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我国失业率水平的对策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失业率论文,对策论文,水平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 在实现两个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进程中,面对城镇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还有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控制一个合理的失业率上限?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现有的失业率水平?本文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失业人口的构成情况,对降低我国失业率水平,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策性探讨。
从传统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这两个转变,将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和效率,极大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从而为扩大我国劳动力就业和降低失业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从近期看,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与扩大劳动力就业和降低失业率水平却是矛盾的。从宏观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周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经济活动对劳动力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社会必须备有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蓄水池”,换言之,就是要保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适量失业人口。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企业在改革中优化劳动组合,把过剩和富余人员从生产中剥离出来,将不充分就业或者说隐性失业转变成显性失业;从微观角度看,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抵御市场风险,企业会大量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使大批素质低下的劳动力难于适应新的就业岗位而被迫成为失业人口,这种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随着两个转变实施力度的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减人增效为目标的改革在进一步深化。近几年我国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99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52.2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1996年时登记失业人数上升为552.8万,登记失业率达到了3%。 另据统计, 1996年共有城镇下岗职工891.6万人,占全部城镇职工总数的6%。由此可见,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和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问题是,在每一个企业都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情况下,如何控制一个合理的失业率上限?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现有失业率水平?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失业人口的构成情况,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降低我国失业率水平的问题。
1 合理控制失业率水平已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重点
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把失业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将成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当失业率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其结果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这对于我国这样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国家更是如此。事实上失业要比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更为严重。
关于一个国家可以接受的失业率水平,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是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文化历史背景有直接的联系。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情况看,如果失业率超过两位数字,则判定为严重失业国家;失业率在7.5-10%之间,则判定为高失业国家; 失业率在4-7.5%之间,则判定为中等失业国家;失业率在4%以下, 则判定为低失业国家。
从1993年主要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失业率(见表1)可以看出, 西班牙的失业率最高, 达到22.4%。西方7个工业化国家失业率,法国为11.6%;加拿大为11.1%;英国为10.3%;意大利为10.2%;德国为9.2%;美国为6.7%;日本为2.5%。
表1 1993年经合组织各国失业率 %
国家 失业率国家失业率
西班牙 22.4 荷兰 8.3
芬兰
17.7 瑞典 8.1
爱尔兰 15.8土耳其 7.3
法国
11.6 美国 6.7
加拿大 11.1 挪威 6.0
澳大利亚 10.8 德国 9.2
丹麦
10.4葡萄牙 5.5
英国
10.3 冰岛 5.2
意大利 10.2奥地利 4.2
希腊9.8 瑞士 3.7
新西兰
9.5卢森堡 2.6
比利时
9.1 日本 2.5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就业研究报告,1994
无论从国际市场经济国家失业率的标准看,还是从西方国家的具体失业率数字看,我国的失业率水平都是比较低的。1996年我国的“登记失业率”只有3%, 按接近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统计口径的“调查失业率”来计算也只有3.95%。但是我国的失业率没有包括农村地区和企业中的隐性失业人口,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目前城镇失业率大约在15%的水平;而农村的劳动力剩余率则高达26%。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目前在城镇有近2000万失业人口;农村有1.2亿剩余劳动力。
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合理控制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将有利于两个转变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增长弹性系数预测(见表2),到2000年,城镇公开失业率上升为6.18%, 而城镇隐性失业率下降到3.66%;2005年城镇公开失业率达到6.95%,而城镇隐性失业率下降到0.90%;到2010年我国隐性失业率为0, 城镇失业率为3.76%。根据上述预测数据,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失业率未来变化水平的情况下,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参照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从现在到2010年期间我国城镇的失业率水平控制在4-7%之间比较恰当。虽然我国目前城镇的隐性失业率高达12%,但是他们是逐渐被释放到社会上成为公开失业人口的。因此,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合理控制隐性失业人口转变为公开失业人口的速度,将我国城镇公开失业率的上限控制在7%是可行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城镇失业率水平的控制目标,还必须加强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的监测和预警。在这方面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很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早在60年代初期就规定,当失业率在过去7 个月中有3个月上升,或者当失业率连续3个月比4个月前高1个百分点时,政府就必须在2个月内进行20亿美元限额的公共投资, 以刺激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美国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中,政府提供了巨额资金兴修公路和铁路,不但为失业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保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也为后来的经济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2 1995-2000年我国就业状况预测 万人,%
1995200020052010
劳动力供给
总人口 121121 127178 131996 136502
劳动年龄人口
73112
77510
82557
85185
其中:城镇 23455
27612
32542
36559
农村 49657
49898
50015
48626
劳动力总量 62591
65570
68981
70345
其中:城镇 17404
20412
23967
26825
农村 45188
45158
45014
43520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总需求
48480
51867
55260
58424
