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造板可持续发展体系_环境保护论文

面向21世纪,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人造板工业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体系论文,人造板论文,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文内详细介绍了我国人造板工业40多年来的成就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了中国人造板工业2010年的发展方针和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人造板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

1 我国人造板工业的成就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人造板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在原料的利用方面,除以木材为主外,还发展到竹材和非木材植物纤维,形成原料的多元化,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产品种类方面,除胶合板外,还可以生产硬质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和装饰用的各种贴面板。在产品数量方面,除胶合板外,其他人造板亦可满足国内需求。1994年我国的人造板总产量已达664.72万m的3次方[1],仅次于美国、印度尼西亚、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五位。在产品质量方面,由于广泛采用各种合成树脂和大量引进成套加工设备,各种人造板均有明显提高。在技术装备方面,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国产设备已有相当程度的提高,有些已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综观我国人造板工业40多年来的发展(见表1)可以认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人造板工业体系。

我国人造板工业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3]。

1.1 原料问题

首先是胶合板用材严重短缺。国内天然林大径材资源经过多年的过度消耗,现已出现严重危机。依靠进口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允许出口原木的国家越来越少。至于使用人工速生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圆木径级小,质量差,在生产技术上亦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

其次是城市大中型国有企业木材原料严重短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以后,城市木工企业所需原料要通过市场自行采购。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大中型木工企业普遍无法获得质优价廉的木材原料。

表1 1951~1994年中国人造板生产的发展[2]

1.2 产品结构问题

产品结构取决于资源情况和市场的需求,而我国现有的人造板产品在品种、规格和深加工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在品种方面,一是市场滞销的湿法硬质纤维板所占比重仍比较大,1994年在人造板总产量中约占1/4;二是市场需求旺盛的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产量相对较低,尤其是中密度纤维板只占6%左右;三是结构型板和室外用板产量甚微。

在规格方面,三板普遍存在着大路货(普通货)多,专用板少;小规格板多,大幅面板少。

在深加工方面,二次加工产品所占比重小。这不仅有碍扩大产品的使用领域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1.3 产品质量问题[4]

首先是产品合格率普遍较低。1989~1994年国家人造板质量检测中心曾对300多家胶合板厂进行产品质量检验,仅外形尺寸不合格的即占20%左右。林业部于1993年下半年曾组织对全国250家刨花板厂进行统检,在实际抽到样品的174个厂中,各项产品指标全合格的只有44个厂,合格率仅为25%。至于硬质纤维板,国家技术监督局亦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进行过抽查,第一次产品合格率只有48.4%,第二次为73.3%(仅限于二、三等产品)。

其次是产品质量标准不齐全,定标速度落后于新产品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制定的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主要是通用产品标准,专用产品标准少。当一些新产品开发出来并送交质量检验时,往往只能参考企业标准或参照普通标准检测,因此降低了检测水准和作用。

第三是我国现行的某些标准依然低于国际水平。如我国现行的中密度纤维板标准规定产品厚度差允许范围为±0.25~0.35mm,游离甲醛释放量为70mg/100g板,而美国标准则分别规定为±0.125mm和<20mg/g板。

1.4 生产规模和布局问题

由于宏观失控,在很多地区已出现了盲目大发展的局面,而胶合板生产更较突出。据介绍,仅在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就有集体和个体胶合板生产点216家,但年产胶合板却仅有4.5万m的3次方[5]。在福建省的一些县和其他省区也存在着类似情况。

我国人造板工业的生产布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本着“山上砍树,山下加工”的原则逐渐形成的,结果导致主要生产能力过度集中在销区城市。至今销区城市的生产能力依然大大超过产区,由于原料不足,价格不断上涨,造成过剩生产能力闲置和生产严重亏损。在产品结构上也存在布局不合理问题。销区城市的人造板企业和产区企业的产品基本雷同,有些城市企业的产品质量甚至不及林区企业。

1.5 技术装备问题

一是总体水平低。我国大型骨干人造板企业大多采用引进设备,其中除个别企业最新引进具有90年代水平的成套设备外,大多数企业引进的成套设备一般只相当于国外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水平,其工艺和技术水平大约比国际最新水平落后10~15年。至于大量的中、小企业,目前仍以国产设备为主,其中绝大多数采用的工艺和技术大致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50~60年代水平,有些乡镇企业甚至还要低。二是重复和盲目引进现象严重。我国的刨花板成套设备至今已引进了40多条,现在又开始大量引进中密度纤维板设备。但各厂引进的设备,无论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上都相差无几,很多甚至同是一个外国公司的同样设备。三是自行设计开发能力低。我国国内一些人造板设备生产厂大多至今仍只能提供中、小型设备,而且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1.6 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人造板工业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水(特别是湿法纤维板厂)和烟尘的排放及胶粘剂游离甲醛和二次加工用涂料的有机溶剂的挥发和扩散等方面。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上述各种污染问题虽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和解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量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生产点对环境污染问题仍不够重视;已制定的一些防污标准指标相对比较低,与国际水准仍有一定差距。

