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互联网+”所说的就是在创新2.0下发展而成的新形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的新的实践结果,在其推动下,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演变。互联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互联网+电力企业也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将其二者加和。它代表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将二者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从而创新出一种新形态,进一步地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
一、“互联网+电力营销”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智慧性服务体系的建设必将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具备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运行成本低、信息实效强等优势,在电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完善的服务模式。随着用户市场的个性化发展,搭建起智慧型的服务体系,对于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服务,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化的营销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电力用户要不断的强化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二、电力营销服务创新现存的问题
2.1电力营销管理机制有待强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求电力部门应逐步建立起科学化和标准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以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快速且高效的营销服务。但是,就目前的电力营销模式来看,其操作过程仍偏向复杂化,操作环节也缺乏灵活性和快速性,环节过多,操作占用时长等问题存在。此外,电力营销管理机制也缺乏完善性,在处理用户业务档案与资料上缺乏有效性,导致电力营销业务难以充分开展。
2.2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一旦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受到侵害,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营销数据错误、数据丢失或数据被篡改等使数据失真,有可能造成营销系统数据的泄露。
三、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创新的策略
3.1构建营销服务体系,借助移动互联网把握市场
营销服务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营销服务活动是否能取得成功,并充分发挥营销效果。而为了能取得有效的营销服务,还必须加强与市场的联系,立足市场发展需求,逐步提升营销服务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电力企业应把握好市场,将客户服务作为发展导向,综合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将云计算技术等切实应用电力营销中,展开线上线下营销互动,履行差异化客户服务,以实现人性化服务目标。互联网+的背景下显然为电力营销服务活动开展提供了多种渠道,电力可借助移动互联网积极展开市场调研,深入分析,以找寻电力营销服务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更新并调整营销服务体系,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营销服务活动的有效性。
3.2全面推行远程预付费用电管理系统
借助远程预付费用管理系统,可以轻松实现计算机远程集中抄表、远程和本地充值等服务。经过银电联网可以随时随地的完成收费过程,促进电力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步伐。远程预付费用电管理系统还可对电能表实时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测,有效防止偷漏电现象,减少电能损失。还可以自动进行负荷控制,杜绝过负荷引起的电能表烧毁,同时还可以避免大容量客户不执行分时电价的现象。预付费也是智能付费,是电力ERP中的一部分,也是农网改造升级中的重要部分,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自动化管理的最后一步,为电力企业减员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拓宽服务渠道,加快业务转型升级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电力营销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电力营销”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延伸和拓宽服务渠道,促进服务业务的转型升级,以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优质,更加快捷,更加智能的供电服务。所谓的拓宽服务渠道,指的就是打破传统单一的营业厅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来实现用户对于用电需求的业务办理,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各大网络运行商进行合作,此外,电力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掌上电力APP等移动客户端等方式,来实现电子服务渠道的建立与运行;所谓的业务转型,这个是建立在电子服务渠道之上的,通过电子服务渠道的建立,相关供电企业应结合电子服务渠道开展新的业务类型,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快供电业务的升级和转型,还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4建设科学高效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电网公司已经形成的骨干网络及安全的互联网接口,将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虚拟营业大厅、实体服务大厅、银行及客户串联起来,可以实现与电力客户联络服务中心、银行收费系统、电力客户现场管理系统的集成,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提升了服务的效率,还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5结合实际,实现精准营销
在“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下,供电企业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结合客户实际的用电信息,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精准的营销,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营销水平。例如针对某小区制定出最合适的用电方案,引导客户积极的配合电力公司,从而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智能互动用电服务创新体系,将推动电网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到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从管理向运营的机制转变、从单一向多元的服务转变,实现市场营销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渠道运营能力、资源协同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成功塑造“安全、便捷、智能”的电力服务品牌。
四、结语
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电力服务营销的模式已然成为主流,被重视的程度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使得传统的电力服务营销模式已经逐步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正是因为这样,为了使得电力行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将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是势在必行,将互联网技术与电力行业进行一个有机地结合,从而衍生出互联网+的电力服务营销模式这样一个新形态,能够提供给客户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张纪杰.“互联网+电力营销”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感知度[J].农电管理,2018(10):38.
[2]朱江.对“互联网+营销”的启示[J].农电管理,2018(10):43.
[3]杜雅静.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服务策略[J].农村电工,2018(10):11.
[4]梁波,高宁,谢磊.“互联网+电力营销”建设应用解读[J].农村电工.2017(04)
[5]王贵宾.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02)
[6]黄克,陈周洁.“互联网+”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
作者介绍:
黄莺(1983.02.08-);女;汉;福建省泉州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德化分公司。
陈巧玲(1984.10.23-);女;汉;福建省泉州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德化分公司。
论文作者:黄莺,陈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互联网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渠道论文; 客户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用户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