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板块”及其动力源的形成与演化研究_城市经济论文

区域“板块”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动力源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板块论文,规律论文,区域论文,力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9.9;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4)02-0001-05

1 区域板块的基本涵义和作用

区域板块是各国各地区由于长期的历史开发逐步形成的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城镇密布、交通联系密切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如美国的大西洋沿岸经济发达区、五大湖城市密集区,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日本的京阪神大都市圈等等。其最主要的地域特征是:以1~2个具有国际意义和国家级特大城市为核心,并有相类似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悠久的开发历史,组成一个巨大的城市群,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与信息交流,相对构成一个“地块”,成为国家现代化的前进基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区域板块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其辐射强度与功能越来越大。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彼得·霍尔(P.Hall)在杭州国际会议上(2002年10月)发表了重要演讲,他认为中国目前至少拥有2个经典性的特大城市区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提出这是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代表着真正的21世纪的城市范例。参加“2001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专家认为,板块经济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应放在2个地方: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一是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不久的将来,中国GDP增长的5成以上将产生在这2个地区。我们的理解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近似于区域板块,也是亚洲特大城市地区。这是一种新城市发展的形式,而且也是未来跨国规模经济发展新形式的空间表达。

我们认为,区域板块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历史作用,具有很广泛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从当代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实践分析,具有三大重要作用。第一,区域板块是一个地球表面的地域空间。经济开发、城市生长和生态网络建设均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不仅包括资源开发与配置、工业生产、城市形成、经济增长等物质实体的发展空间,而且包括科技、教育、信息、政策等非物质实体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区域板块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性的地域空间。第二,区域板块的形成是动态渐进的连续发展过程。它不仅包括新开发地区的发展,例如大上海的浦东开发和香港的新市镇(沙田、荃湾、屯门等)的开发建设,而且也包括许多老城区的改造、修复(Urban Renew)与完善(如上海浦西老城区的改造),涉及许多地区原有的道路网、干线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造,提高营运水平和管理水平[1]。这种区域板块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要使区域板块成为现代化的前进基地,还得十分注意这一板块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持续协调发展,包括生态平衡的良性化和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第三,区域板块从大地区而言,它是区域整体的一部分。从小地区而言,它又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单元,具有地域行政单元和区域发达空间的双重性。因此,它又是一个与相邻区域互动互进的联合协作发展过程,既包括区域内部多维连续与协调发展,又要考虑区域发展对相邻地区或更大区域发展的影响和联动效应。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正是基于区域发展的这一特点[2]。

总之,区域板块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重要特性和历史作用,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其理论认识与规划实践越来越重要,将会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发挥巨大作用。彼德·霍尔把区域规划称为物质环境规划(Physical Planning)或空间规划。波兰科学院院士Peter Zaremba认为,区域规划作为整体物质规划“是门建筑在科学原则基础上的组织空间的艺术,是一种恢复空间秩序、保证形成使人满意的美的环境和通过技术的措施创造新的价值的实用艺术”[3]。这也正是区域板块规划设计所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

2 区域板块的集结和扩散规律

区域板块现象由于城市的集中性、经济性、社会性的存在,使之区域空间产生集聚作用。表现在区域内重要的交通干线、高速公路、高级公路和水网的集结,构成枢纽,形成高密度的人流、货流以及信息流现象,并在区域内部的城市集聚。

不少学者在研究区域空间集聚现象时,都提到区域空间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及相互依存性。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初,随着原材料开发以及来自欧洲的劳动力和资本在美国东北部的集中,使这一带成为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地带(工业走廊、城市化发达区),推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因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国板块核心区。核心区形成后,由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人口集聚越来越多,集中分布在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等城市区域,大部分都是来自欧洲、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北欧的移民,使得这块地区与美国其他地区对比更加强烈[4]。结果,美国东北部沿海一带形成若干个大城市和许多中小城镇,在北大西洋沿岸密集分布,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群地带和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区域,宛如比较严密的板块结构。

日本城市地理学家山田浩之研究了日本东京大都市区域和京阪神地区之后,对这种城市密集地区(类似于区域板块)概括出3种“区域—城市”的本质特征:(1)密集性,大量的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布局。(2)经济性,非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性以及非农业经济活动的集聚。(3)社会性,即城市区域中人与人的交往活动、社会交流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明显区别于农村[5]。作为仅次于东京圈的日本第二大都市圈,关西都市圈的产业发展依赖于它具有的独特区域优势:适中的地理区位是日本东西部地区相互交流、经贸交往的必经之地,易于吸收各地区优势而集于一体,还有悠久的历史基础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发达的对外交通等等。

区域性城市集中化现象,都是区域空间经济性与社会性相互交融的结果,现代化的区域性交通设施加速了这一集中化的过程。尤其是区域空间的集聚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也可能是集中居住的居民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出现了社会的竞争性与市场的“袭夺”现象,吸引人流、物流,形成了区域城市集聚。因此,集中化既表现为“进入大城市的人口比例的增加,也表现为一个城市社区的工厂和居民点集中于一个紧密的团块”[6],而不是稀疏地散布于大都市地区。这一地区的团块现象具有3个明显的地区空间特征,即集中过程,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

