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学生在初中升入高中的时候有很多的不适应。特别是反映在数学方面,跟初中有很大的差别。初中课堂容量小,学生边玩边学就能学得很好,但是高中课堂容量大,高考的课时量多,如果还以初中的学习模式学习,已经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了,学生只有每天疲于赶作业,天天都是新课,日积月累的疑惑会导致数学成绩不如初中好。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在进入高中之后的学习中完全用不上了,学生一下子有了知识链条断了的感觉,什么都连不上了。当然了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甚至是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原因。在这里我们都不深究了,毕竟初中已经成为历史,孩子的心智也需要慢慢成熟。能改观的应该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初升高的衔接课堂首先要讲的应该是二次式的因式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式分解在初中已经简化很多了,而初中的老师说反正高中老师会讲,结果到了高中之后,学生不会,运算起来很浪费时间,同时增加了高中的教学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所以因式分解必须要讲,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分解,讲透练会。二次方程会快速求出两根,二次函数图像就能快速找到与轴的两交点,那么二次不等式就会快速的写出解集。这是一系列良性的连锁反应。
其次讲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一般式、两点式和顶点式。二次式能因式分解那么而二次函数就能顺利的写成两点式;顶点式主要讲给二次式配方,二次函数就能知道对称轴和最值。那样在以后研究二次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值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最后,能不能允许我们让教材变化一下顺序。先讲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和值域先用区间表示。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上升下降趋势,引入函数的单调性,进而讲解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质引入函数的奇偶性,从图像方面和定义方面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利用二次函数最值的分析引入讲解函数的最值。之后再讲集合就简单了,函数本身就是一种从数集到数集的特殊的集合,很多知识的讲解都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讲解,所以先讲函数再讲集合也不算违背发展规律。
高中一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学生光有重视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想要学下去的勇气,所以应该在高一之初能给学生树立信心,不能一上来就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一下就把学生打蒙了。多复习一些初中的知识,然后先讲跟初中教材联系多的知识,像我们上面提到的二次因式的分解及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以及以后要学的二次不等式都是相关的。最主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地熟悉新的知识,以旧带新,温故知新,让数学的学习慢慢的进入轨道。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少人一直都在寻觅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知识的传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一直都在寻求好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样教材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改变一下或许会有惊喜。
论文作者:孙 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9
标签:函数论文; 初中论文; 高中论文; 因式分解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就能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