1.7 贸易问题

我国的人造板贸易基本上是补缺性的单向进口贸易,出口量极少。而进口的人造板又以胶合板为主,单板次之,其他人造板进口量很小(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1993年我国进口各种人造板总额已达6.37亿美元,但出口只有3.618万美元,入超高达6亿多美元。

此外,由于人造板贸易是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致使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局部利益大量非法进口胶合板,且不择手段地将杂牌货和处理品输入国内。仅据上海口岸统计,在其1993年进口的43.8万立方米胶合板中,不合格产品就占57.8%。这种情况已严重影响到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并造成国家大量税金流失。

表2 1993年我国各种人造板的贸易情况

注:单板产量单位为万平方米。

1.8 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造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人造板行业实行的是多头管理和林工分离体制,至今仍无大的改变。作为主管部门之一的林业部亦因撤消原有的主管司局而大大削弱了管理职能。由于宏观管理的弱化已使全国人造板工业在产业政策制定、长远规划编制、发展目标确立、各项政府法规的制定和监督实施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当前,我国的国有人造板工业企业,除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外,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地处销区城市的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多,如原料供应、资金筹措、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平等竞争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

2 2010年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设想

2.1 2010年木材供给和需求分析

我国是个少林国家,尤其是用材林资源,因长期过度消耗,已出现严重危机,根据《我国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组的预测,我国用材林中近成过熟林的蓄积量将由1993年的19.63亿m的3次方减至2010年的8.75亿m的3次方,其在全部用材林中所占比重亦将由33.5%降至15.1%。因此,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仅仍将面临木材总量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还存在着因大径材严重缺乏所造成的结构性矛盾。根据《林产品市场预测》课题组的分析,如果2000年和2010年的采伐限额分别达到3.5亿m的3次方和4亿m的3次方,并且非生产性消耗保持在1-992年水平(10432万m的3次方),则2000年和2010年可分别提供木材1.5亿m的3次方和1.8亿m的3次方。但是,如果非生产消耗相应增大,则届时的供材能力将只有1.39亿m的3次方和1.59m的3次方。该课题组还对全国2000年和2010年的木材总需求量进行了预测(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按消费结构法和国民生产总值法预测,我国2010年的生产建设用材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1.8亿m的3次方和2.3m的3次方,而届时我国工业用材的供应能力则只及1.59亿m的3次方(低水准)和1.8亿m的3次方(高水准)。如果我国工业用材供应能力可以达到高水准(1.8亿m的3次方),而木材需求量保持低水准时,则供需可以基本平衡;若木材需求量为高水准,则供需缺口将为5000万m的3次方。如果工业材供给量只及1.59亿m的3次方,则届时工业材缺口将分别为2200万m的3次方和7000万m的3次方。

表3 我国2000年和2010年的木材需求量预测

2.2 2010年人造板工业发展设想

2.2.1 发展方针

根据我国今后的森林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结构,未来15年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应在具有中国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遵循以下方针[6]:

(1)大力发展人造板工业,以代替相当一部分由大径材加工的产品(如胶合板、锯材和单板等);

(2)人造板工业所需原料逐渐由以采伐加工剩余物为主转向依靠人工速生林和小径材,并努力扩大非木材植物纤维资源(包括竹材和农业剩余物)的利用;

(3)产品结构应以非单板型人造板为主,在非单板型人造板中应优先发展刨花板(含定向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

(4)消费结构重点向建筑业(包括墙体、装修和模板用材)倾斜,同时保证家具、车船制造和包装用材;

(5)逐步加强对板材的合理利用,保护利用和回收再用;

(6)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

(7)生产布局将由以城市为主逐渐转向木材产区,实现林区产品以基材为主,大中城市以二次加工产品为重点的生产格局;

(8)生产规模实行大、中、小结合原则;地处或靠近产区,交通方便的城市可以适当发展10万m的3次方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具有一定资源的内陆大、中城市,一般应以建立中型企业(3~5万m的3次方)为主;经济滞后,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仍以建立小型企业(1万m的3次方/a)为主;

