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是主要的环节,因此作为变电运行人员一定要保证变电运行操作的正确性,避免误操作现象的出现,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将针对变电运行误操作的主要原因以及防范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行;主要原因;防范措施研究
前言
变电运行与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旦出现误操作的现象,不仅会导致变电运行无法正常运行,还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给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由此看来,要想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就必须要避免误操作。对变电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科学分析和探讨,及时找到误操作的主要原因,从根源出发,有效避免故障问题发生,杜绝事故出现。
一、变电运行误操作的主要原因探讨
通过对故障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误操作现象,其主要原因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的原因
电气设备在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会出现老化,标识不清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但导致电气设备原有的功能丧失,还引发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发现了有部分的变压器,熔断器都存在设备老化,标识不清的情况,在设备更新后未能及时进行更换,最终出现了电气设备铭牌丢失,不按规定标识双重名称的现象,这些问题看似很小,却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闭锁装置功能失效,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安装了闭锁装置,但是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未能及时对其进行安全维护,因此造成了设备功能失效[1],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误操作的现象,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在误操作后出现了人员伤亡的事件。还有些五防闭锁装置由于设计布点不完善,安装调试有遗留问题,录入操作细则未能校对清楚,根本达不到“五防”的目的。甚至有的“五防”闭锁装置功能不齐,加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使“五防”闭锁装置失去应有的防误闭锁作用。还有的防误闭锁装置质量不良,经常要被迫解锁,引起操作混乱。
2.人为因素
在变电运行中要求相应的操作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变电运行经验以及安全操控的专业水平,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变电运行技术提出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因此说,如果缺乏临时的应变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就会出现误操作的现象。但是在实际中依旧存在误操作情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具体表现为:在没有操作票和工作票的情况下操控设备,部分人员认为自身经验丰富,即使没有专业技术也能有效避免故障出现时,而误操作,由于存在这种心理,在操控设备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2],出现先操作后补票的情况;工作票漏填,在电气倒闸操作中的操作票填写环节出现了问题,因为工作票填写不正确,所以出现了误传指令的事情,继而接受任务的人员在理解中出现了偏差,造成了误操作现象的出现。还有某些操作人员安全观淡薄,在操作中不进行验电或验电时敷衍了事,造成带电挂接地线;监护人放弃监护职责或操作人脱离监护,走错间隔,看错设备;接受调度命令不复诵,造成误听;操作过程接听与操作无关的电话;操作人、监护人将矛盾带到工作中而影响操作安全等。
二、变电运行中避免误操作的有效措施
1.定期进行电气设备检修
积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力度,要求变电运行人员把好每一关,这也是误操作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定期检查变压器,熔断器等设备,强化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同时明确提出了:在变电运行中出现疑问时,一定要及时停止操作,同时向法令人进行如实汇报,在获得操作许可后方可进行继续操作。在设备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运行程序以及操作票的具体内容[3],严禁个人随意解除闭锁装置。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减少误操作现象的出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以及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变电运维人员必须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循安全操控的标准流程,给其他变电运行人员做好榜样。在操作中当闭锁装置打不开时,不得私自解除闭锁装置,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源头,从实际出现,不断加大对闭锁装置的管理以及监督力度,构建合理有效的解锁钥匙以及安全操控制度,同时明确提出,如何封存,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妥善管理等有关问题,充分体现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细化[4]。加强对变电站微机“五防”闭锁装置的管理,严防因错误误解除闭锁功能而发生误操作事故。
2.正确把握倒闸操作的关键点
作为变电运行人员,必须要正确、熟练的操作断路器,在断开断路器之前,首先要认真核对电气设备名称、编号以及实际位置[5],充分考虑,断路器断开后,另一端的主变是否会超过负荷,在旁路代供过程中,仔细检查本线断路器的电气量指示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变电运行人员发现,由于阻抗原因,导致了本线断路器电气量无指示,针对这一情况,立即对其操作过程进行确认,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从而有效防止了用户停电现象的出现,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倒闸操作的有效性。同时还对断路器的母联电流作出了科学的检测,确保不会存在漏倒元件。在合上断路器之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以及实际位置,并且还要考虑到线路中是否存在有接地开关,是否应该拆除侧地线,在此项工作中还需要由调度人员进行确认,从而有效保证断路器开合操作的科学性。严格按照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同时也要防止走错带电间隔。
3.准确操作接地开关
在地线装设相关工作中,首先要检查设备是否已经停电,经过仔细检查,变电运行人员发现,存在电缆线路残余电荷的情况,及时穿戴安全用具,在拆除地线环节,必须要考虑拆除顺序,在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设备感应电压引向自己。当合上接地开关时,明确接地开关合上后的接地范围以及具体部位,在操作的初始阶段要缓慢进行,密切观察接地开关运动的方向,同时认识到,在母线位置有多处接地开关,所以要正确区分电压互感器接线与母线的差别,尽早恢复安全措施,将安全放在首位,从而全面掌握接地开关和地线装设相关技术。
结束语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对操作人员的严格管理,并认真做好监督工作,同时通过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减少误操作现象的出现,给人员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从而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有效推动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继霞.变电运行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173-173.
[2]张明.浅析变电运行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5(15):11-12.
[3]齐宏月,田光.探析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环球市场,2017(16):25-25.
[4]董丽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电子制作,2013(7x):188-188.
[5]曾德萍,李卫东.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9-29.
作者简介:
王晓丽(1984年03),女,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减少电气设备误操作的防范措施
论文作者:王晓丽,宋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断路器论文; 装置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现象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