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三中学 250300
体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中学生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创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培养中学生体育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终身体育运动,至关重要。要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除要求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原理、技术和技能外,建立和增强体育意识对学生形成终身教育的兴趣和习惯具有决定意义。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体育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我国很多学者近年来也提出了这种观念,部分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生受益,已经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中学体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站,是学生接受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时期。因而,在中学阶段强化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和能力,突出奠基功能,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要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展了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要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学生具有了这些体育能力,就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根据自己的体能水平和生理状况,合理地安排运动项目和强度,并对自己的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医务监督和自我评估,使锻炼更科学并收效显著。
二、现在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因为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通过调查,约70%左右的人不会自主锻炼身体,并更不用说享受运动的乐趣了。
2.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基本上还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必须按老师教的做,学生稍有想法,便会招来一顿喝斥。教材是素质教育的教材,但教人还是原来的老先生,严重忽视了对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以及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过分强调“达标”及升学考试的体育测试项目,导致本来是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手段的体育,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傀儡。
三、体育能力培养的措施
1.改革体育教学,突出兴趣培养。要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对心理和智力也有益,体育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相互促进的,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教学的心理、娱乐和审美效应,大胆改革教材内容,增加一些简单易行、趣味性浓的运动项目,教学中贯穿快乐二字,以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教材安排应丰富多样,利用学生感受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必须从初中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抓起,做到课内外结合,发展他们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问题,扩大知识领域,增强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
2.体现终身教育的教学内容。终身体育能否最终实现,关键之一就在于各方面的客观条件都具备时,离校后的学生对体育的热爱程度,是否有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独自进行锻炼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了科学锻炼的内容方法要培养学生锻炼、养护身体的能力,如中华民族传统的武术及太极拳,具有群众基础的乒乓球、羽毛球运动,适应现代人生活的网球和健身球运动等。应压缩基础教材的时数和比重,增加教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使教学内容系统化、系列化,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加教材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来的质与量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在一节形神拳复习课上,为了更好地纠正学生形神拳存在的不到位动作,我让学生先自由结伴练习,然后再分四组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这时我一改以往教师一人说了算的点评,采取了让学生互评的方式:第一组同学接受检查时,由第二组同学担任评委,以十分制来打分,让学生对同学的动作准确、力度、到位分别进行评价。这一举措,使接受检查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担任评委的同学个个严肃认真。每次展示一结束,评委们纷纷对同伴的表现进行了客观的点评,别看他们是第一次担当评委重任,没有想到他们的点评那么准确到位而精彩,令我刮目相看。在这个无拘无束的空间中,学生大胆地想,自信地说,尽情地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论
1.体育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的需要,是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和人口素质的需要。所以,学校体育应充分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发展个性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新突破。
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主动精神,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不但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的使命,使体育教育、体育锻炼不再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以后就算结束,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身体是本钱,身体不行了,其他的也只能是空谈。所以在中学阶段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作者:卢宪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学校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