(9)生产设备以国产为主;

(10)实现人造板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基本平衡。

2.2.2发展目标

总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人造板工业体系,其主要标志是:

(1)具有稳定的原料(包括木材原料和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供应基地;

(2)产品在数量、质量、品种(胶合板除外)和规格等方面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3)实现技术装备国产化;

(4)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利用过程中达到国内外环保要求水准;

(5)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备的生产和管理体系。

具体目标是:

(1)人造板的总生产能力应达到1500~1800万m的3次方(至2000年预期可达1000万m的3次方),实际产量达到1200~1500万m的3次方;

(2)在人造板产品结构中,各板种的比重将由1994年的胶合板40%,纤维板30%,刨花板26%调整为刨花板30%,纤维板40%,胶合板30%;

(3)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应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4)实现设备国产化,除一些特殊的大型设备和主要备件外,国产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

(5)在人造板贸易方面,改变目前的单向补缺性贸易为双向调剂性贸易,通过扩大非单板型人造板出口实现贸易总量的基本平衡。

3 实现2010年人造板工业发展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我国现有的林产工业(含人造板工业)的多头管理体制是在实行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至今无大的改变。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制约了全国林产工业和人造板工业的发展,致使在长远规划的编制,发展目标的确定,产业政策和各项法规、制度的制定及监督实施,以及全国基本情况的掌握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宏观失控现象亦屡有发生。因此,改革管理体制和加强行业管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建议通过国务院明确规定林业部为全国林产工业行业的主管部门,并在林业部内相应恢复原有的主管林产工业的司局。

3.2 本着林工结合原则,建立可持续供应原料的木材生产基地

木材在今后仍将是发展我国人造板工业的最基本原料,同时亦将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和后备资源不足问题,国家通过直接和间接投入及国外贷款已营造了很多生态林,并兴建了一批速生工业人工林基地。在工业人工林建设方面,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营林和利用脱钩,造林目的不明确,在规划设计时未能将营林目的和经营措施与未来的工业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由此不仅会导致资金、土地资源和时间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严重影响营林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亏损,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二是重造林,轻管护。这种情况目前仍很普遍,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亦会造成功亏一篑的不良后果。三是在工业企业投资与营林部门(或集体)合作造林时,目前仍缺乏健全的法制保障体系,致使一些已投资造林的工业企业不能如期得到所需的工业原料,从而影响了工业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3.3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造板工业发展的投资、税收和外贸政策

为了迅速扩大森林资源,国家现已对营造工业用速生丰产林、中幼林抚育和林木种苗培育等营林产业实施了免税政策。但目前我国为人造板工业所制定和实施的投资政策(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政策性贷款)和税收政策等仍偏高和偏严,有必要作进一步调整。此外,为扭转我国林产品贸易严重失衡的状况,国家还应制定和实施鼓励非单板型人造板出口的优惠政策。

3.4 增加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人造板工业是资金和技术比较密集的现代化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但是,近10多年来我国人造板工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为了解决科研和开发经费的不足,建议国家计委、科委和林业部在制定全国科技攻关计划时,纳入人造板项目,因为这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仍是最主要的科研经费渠道。此外,也可考虑通过与外国公司或与国内生产企业联合方式建立合资或合营型的研究开发公司。为了解决研究成果及时向生产力转化问题,不仅要探讨和解决转化机制问题,最好是由国家集中投资建立人造板开发研究中心,由其专门负责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仿制及推广工作。

3.5 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的人造板工业企业,除少数经济效益较好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老企业)的处境都相当困难,有些甚至长期发不出工资,已濒临倒闭和破产的边缘。根据国家计委最近的调查,由于国家总体改革日益深化,目前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状况已逐渐上升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就全国人造板行业而言,我们认为,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转变经营机制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为此,建议中央主管部门尽快将“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提高全行业经济效益”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好。

收稿日期:1995-10-24

EstablishmentoftheSustainableWood-BasedPanelIndustrySyste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Facingthe21Century

WangKaiLingFengming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detailachievementofourindustryofthewood-basedpanelduringthepastmorethan40yearsandcurrentmainissue.Theguidingprincipleandgoaltoward2010ofChina'sindustrydevelopmentofthewood-basedpanelaswellasthemajormeasureforthemarealsodisc-ussed.

Mr.WangKai,SeniorEngineer(Professorlevel),ChineseA-cademyofForestry.

Mr.LinFengming,SeniorResearcher,Institute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formation,ChineseAcademyofForestry.

标签:;  ;  ;  

面向21世纪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造板可持续发展体系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