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_余娟 唐翔

太极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_余娟 唐翔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关注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企业文化,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如太极文化。太极文化中有许多思想与理念被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太极文化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供了指导意见。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太极就是人心或企业的文化核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能力的提升,犹如太极拳基本功法的训练,可对提高企业的自主经营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太极;太极拳

一、引言

太极最初出现在《庄子》里,后面出现于《易传》。庄子之后,后世人根据相关的论述逐渐形成了太极的一些理念,以此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太极的观念对企业进行管理可以极大限度发挥人、团队的能动性,真正地实现人性化和人治管理。

太极拳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无论是其练习修养方法,还是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其技击思想,都深深地刻着道家的思想痕迹和人文主义精神,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太极拳的奥妙始终贯穿于我们现实生活、工作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特别是内正外圆的根基讲述着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内在的原则,如逆向思维、舍己从人、顺势而为,从头脑武装自己。企业家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回归到虚无,即无为而治,不用管理,随心所欲。当然,无为而治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比如企业具备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实用的运作体系,拥有高效领导力的管理团队,建立了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等。

现代管理,力在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在企业的激励制度以及科学的组织结构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做出好的业绩。这样的管理就会变得简单而有效率,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二、太极简介

太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主要继承自《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易经中用来表达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整体状态,是描述任何一种事物的整体状态的一种方法,易经上称为“象”,当然太极也是易经最大的“象”。总言之,易经中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体,统称为太极。后世演化出各种哲学意义都离不开这个范畴。

不可否认,太极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名词。有人说太极是天地万物未出现时,宇宙混沌的一种状态;有人说万物都是从太极中发展而来;更有人说太极是万物演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从无极、太初、太始、太素、太质再到太极,说明物质产生的过程。太极,是对这个二元世界的总认识——阴和阳,体现在我们这个层次的宇宙中所有的方面。所有事物都有两种性质,两者互相对立,但又互相包含。这是哲学上的对立与统一,实际上也体现了整个宇宙无限循环的大结构。

(一)太极的起源

古老的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是太极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原黄河北岸,有一个古老而偏僻的村庄——陈家沟。自陈王廷创编了太极拳,陈家沟人练拳已蔚然成风,后经河北永年广平府人杨露禅带入京城,为端王府王爷所倚重,一时王公贵戚、士大夫之流皆从之学,太极拳得以名扬天下。关于太极拳的起源,说法不一,存在以下几种:

1.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的“三世七”,传言有三十七式且拳法不分先后;2.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的“内家拳”;3.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4.明朝(公元1644—1911年)王宗岳也是内家拳名家;5.陈式太极拳。

(二)太极的根本法则及人格化特征

太极拳的根本法则是阴阳之道,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拳的八大人格特征是太极文化的灵魂,是支撑太极文化的重要因素,缺少了太极人格因素,太极文化也将不复存在,只剩下僵硬的太极拳招式与毫无意义的肢体动作。

(三)太极拳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其实练太极拳也有三重天,用当下比较流行的“互联网+”的概念来说,就是太极1.0、,2.0和3.0,如下。

太极1.0版是运动:它属于体育的范畴,和其它运动门类一样,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远离疾病。太极2.0版是养生:它属于大健康的范畴,太极拳对于管理脊柱、三高和改善睡眠有着显著的疗效。太极3.0版是思维:它属于文化的范畴,太极思维来源于《易经》,易有太极,后生两仪,《易经》有多深,太极拳就有多难,所以说它是一门洁静精微的艺术,太极拳是太极思维在拳术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当它跟人本身的交集越多,就越密不可分。

