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电量增大,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作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配电网系统,它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而电力工程技术是配电网系统的关键所在,加强和提高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势在必行。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配电网络是整个电网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操作能够保障电网进行正常运行和维护,电力网路系统中包含的线路较多、连接较复杂,在实际的运行中很容易因为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在很多年的实践中证明,如果对于配网电力工程中的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会给正常工作带来不小的威胁,直接影响到居民们的生活和商业用电,除此之外,还可能会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害以至于大面积的停电,这些后果都会对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工作中要格外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对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概述
电力作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且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提高技术的水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能够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下顺利的运行。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因为有些配网电力的工程技术不管是在设计上、运行上、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阻碍了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使得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能够促进人们用电质量的提高,甚至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配网系统电力技术应用特点
配网系统是一个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监督、控制以及离线管理功能的统筹系统。具体来说,该系统成功将用户的使用数据、实时数据以及历史数据融合,以电网接线图形以及地理图形的方式实现了有效配置。此外,该运行系统具有极强的安全性以及集成度特点,即通过软件及硬件设备兼顾的隔离作用,断绝了与其他网络硬件相关设备类型的联系。这种情况下,配网电力工程能够积极适应各种通信方式以及广域网通讯方式,即通过光纤以及配电线截波等手段,为多种无限通讯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即使是在开放式链接沟通的运行状态下,仍然能够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以及易用性提供便利。随着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研究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完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体系。
三、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因素
3.1过电压因素
过电压是指由于在特殊的运行环境中,为了给用户提供需要的电力资源,配电网系统长期处于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的状态下运行。过电压状态会引起配电网系统中电网线路的电压发生异常,过高的电压会对配电网安全性产生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由于线路运行环境复杂恶劣,多种多样的电力线路交叉错综,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过电压问题经常出现。早期建成的配电网线路的绝缘层技术落后,相关的绝缘设备陈旧,无法抗击气候异常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在雷雨季节经常出现配电网雷击事故。
3.2短路因素
往往是由于配电网长期工作导致出现超负荷的现象,绝缘层长期处于过高的电压型,绝缘性则会降低,一旦线路外层长期处于尘土和污水的状态下,极易导致出现短路。运行具体环境和绝缘层的性能退化都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承受能力,一旦超出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线路两端电压会出现升高的情况,直至出现短路,极易出现安全事故,不利于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更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外界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配电网的处于不断建设和发展。但是由于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规模限制以及资金限制等诸多因素都会制约配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此外,配电网往往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经常出现一些违背实际情况以及安全不合格等现象。
四、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措施
4.1完善配电网结构
对配网结构的优化和改造是提高配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供电模式很难满足电力资源的消耗,造成了供电效率普遍较低的局面。对配网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主要是为了实现“手拉手”模式的环网供电,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用电户实行“双电源”的供电模式,通过对供电线路半径和负荷的精准控制,达到在发生电力故障时最大限度地缩小停电范围。
4.2提高配网抗雷击能力
雷击对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威胁最大,而且配网的大部分设备和线路都处于雷击范围之内,因此提高配网的抗雷击能力对实现配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一些落雷比较多的地区和线路,可以采取用抗雷击性能较强的瓷横担代替传统的针式瓷瓶等方式提高配网的抗雷击能力。
4.3解决短路问题
闪络引起的电气设备损坏和电力短路是影响配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减少短路现象的发生。例如,对开关室的穿墙套管、支持绝缘子、连接瓶等必须安装防污罩,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抗污能力,还能防止小动物引起的设备短路。
4.4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在单端电源供电中的接线方式一般都是树状的放射性接线,因此,当线路中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时就会导致全线都会停电。为了有效缩小因线路故障而引起的停电范围,可以在线路中采用联络开关,柱上式SF6开关具有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和性能优越等特点,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对非故障线路上的供电进行自动恢复,并且该联络开关还可以作为馈线间的联络装置,提高供电能力,最大限度地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4.5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
配网自动化系统包含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高技术配电设备。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准确定位线路故障发生点,并且能够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于瞬时性的故障,还可以做到在故障消失后自行恢复供电。对于永久性故障,系统在接收到遥控指令后能够准确地进行跳闸操作并且隔离故障,实现电网的重构,并为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等操作。
结语
由于电力事业工作的艰巨以及较长的任务期限,因此,电力事业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端正合理、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电力企业要想使电力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既要加大对相应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也要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作为工作的基本目标。并通过现代化专业知识与科学化技术观念的运用,以求在当前的基础上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钟爱平.浅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J].通讯世界,2015.
[2]陈贺鹏.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要点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6.
[3]雷小军.10kV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大科技,2015.
作者简介:
张志磊(1983.09.14),性别:男;籍贯:天津市北辰区;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单位:天津天源国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张志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可靠性论文; 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配电网论文; 过电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