其中:城镇 14880
18451
22101
25816
农村 33600
33416
33159
32608
其中:农业 21000
18827
16612
14695
非农业 12600
14589
16547
17913
在业人员
在业人员总量
62480
66509
70770
73256
其中:城镇 16880
19151
22301
25816
农村 45600
46558
47669
46940
其中:农业 33000
31969
31122
29027
非农业 12600
14589
16547
17913
供求差额
过剩人数
14111
13703
13721
11921
其中:城镇
2524196118661009
农村 11588
11742
11855
10912
城镇失业率 14.509.617.793.76
农村失业率 25.64
26.00
26.34
25.07
城镇公开失业率 3.016.186.953.76
城镇隐性失业率 11.853.660.900.00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2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是降低城镇失业率的关键
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对我国的失业人口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从这次调查的有关汇总数据中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失业人口有如下三个十分明显的特点:
第一,失业人员中从未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占主要部分。这次调查的数据显示, 从未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失业人员占全部失业人员的 51.48%;失去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失业人员占全部失业人员的29.2%。
第二,失业人员中的年龄构成轻,多为24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次调查的失业人员中,年龄在34岁以下的占81.62%,其中年龄在24 岁以下的占52.64%(见表3)。
表3 城镇失业人口年龄构成
年龄合计男 女
总 计100.00 100.00 100.00
16岁以上
97.96
97.55
98.37
15-19 24.62
26.75
22.55
20-24 28.02
27.44
28.59
25-29 16.49
14.58
18.34
30-34 12.49
11.96
13.00
35-39 8.608.528.68
40-44 5.785.685.87
45-49 2.773.122.43
50-54 0.981.530.44
55-59 0.190.320.06
60-64 0.030.060.01
65岁以上0.030.040.02
资料来源: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第三,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主要为初中及以下的人员。在调查的失业人员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6.96%;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3.37%。失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与在业人员比较明显偏低(见表4)。
表4 在业和失业人口文化程度对比
在业 失业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女
大专以上 9.76
11.337.81 3.373.56
3.19
高中25.18
24.77
25.57 27.82
26.98 28.63
初中40.13
41.29
38.68 59.96
57.13 56.80
小学20.33
19.69
21.11 11.03
11.65 10.42
扫盲班
0.690.421.02 0.120.10
0.15
未上过学 2.751.724.04 0.690.58
0.80
资料来源: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上述特点表明,失业人员以青年人为多,且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些人员没有什么专业技术特长,要想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普遍比较困难,所以对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由于其生活来源还可以依靠父母一段时间,因此他们对第一个就业岗位的要求比较理想化,如对收入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条件的期望值比较高 ,择业心态明显趋高。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观点看,这部分劳动力的失业是属于比较典型的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带有很大的“自愿”性质。因此,他们的存在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的安定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政策并不矛盾。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子女在未结婚之前,一般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一点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这部分年轻人的失业,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其家庭来说,生活水平都不会有所下降。
然而这部份失业人员没有工作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来自社会,特别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就会日益增大,从而影响他们未来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就是加强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突出发展中等水平的职业技能教育。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所以目前我国的教育结构还不尽合理。第一,从表5中可以看到, 1995年我国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共有207.9万人, 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为201.6万人,两者的比例基本上为1:1。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需求情况,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偏少。第二,在从大学的招生情况看,虽然这一数字一直在上升,但是到1995年也只有92.6万人,也就是说201.6 万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将有100多万考不上大学而要参加工作, 但他们没有受过任何职业技能的培训。第三,1995年我国普通初中的毕业生为1227.4万,占全部中等学校毕业生总数的74.98%。 由于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每一个青少年必须读完初中,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完成普通初中之后再进行其他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十分困难。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在普通初中教学中加大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的比例。
表5 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状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
总之,全面改革我国中等学校的结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但可以缓解我国城镇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发展和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软着陆”,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新一轮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各地区在制定产业政策中,纷纷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支柱型产业作为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选择主要集中在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这是正确的。但是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劳动者素质偏低的国家。面对这一国情,在宏观产业政策上还必须把发展和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我国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这也是保持我国经济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战略步骤。从客观实际情况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很难成为支柱型产业,但是却可以为国家解决由于大量劳动力失业而形成的沉重包袱,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使其白白浪费掉。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发展有一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个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根据我国国情,资本的原始积累不一定都是货币的积累,也可以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把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作为货币资本替代,这也是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上,不能再走“低工资高就业”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老路子。