三、企业中的太极管理理念

(一)从头脑开始,天人合一

学拳首重明理,最忌盲修瞎练,白白流汗终无成。只有正确地理解拳理,在头脑中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练习中又不违背层次性,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功夫才能逐渐小成——中成——大成。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清华EMBA课堂上发表了题为“企业家精神与未来”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马云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要成功,靠情商;一个人要不败,靠智商。对于一个老板而言,要成功,绝大部分要有三个商,第一情商(EQ),第二智商(IQ),这两个之外,还有一个爱商,大爱之商。这三个商合在一起,你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对于企业管理而言,真正的管理是管理人性,佛家思想讲究人与心之间配合,如果公司长到一定程度,你不懂得儒家思想的组织体系建设,你没有机会能够持久。另外,企业家如果出去做生意,碰到竞争,火气就特别大,恨不得把竞争对手按到马桶里,你是做不长久的。

相应地,太极拳要求静,即心静。如何做到心静?首先要做到出世,即脱离世俗社会,远离尘世间的烦恼和浮躁。太极拳起式前要求自然放松,自然站立,不可以用力。要做到没有杂念,没有任何思考,把自己当作空气,当作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出世入静的最高效果,即“天人合一”。起式后也要放松、心静,让自己的动作和自然界的运动一样,曲伸开合,虚实阴阳,井然有序。

现代企业家,每天都需要经营自己的公司,陷入具体的甚至繁琐的事物中。人是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管理企业,更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员工、下属和合作伙伴,甚至要学会和自己相处。管理需要沟通,需要解决困难和挑战,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透支自己的精力去为这个公司或者事业操心,以求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最低要求也是持续经营。所以,管理者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面对繁杂的事情,几乎没有时间可以脱离尘世的烦恼,静下来思考一下无关事业的问题,比如辛苦打拼的意义何在?如何家庭和事业都兼顾?自己最初开创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背离?怎样做到最大程度的满意,家人、自己、社会的满意度?管理者基本上处于“入世容易、出世困难”的状态。太极拳所要求的心静,专注地打拳,可以理解为一种忘我的境界,刹那间,周围的任何事物与你无关,你也不必在想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其实,反倒会豁然开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企业文化是内劲

十九大讲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点,文化自信是基于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几乎每个国家企业,只要是企业,都有强大的文化作为背景。而文化的根源是跟宗教、信仰是有关的。什么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今天来讲,我们当然可以学日本、韩国、欧美。人家是有根基的,欧美这套体系是有基本的基督教的文化。以色列企业有自己的文化,日本的企业也是有自己的文化,中国企业必须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根基。

(三)阴阳平衡的管理思想

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角度看,太极文化的内涵中也包含了人体“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和谐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理念。但太极图中阴阳鱼合抱,又揭示了太极中阴阳对立互补、阴阳平衡的原理。太极图有两条首尾相接、黑白两色的阴阳鱼组成,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是一幅简约而不简单的佳作,曾被西方著名学者贡布里希誉为“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太极图的构图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观点,“一阴一阳之为道也”。阴阳结合是孕育宇宙万物的根本,因此阴阳无处不在,“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动为阳,静为阴,正为阳,邪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完美的事物离不开阴阳的结合,万事万物都遵循对立互补,此消彼长的规律,相互证明彼此存在的价值,因此矛盾事物才能发展。

(四)逆向思维

太极大家并不陌生,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是不解,这套慢悠悠的拳术何以御敌?又怎样四两拨千斤?它如何指导企业管理实践?非松、柔、慢莫属,理解了松、柔、慢,自然就懂得了太极。刚、猛、快只是太极的像,松、柔、慢才是太极之本,这就是为什么练太极一开始要从松、柔、慢入手,反者道之动。

(五)舍己从人,顺势而为

舍,即舍弃;从者,依顺也。“舍己从人”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文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此处的“舍己从人”并不是放弃自己的主张,其涵义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为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让自己始终保持内在的虚灵和开放的状态,做到阳明子所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说的是人的认知活动中“心”是“感”,“物”是“应”,认识万物要遵循万物所造之理。因此,“舍己从人”中的“舍己”是“心无体”,所谓“从人”是感应他人,顺势而为,达到遂通。

