活造成影响等因素[4]。经有关学者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情绪与手术疗效关系密切,这是因为患者神经系统直接会对机体肾上腺素分析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精神紧张、身体颤动、血压升高等不利于手术稳定进行的情况[5]。因此,为术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经临床实践证明,对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并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患者消除手术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6]。同时医护人员必须及时跟进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防患者因主观情绪剧烈波动影响手术效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及手术的满意度,减缓患者焦虑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手术信心。另外,在术前干预中护理方法需注重患者个体差异性特点,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依从度,使患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与上述分析一致,经本次临床实践证明,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49.56±3.23)相较于对照组的(61.83±3.67)明显更具优势(P<0.05);观察组护理总体满意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因此对行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手术治疗依从度,从而收获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行手术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情况,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能够增进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确保手术品质。

【参考文献】

[1]杨海丽,李文昌,乐婷,等.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79-180.

[2]徐岩.浅谈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3):60-61.

[3]周秀莲.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围手术期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7):1100-1102.

[4]王红,吴娜.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影响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10):1463-1464.

[5]许艳.护理心理学对护理人员的重要性[J].大家健康旬刊,2014,8(8):300.

[6]吕文秀,夏又春.心理护理在医学美容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4,23(11):936.

论文作者:郑卫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浅谈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论文_郑卫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