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论文_吴柯元,薛佳波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200

摘要:水环境治理工作在近些年得到广泛重视。。然而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人们盲目追求城市建设速度,侧重城市经济发展,不惜以破坏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正因如此,城市水环境日益恶化,虽引起了相关人员的注意,投入了大量人力等资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但是结果尚未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有必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积极探索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关键词:市政水环境;综合治理;策略

引言

水环境指围绕人群空间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生活和发展的水体,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监测结果,全国整个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约占整个地表水的10%。针对这些现状,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等。在水环境治理项目中,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与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基础薄弱以及全员参与程度不高是中国现行安全管理中的突出特点。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水利部2014-08-19第46号令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进行第1次修改,2017-12-22第49号令进行第2次修改,表明了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市政水环境现状问题

1.1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加之平原河网水流速度缓慢,河道水深较浅,河网的水环境容量有限,造成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功能区整体达标率偏低,2017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59.8%;内河大部分水功能区水污染物入河总量超过纳污能力,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水质型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区域性与结构性污染矛盾突出

有些城市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增长相对较快,局部地区区域性与结构性污染矛盾突出,导致城镇附近河道及部分区域水体污染加剧,局部地区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目前,部分区域内化工、电镀、钢丝绳等重污染工业企业的落后生产线未完成清洁化生产改造;工业企业布局不尽合理,不少工业企业分布在村镇一级,未集聚到工业园区,配套污染治理设施不到位;工业园区内低端落后的化工、纺织印染等企业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有待进一步从量到质的转变。

2市政水环境综合治理策略

2.1营造水下森林

所谓水下森林,主要是指以水中植物为主,建立一个和谐水下生态环境。水中植物生长中,将会对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进行有效分解,可在改善水环境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城市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为水下生物提供栖息地,可丰富河道种类。除此之外,水中植物生长中,相关人员可通过判断其生长情况,判断水质情况,水中植物生长良好时,水质呈现清水状态,可判断河道水质良好;反之,水中植物死亡,水质呈现浑浊状态,可判断河道水质差。因此,水下森林的营造,可提高河道水自净能力的同时,客观判断出河道水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河道营造水下森林时,需适当投放一些水生物,其主要目地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避免水中植物生长过于茂盛。

2.2培育食藻虫体

城市河道水环境之所以遭到严重污染,是因为生活废水与工业生产排出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元素,造成水体中氮磷元素超标,滋生了大量藻类。正因如此,城市河道水环境自净能力下降,并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基于这一认识,相关人员在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时,可从此切入,通过培育大量食藻虫体。食藻虫体的生长,将会限制阻止藻类植物的繁殖,给水中其他生物创造大量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水中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此可见,城市河道培育食藻虫有利于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并在一段时间之后,可促进水中其他植物的正常,恢复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践证明,食藻虫的培育,并不会产生物种侵害问题,符合国家河道治理安全标准。

2.3水环境大数据建设

为全面支撑水环境系统建设,需要构建成都市水环境大数据,融合局内各业务单位、区县环保局、其他政府部门、企业、网站等几十类不同来源数据。水环境大数据包括文本、表格等格式化数据,以及图片、视频、网页等非格式化数据,已汇聚数据约1TB,主要为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数据年增长约2TB,增长量主要是在线监测数据和视频图片数据,数据的总量和增长量是水系统持续升级建设的重要依据。

2.3.1水域污染物通量计算

为实时掌握指定区域水污染物产生和流通状况,系统设计了水域污染物通量计算功能。将水系图通过上下游关系进行抽象,监测点形成逻辑上相对出/入水关系,利用污染物因子、浓度、水流量等实时监测值可计算出指定水域的污染源通量。监测站点按行政区划进行空间属性划分,可快速的计算和显示出该区(市)县入境断面、控制断面和出境断面污染情况,如图1。

2.3.2水环境综合决策

利用水质监测因子实时值、趋势、同比、环比统计,以及河流水量、周边污染源、考核指标等数据,借助传统水质模型分析、大数据技术等手段,对监测点、河段、流域、区域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撑,如图2。

图2中显示成都出江铁索桥断面水质类别变化趋势、污染因子变化趋势、断面考核指标等情况,系统结合断面附近污染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当前该断面氨氮含量偏高的问题,给出了重点加强该流域氨氮排放管理工作的诊断结论,并列出周边氨氮排放主要污染源企业,为管理和决策者迅速制定精准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2.4示范引领,“三河三行业”先行先治

2.4.1加快推进污染减控

依法拆除“三河”沿线的非法码头、堆场、沿河废(旧)品收购贮存点等违章设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确保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工作,禁养区以外养殖场,实施粪污综合利用和有效治理,禁止直排水体。严管城市污水排放,城镇污水处理要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执行一级B排放标准或更严要求。

2.4.2全面强化截污纳管

推进配套管网建设,实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雨污分流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全面清理封堵非法排污口,归并优化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入河尾水排污口,对保留的排污口实行统一标识,建立名录,纳入政府相关部门和河长制日常监管。严控工业企业排污,“三河”沿线工业企业及场地废水排放原则上全部实施截污纳管,对不能截污纳管的,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总磷)参照城镇污水处理一级B标准进行管理。

结语

总之,城市化建设发展,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到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可见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紧迫性。现如今,城市水环境治理中,虽在投入大量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在科技的支撑下,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城市水环境,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子杰.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119-120.

[2]王文周,熊伟.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8(24):115-117.

[3]俞谞华.城市河道环境生态治理研究[J].上海水务,2018,34(01):48-50.

论文作者:吴柯元,薛佳波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关于市政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论文_吴柯元,薛佳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