区域集中到一定程度又会产生分散。这种分散性是在人口的集中、工业的集聚和城市区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7]。尤其是大城市地区,人口、经济密度和生态环境问题超越一定的容量后,会形成一个“门槛”,区域空间内主要城市增长率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乡村地区、中小城市、城市边缘地区稳步增长,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分散过程”或“逆城市化”现象。在扩散规律的支配下,城市地区呈跳跃式空间生长,形成围绕城市中心区的卫星城、工业镇或卧城飞地式的点状集聚,这类城镇空间形态在20世纪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的浪潮中产生并得到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地区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推动阶段,许多地区城市人口正在集聚,工业化水平提高,市政设施正在完善。但有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工业项目过多,产生许多交通问题和环境质量下降,因此,不少大城市出现了城市扩散、分散过程[8]。例如,上海通过浦东开发、浦西老市区的改造,老城区已有100万人口向外疏散,郊区城市化现象正在出现。但目前人口还是过度集中在老城区。交通仍然比较拥挤,生态环境并不理想。因此,市政府提出要有机疏散市区人口、产业和房地产业等,要在上海郊区建设9个重点中心镇,提高整个上海地区(区域板块)的环境质量和城市化水平。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即是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比较完善的时期,区域板块的集结和扩散规律也就比较明显。国外对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已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例如均衡与非均衡发展论、发展阶段论和边缘—核心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转型发展理论等等。从发达国家与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3条比较显著的规律性。(1)工业集聚与城市的集中化过程存在着客观经济规律。能动与强弱的制约,逐步形成地区的发展中心(第一增长城市),起到规模等级与强磁力系统核心的作用,其他次一级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受制于第一增长中心的吸引力的影响(姚士谋,陈振光,1998)。(2)区域开发程度达到高度发达水平时,区域核心城市与其他次级中心城市开始在区域板块中分化,表现出区域实力的溢出效应、分化效应与扩散化效应,形成了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大都市扩展规律,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内大都市郊区边缘地区城镇化现象(郊区化)。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大城市的有机疏散规律在起作用(崔功豪,周一星等,1996)。(3)地区空间演化规律必须遵循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律。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板块等),如果城镇人口过度集中,超大城市地区过度开发,耗尽与破坏附近地区的水土资源,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生态环境系统受到干扰破坏,那么这一地区将付出几代人都难以修复的沉重代价。

3 区域板块形成发展的动力源

上述分析可见,区域板块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犹如生物群落,需要一定的内外动力的强力支撑。总体看,区域板块发展既得益于自然条件、优惠政策、灵活机制等软硬环境动力,又得益于枢纽经济带来的外在动力,其内部的竞争和合作所形成的内生动力则是其动力之本。多种动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等级结构明显的综合动力系统,它们组合得当、配合默契、运转有序,共同推动区域板块的健康发展(图1)。

图1 区域板块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图示

Fig.1 Power source of region plate in the course of forming and developing

3.1 软硬环境条件——始发动力

3.1.1 良好同质的自然基础。自然界是区域板块形成的载体。在技术进步未能完全改变自然格局的今天,地质、地形、水文、资源等对区域板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如高寒、沙漠等不适合人类活动的区域,即使个别地方能够形成大城市(如拉斯维加斯),也难以成长为区域板块。而在像长江中下游平原、美国东部沿海以及西欧等地区,由于具有较为一致且适宜的生产居住条件和丰富的土地等资源,在农业社会就已人口密集,生产力相对发达,这为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形成区域板块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3.1.2 优越的区位因素。区位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的空间和经济联系,决定着区域参与国际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程度,对于现阶段区域板块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诸侯割据的战国年代,得益于封闭的地理位置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四川成为天府之国。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形势的稳定,其封闭的地形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长江三角洲由于位居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中国经济发展的沿海主轴线和长江流域经济体的龙头位置,理所当然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区域板块。更重要是,现代区位为区域板块的形成创造了发展轴线,如巴黎沿塞纳河南北两岸两条发展轴线,上海沿江和沿海轴线,这些轴线有力地加强了区内不同经济体的联系。

3.1.3 有利的政治因素。政治反映经济,高层动力必然反映基层动力[9]。由于我国行政中心的辐合效用,一般首先在区域行政中心形成区域板块的极核。国家政策也对区域板块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东部沿海实行政策和资金倾斜,使其获得了经济发展和吸收外资的特殊政治条件,造就了强大的先发优势,再加上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旧的体制形成屏蔽,区域经济率先发展,为区域板块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3.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形势。全球化进程带来区域板块的新动力。二战后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通过资本、人力和技术的流动以及跨国企业的国际分支机构,跨越国界的生产和市场体系正在形成和建立,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在全球形成了不同尺度的区域板块,小的如美国的波士华地区,大的如整个西欧经济板块。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等,在外资的推动下,区域内部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在不断深化,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区域板块。

