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梁磊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邓州市供电公司 河南邓州 474150)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电力系统也普遍的应用了智能技术。电力系统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结构层次多,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系数。虽然电力系统已经基本上实现自动化操作与控制,但是与智能化的熟练应用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深入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了我国的电力领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效率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情况下,能有效提高用电的质量,使得电力运行的精确化以及规范化目标有效实现。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当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对整体的电力系统发展就比较有利。

1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技术的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帮助电力系统实现其自动化发展,提高自动化水平,电力系统中包含了发电、调度和配电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是一个整体,因此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是将这三个部分作为基础进行的。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中最主要的就是智能技术,这项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也有着明显的体现。智能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它指的是通过利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仿照人工操作的形式进行优化和控制,这样能够促进控制水平更加高效,简单的说智能技术是能够实现对于人力的替代作用,甚至在个别问题上面的实际效果还会优于人工水平。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使用智能技术可以不断的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2.1应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提高自动化处理能力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是基于控制理论和人工神经理论而产生的智能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能够形成非线性结构,提高反应及处理能力。如图1所示,是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从中可以知道,网络神经控制系统具有更加快速的反应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动化的处理能力,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构建的常用技术。神经网络系统的控制能力强,并且具有非线性特点。因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构建的过程中,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隐层”的作用转换,将神经网络的控制处理能力进一步进行拓展,以更好的适应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与此同时,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分为三大结构体系,“输入层-隐层-输入层”的结构体系,实现了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特点,进而提高控制系统的处理能力,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结的构图

2.2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构建一个模糊模型对电力系统进行直接控制,这种技术的应用特点具有简单性、易操作性,在许多家用电气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例如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电饭煲、电风扇以及电磁炉等等,这些电器的运行过程都是一种模糊控制技术的体现,所以就实用方面来说,模糊控制技术是一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技术。而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较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许多变量问题,动态信息具有极高的模糊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就可以针对不具备精确性的系统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使电力系统能够模仿人类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模糊信息进行推测,使其能够转化成可靠的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3应用专家控制系统

专家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计算机对专家进行模拟,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于专家控制系统来说,其涉及的领域、专业、知识比较广,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解决问题的准确性,一般具有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的双重功能。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用专家控制系统对警戒状态进行判断、识别,为制定实施应急方案奠定基础。通过动态、静态监控的方式,专家控制系统对临界警戒状态进行识别,并且自动处理故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另外,在电力设备中,专家控制系统也可用于自动化操作、运转、监控等,可以说,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施行方面,专家控制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专家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具备丰富的专家知识。所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中,专家控制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专家控制系统仅用于解决一些简单、常见性问题。

2.4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通过对现代控制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后可以发现,线性最优控制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目前,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相关技术手段也越发成熟,部分电力专家已经提出借助最优励磁控制手段来进一步优化和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品质,以更好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远距离输电能力,因此在各大输电线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水轮发电机制动电阻所采用的最优控制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还应该更加清楚的意识到该技术只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使用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反而在其他环境中并不一定可以发挥其优势。因此,在选择该项技术之前,最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其使用效果。

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智能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科技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优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往往是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管理技术开始向不同领域发展,逐渐应用于系统工程,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使用智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电场的后续发展中,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动化技能,加强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的使用,促进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不断解决电气系统人工智能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控制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性能,进一步明确电机应用的内容。在技术主导的现代社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设计,提高电气自动化生产效率,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结语

本文针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说出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现状,然后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进行介绍,主要说出了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模糊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和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四方面的应用,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海峰,穆国东.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25.

[2]李志飞,朱凯.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13):35-36.

[3]张厚朝.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19):69-70.

[4]王叶麒.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04).

论文作者:梁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梁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