太极拳在技击的应用上,舍己从人是主要原则,有舍才有得,以退为进。太极推手是学习舍己从人的重要手段,舍己从人又是学习推手必遵的方法,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舍己从人,不双重,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练拳者运用太极规律,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养成顺势借力和自然而为的习惯。

企业形象的确立,永续经营的生命力,不能只靠一两个强人,而是要依靠每一个员工。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需要洞察全局,把握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从而达到“顺势借力、舍己从人”的境界。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必然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像一股绳一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六)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太极拳理不仅体现在拳架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太极推手上面,即和对手的博弈上面。太极拳理最讲求用意不用力、全身放松,进而做到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太极拳的柔软,建立在放松的基础上,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达到。李雅轩指出,太极拳之刚柔相济是说在技击中忽刚忽柔,要轻则百无所有,要重则无坚不摧,这是虚实变化、刚柔轻重互化的意思。

高境界的企业管理,几乎没有硬绑绑的行政命令,它靠的是柔弹性的控制,所以优秀的管理者不会让员工觉得他在管人。企业正常运转,管理者越轻松,说明其管理水平越高。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过度劳累,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积极主动而又富有效率。

四、结语

太极哲理与太极思维一样,高深莫测,需要细细揣摩。“太极”指导我们用系统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看问题不能只看到表象,而是透过问题看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里面蕴含着哲学辩证的思维,同时也包含着管理的艺术或者是策略,也许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管理问题,用传统文化的理念去思考,可能会豁然开朗。挖掘太极思维的深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管理问题,在动态环境中推演出新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太极拳除了可以增强体魄,还具有教化作用和观赏价值,哲学的思辨也在其中。如果管理者能从中参悟,把原本定性的文化搞成量化的模式,一点一点在企业管理中去体现,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利于其他企业借鉴,发展成自己的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

太极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合理的思路。但是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因为它既要求学习文化的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要求与时俱进,贴近企业现实问题,走出具有中国情境或者中国特色的企业道路。毕竟西方拥有代表性的西方管理模式,日本有出名的“丰田模式”,中国若是能依据传统文化,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会促进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丹.从太极文化中透视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之道[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5:167-168.

[2]陈倩,龚茂富,艾泽秀.利用武术太极文化资源促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太极蓉城”为例[J].中华武术(研究),2017,609:55-60.

[3]王静,杨博文,冯明亮.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05:91-92.

[4]杨雯茜.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现代商业,2014,18:207-208.

[5]谢思旺.太极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会计师,2014,17:51-52.

[6]罗君名.太极思维及其经济管理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8:233-235.

[7]王占锋,CFP.马云和他的“太极梦”[J].企业观察家,2013,04:40-42.

[8]齐善鸿.太极文化:如何打通企业死穴?[J].中外管理,2013,07:96-97.

[9]张亚州,郑超.太极平衡网络视角下的企业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4:30.

[10]刘淮松.太极:共创辉煌[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1,Z3:62.

[11]何星杭.联系胜任力理论谈管理中的“太极思维”[J].老区建设,2009,02:21-22.

[12]曾权清.源古通今——太极图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206:65-67.

[13]黄津孚.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现代化中再现活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24-27.

[14]布和.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启示[J].内蒙古统计,2007,06:67.

[15]唐琳.朱震太极观的哲学内涵与历史影响[J].孔子研究,2007,02:69-74.

[16]唐明邦.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周易》的治国理财之道[J].孔子研究,1993,04:20-23+54.

[17]陈德述.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探索[J].中华文化论坛,1997,01:106-108.

[18]罗永久.从改制到上市太极十年磨一剑[J].中关村,2010,06:48-50.

[19]杨宏生.太极凭什么撬动资本市场[J].中国商界,2003,04:43-46.

作者简介:余娟(1993-),女,云南省曲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创业创新;

唐翔(1993-),男,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创业创新。

论文作者:余娟 唐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太极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_余娟 唐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