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丽
(淮安市清河区妇幼保健所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细胞分析仪,采取300例婚检人员非空腹静脉血,对血细胞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婚检人员300例中,有血细胞分析结果异常71例。结论:研究各种因素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可以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升婚育质量。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结果;因素;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11-02
婚检中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十分重要,但现实中会存在各种因素影响血细胞分析结果,致使血细胞分析结果有失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无法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1]。为避免各因素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婚检的质量,我中心检验科对婚检人员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清河区妇幼保健所婚检中心检验科婚检人员300例。婚检人员年龄范围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6±2.1)岁,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50例。
1.2 方法
选择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迈瑞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和质控品,校准品。采取婚检人员非空腹静脉血,置于EDTA-K2抗凝管中,充分摇匀,室温静置15min后上机检测。同时制作一张血液推片,自然干燥后经瑞氏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
2.结果
在选取的清河区妇幼保健所婚检中心检验科婚检人员300例中,有血细胞分析结果异常71例,影响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各种因素有: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抗凝剂因素、标本溶血及气泡、非病理因素、标本放置时间、血液细胞分析仪因素等。
3.讨论
3.1 影响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各种因素
3.1.1环境因素 检验室中的环境温度严重影响仪器、试剂以及标本的温度,血细胞计数时稀释液的温度一般为(22±4)℃ 。若稀释液的温度低,红细胞溶解后的膜碎片聚集,粒度分布曲线的平坦段变短,当试剂温度低于18℃时,有些溶血剂可出现结晶,并不容易被察觉,很难引起操作者的注意[2],但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其中悬浮着许多细小的结晶,这样的溶血剂滴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便会增高。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分析出稀释液在低温时产生的聚合结晶,致使分析结果出现异常。低温也易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凝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人为因素 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要求静脉采血,且一针见血。若采血技术不熟练,致使采血时间过长,采血不顺利,混入组织液成分及血液长时间滞留于采血器中,容易引起血小板破坏以及活化和聚集,致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降低。采血后应及时混匀,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接触,发挥抗凝作用。标本检测前也应充分颠倒混匀。
3.1.3 抗凝剂因素 对于含有EDTA-K2抗凝剂管对于采血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控制在2ml,若采血量过多,抗凝剂量相对不足,会出现血凝块。另外,血细胞遇到抗凝剂的瞬间会发生短暂的浓缩过程,钠离子由细胞内转入细胞外,钾离子便会由细胞外泵入细胞内,重新达到平衡。故EDTA-K2抗凝血标本在1小时内结果不稳定,1小时后趋向于平稳。
3.1.4标本溶血、气泡 如未一次性成功采血、振荡剧烈等标本处理不当,使得标本发生试管内溶血,从而降低红细胞和血球压积,相对增加血红蛋白含量,MCH和MCHC也得到增高,因而其结果影响主检医生的判断。采血过程中的剧烈震荡,不仅导致标本溶血,还会使细胞碎片影响血小板计数,同时,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血液分析仪无法辨认微小气泡,被误认为细胞成分,使其数值增加。
3.1.5 非病理因素 血细胞计数不仅受到病理性因素的影响,很多非病理性因素也会导致各参数发生改变。如妊娠的妇女,其白细胞总数升高明显,又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降低。长期大量吸烟人员其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
3.1.6标本放置时间 血细胞检测必须及时,一般要求4小时内检测完毕。临床上会存在各种因素导致血细胞检测时间推迟,如晚上快下班时仪器已清洗关闭,再来的标本只能放到第二天,此时,血标本需要搁置超过4小时,导致细胞分层现象的发生,因分层的细胞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会出现层微环境,各层的渗透压和PH值发生变化,导致检测分析时MCV、MPV等增大。若放置超过24小时,部分红细胞破裂,还会导致红细胞计数和HCT减少,血小板计数降低;另外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均受到影响,其散点图异常。
3.1.7血液细胞分析仪因素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状态直接决定血细胞分析的结果准确性!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其周边环境要求较高,另外应远离放射、核磁、离心机等医疗设备,防止电信号,震动等产生的干扰。为了确保检测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每天应用定值质检物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另外必须做好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定期保养。
3.2 影响血细胞分析结果因素的处理
针对影响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各因素,需采取一定的处理方法。①改善环境因素: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②加强人工采血的技能,确保一次性采血成功率。③使用标准化生产的一次性采血试管时,也应按要求控制好采血量,并及时混匀,以免血液抗凝不充分。④采集血标本时,应尽量让血液自然流出,避免用力挤压,摇匀时要用力适当,避免溶血或气泡产生。⑤加强婚检前宣教,劝其戒烟。遇到采血时精神太过紧张的,应耐心安抚劝慰。⑥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检测,尽量不要放置太长时间。⑦严格管理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及其保养,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仪器出现异常报警时要及时分析处理,必要时显微镜检查核实。
综上所述,影响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因素众多,需引起重视,正确分析各因素并予以处理,为婚检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振玲.血细胞分析仪在血液分析检测中干扰因素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109-110.
[2] 沈怡敏,蒋敏,刘冬梅等.82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75-1476.
论文作者:仇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1
标签:血细胞论文; 因素论文; 婚检论文; 标本论文; 血液论文; 细胞论文; 分析仪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