3.2 区域内部竞争与协调——内生动力

3.2.1 增长极的集聚和辐射作用。20世纪是城市大规模发展的时期,特大型、大型城市进一步成为主导区域全面发展的关键。中心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通过磁力线强烈地吸引着区内的经济体,使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使整个辐射区域在磁力的长期作用下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有序配置和产业的合理分工。主要的世界性大都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各自区域板块的辐射与协调功能日益突出。香港是中国东南部的次级世界城市,其区域影响力整合了珠江三角洲。上海的辐射作用对于苏、锡、常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经济结构的提升,上海工业向其周边扩散,这不仅是整厂或部分车间的有形扩散,还有资本、技术的无形扩散,这种扩散加强了长江三角洲板块的联系,促进了整个板块经济的发展。

3.2.2 利益共享。区域板块凝聚的最大内在动力是共同利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区域集聚,通过互补、替代、共生、共用,能够产生最大的集约化规模效益,在搏奕中实现“多赢”。区域合作被认为是当前解决大城市人口拥挤、生态恶化的有效途径。只有跳出点的束缚,在区域角度考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人口与资源配置,才能为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提供方案。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扩张效应,才能真正实现板块内部经济体的共同繁荣。刘连银、周方涛提出的旅游产业“区域性大板块”模式[10]也印证了这一点。从这方面说,区域板块形成是自觉与自发的耦合。

3.2.3 创新动力。贾亚男把区域创新环境分为4个子系统[11],实际上科技创新是区域板块整体发展的核心动力,不仅带来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而且由于科技创新带来的时空转变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内部的关系。例如,随着磁悬浮城际列车建设、家庭轿车普及等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就有可能工作在上海,生活在南京、杭州、无锡,板块中心范围会增大,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紧密。管理创新可促进由决策、实施、监督和反馈等职能构成的相互约束管理系统的形成,具有整合和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并提高其效率、降低区域内部交易成本、发挥科技创新之功效,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体制创新则为区域板块的深层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制度动力。

3.2.4 城市化推进。城市化尽管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但它是板块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区域板块往往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在区域内部形成开放的、互动的、网络状的都市连绵区格局,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紧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一方面促进了整个板块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时也增强了作为板块整体的竞争能力。

3.3 枢纽经济——外生动力

经济板块是个开放的市场,利用其发达的交通体系和现代化通讯网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枢纽经济结节点。它不仅开放商品市场,而且开放服务、资金、劳动力、技术、房地产及信息市场等[12]。这个枢纽不仅关系到区内各经济体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利用其枢纽功能实现与广大腹地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互换,实现与国内外板块的竞争和合作,带来区域发展所必须的物质、信息、资金和人才等有利负熵,保持区域板块的生机和活力。例如,背靠祖国内地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在香港几次经济转型遭遇险象之时,作为支撑的大陆腹地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3.3.1 物质流。板块作为枢纽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物质的交流和交换。一方面是与腹地的垂直交换,区域板块作为经济中心不断向广大腹地提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商品,同时获得食品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另一方面,与国内外板块之间进行着水平和垂直的双向交流,获得发展的技术和方向。同时,区域板块还具有物质的中转地功能,如香港、上海港口的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商品进出中国的主要通道。区域板块在物质流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自身需要,而且获取了额外的发展能量。

3.3.2 信息流。当前经济分为物质经济和信息经济,及时获取信息是发展物质经济的关键。美国计划用20年时间建造的信息高速公路,可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0%~40%,国民生产总值(GNP)增加3000亿美元,并提供不少于50万个就业机会,减少交通流量30%~40%[13]。区域板块能够利用先进的网络和创新能力,及时获取信息,抓住发展的机遇,并创造信息,将信息向其腹地传播扩散。同时,信息流也是世界范围区域板块进行高层次交流的重要方式。

3.3.3 资金流。在现代社会,资金比其它生产要素更为重要。区域板块由于较高的投入产出已成为资金的高地,纽约、东京、伦敦正是依靠金融功能控制着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外资无疑对流入地区的各种结构均产生作用。深圳从20年前的小渔村一跃发展成为拥有2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正是外资带动的结果。近年来,整个珠江三角洲、福(州)厦(门)经济发展带也遵循了这一发展模式,对其经济结构和空间变化影响显著,已由改革开放前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为全国五大城市密集群之一,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板块。

3.3.4 人才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人才与人力的流向不均衡。一般是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农村流向城市,板块腹地流向板块核心,区域板块坐享广大腹地的人才供给。人才流带来信息流、知识流,人才的集聚推动区域的创新,促进区域板块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区域板块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发展,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国家竞争,实际上就是区域板块之间的竞争。区域板块通过其强有力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新世纪初我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板块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将会出现更多的区域板块这种新型的经济空间表达形式,共同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前进基地,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收稿日期:2003-03-24;修回日期:2003-12-20

标签:;  ;  ;  ;  ;  

区域“板块”及其动力源的形成与演化研究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