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发展那些资金和技术投入少,而又能扩大就业岗位的企业。此外,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继续发展个体经济和第三产业。有关资料表明,每投资100万元,重工业可提供500个就业机会、轻工业可提供700 个就业机会、而第三产业可提供1000个就业机会。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经济仍将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看,1996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达到4 万多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4380 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00元,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将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支出之一,因此开发以家庭服务为主业的企业,并使之规模化、专业化,将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外,各地区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支柱型产业的情况下,必然会使一批关联度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得到很大发展。如果抓住时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类企业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由之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含量和农业综合效益,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也是彻底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总量规模较大,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农产品的质量及其加工转化增值率都很低,其结果就是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差。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既是农业劳动力总供给大于农业劳动力总需求的绝对过剩,也是在这种低效益水平下的相对过剩,从表2 中可以看到,我国农村中的劳动力剩余率高达26%,而且这一状况将维持到下个世纪。因此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步实施,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使我国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极大地缓解我国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
第一,随着对农业科学技术投入的增加,我国农业的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利用率还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近期还不可能实现象美国、加拿大那样的农业高度机械化。科学种田、精耕细作、立体种植等仍是发展我国农业的宗旨。这样做不但可以极大地刺激农民的种田积极性,而且还将扩大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总之,在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带动下,也会使广大农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目前还有宜农荒地 5亿亩,宜林荒地11亿亩,可利用沙地10亿亩,采用科学技术对我国荒山、盐碱地、半沙化土地的改造,扩大我国的耕地面积,这样也会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第二,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使农产品市场的产、供、销一体化,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真正进入市场。而真正实现这一体系,必须建立起农民自己的或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流通中介组织,通过他们在农业产业内部建立起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体系。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化,还要在通讯、交通、邮电、金融、信息等方面加强配套建设,使农业生产和流通成为运行成本低、效率高、触角延伸到农村每一个角落的大市场。在农业流通体系中这两个层次上,也将会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新的就业环境要求农民不但会种田,还要懂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广大农民的自身素质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产后系统开发。农业的产后开发是农业生产系统的自然延伸。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存在着通过加强产后系统开发,促进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巨大潜力。对初级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其就地转化和增值,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十几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和村办企业,是吸收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根据有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而我国只有0.5: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一般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还不到1/3。从上述差距中可以看出,我国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各地要因地制宜,在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的同时,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大力引导农民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转化增值能力,发展专业化市场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例如素有“花生之乡”美称的河南杞县阳固乡,1992年投资兴建了2万余平方米的“开封花生大市场”,1995年花生交易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利税达500多万元,不仅解决了农民卖花生难的问题, 而且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花生脱壳、竞选、榨油、饮食服务业等相关经济实体发展到680余家,带动近万家农户致富, 同时也促进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
收稿时间:1997-06
A Policy Consideration in Reducing the Unemployment Levelin China
China is abundant in labor resources,and the working age population will be increasing at an annual rate of l percent over the period 1995—2010.How to control a reasonable upper limit far the unemployment level,and how to reduce as far as possible the unemployment level,while facing a situation of numerous off-post and jobless workers in urban areas and huge rural surplus labors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a fundamental transition in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Directing 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jobless population, plus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for reference,this paper makes a relatively deep explorationof the countermeasures in reducing China's unemployment level. Yu Hongwen·graduated in 1987 from the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with a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works in the Census Section,Division of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istics,the State Statistical Bureau;Meng Canwen,MBA graduated in1994 from the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works in theLabor Section, Division of
Population
and
EnploymentStatistics,the State Statistical Bureau.
标签:失业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