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母亲 败也母亲——昔日“神童”,成长路上缘何起波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亲论文,神童论文,波折论文,昔日论文,路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湖南华容县,提起魏永康,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在华容县小有名气的“神童”,1983年6月出生,两岁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4岁进小学,8岁上中学,13岁读大学,17岁时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曾经在华容县引起轰动。但一年半前,他从中科院退学回家的现实,使得这位今年已22岁的昔日“神童”黯然失色。
天才少年,享有过多呵护与关爱
魏永康从年幼时就表现出超凡的智慧。永康一生下来,他的妈妈就用成人的语言跟他对话,孩子两三个月,他的妈妈就教他认字,教他读书,背唐诗给他听,那时候永康还不会说话,这种早期的教育使永康懂得了很多很多,两岁多就认得三四千个字,他还不到3岁的时候,他的妈妈去上班永康说出四句话来:“妈妈去上班,我祝你平安,说一声再见,妈妈喜洋洋。”永康的妈妈曾雪梅很少带孩子玩,即使带他玩也都是边玩边学,如果“六一”儿童节带他到街上看花灯、吃元宵,她都是要他用心形容这个场面,要他学成语。永康4岁时的一本日记本上记载了他幼年用打油诗的形式记下的日记:“妈妈已下班,眼睛到处望。见我在看书,不住地夸奖。”4岁的魏永康几乎学完了小学六年级的全部课程。只有高中文化的妈妈觉得应当送他上学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于是4岁的魏永康被送到华容县最好的小学——华容县实验小学上学。尽管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学校的老师仍然对魏永康这个曾经在这里读过书的天才少年记忆犹新。胡环秀老师曾经教过魏永康的数学。胡老师说,当时办公室里面有五六个老师考他,我说我们今天一定要把他考倒。我们就考他三位数乘三位数,我们一报出题来,他就把结果算出来了,和我们用笔算是一个数都不差,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都知道他很神。据永康的妈妈说,永康幼年时没有任何小伙伴,他把所有孩子们玩耍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也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效果。3年时间里,永康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在一级级的连跳的同时,他也跳过了自己的童年。1991年,年仅8岁的魏永康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省重点中学,也是华容县城最好的中学——华容一中录取,8岁的永康上中学在当年也是华容县的一件大事,为了能够让年幼的永康能顺利开始他的中学生活,华容一中甚至提出要把他们一家都接来。
魏永康中学5年,妈妈曾学梅一边要到百货公司继续上班,一边又要到一中去照顾永康,给儿子喂饭一直持续到高三。学校成立了“魏永康辅导研究小组”,小组由校领导挂帅,骨干教师组成,每天晚上单独给他开“小灶”。曾学梅也与学校积极配合,一切为学习让路。小永康爱博览群书,这一“越轨”行为总遭到无情“棒杀”。“中学生就得读中学教材,就得围绕教学计划、高考提纲这根指挥棒来转。”曾学梅是这样说,学校老师也是这样说。
魏永康曾有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一天,小永康和伙伴打架受了伤,曾学梅从此便禁止儿子与他们来往。她认为这样既保证儿子不再受伤害,学习上又不会受影响。从那以后,小永康不再跟小伙伴玩耍,他形单影只,性格更加内向。
曾学梅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她看来,什么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有读书、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她立志要把永康培养出来,成为博士、博士后。而永康的确不负众望。2000年,年仅13岁的魏永康以592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省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的物理专业。此时,曾学梅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到湘潭去,继续陪读。
湘潭大学对于13岁少年大学生魏永康的到来非常重视,学校在住房本已紧张的情况下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还安排曾学梅在学校做勤杂工以补贴家用。曾学梅在湘大这个新环境里开始了新一轮的陪读生活。
大学的前3年,魏永康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务,魏永康的衣服、袜子自己从来没有洗过,连洗头都是妈妈为他洗。住在他家隔壁的一位女老师很喜欢魏永康,带他出去放了两次风筝,他妈妈知道后,对这位老师很不满意,认为孩子玩耍会耽误学习。上大学的第一学期寒假,班主任黎培德教授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寒假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练练钢笔字,他的钢笔字写的跟小学生差不多;第二件事情把中国四大名著读一遍。结果他妈妈不让做,寒假之后老师问他完成任务没有?他说妈妈不让他读那些书。好像学习就是学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这种学习太狭隘了。上大四时,学校认为这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要求他搬到学生宿舍住。住进去以后,他生活不能自理,每天,他妈妈都去宿舍催他洗澡,把他的衣服拿回家洗,生活上还经常闹出笑话,比如说他早晨起来比较晚,找不着自己的牙膏了,随便找别人的牙膏,用完了又不放回原处;起来穿鞋子找不着鞋子,把人家的鞋子穿走;袜子也乱丢。同学们都完全充分地谅解了,可他妈妈看着心痛。多次找学校硬是要求搬回去住,学校无奈只好答应她的要求。
遭遇挫折,未来的人生路漫漫
2000年,刚满17岁的魏永康考上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研究生。在中科院高能所,由于院方拒绝其母亲陪读,任课的导师又忙于研究,失去“监管”的魏永康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没人提醒,那孩子甚至都不知道加件衣裳,大冬天也经常穿着单衣、拖鞋到处跑。”中科院高能所的教授们感慨道。教授们除了对他的“过目成诵、思辨力超凡”的高智商留下深刻印象外,更突出的则是发现其心理发育和人格成长的荒芜。
礼仪常识方面,魏永康也知之甚少。他很少与人打招呼。到老师家里去玩,也不管人家是否已休息,就“砰、砰”地敲门,门开了,就径直朝老师的电脑房奔去。去拜访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见到别人在看报纸,他从人家手里拿过报纸,就自顾自地看起来,也不管老师在一旁发愣。他说话十分有限,加起来不会超过100个词——“谢谢哥哥、谢谢叔叔”,“是的吧”,“我不知道”……眼神极少与人正面接触。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或玩电脑,他把电脑及网络研究得很透,甚至有办法打开一些重要网站,却淡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一门功课被计零分。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模式,还忘了写毕业论文,2003年8月,已经上了3年研究生,入校时便已取得硕博连读资格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证都没拿到,就被中科院退学了。这件事在华容县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当地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对于儿子退学一事,曾学梅感到无颜见人,魏永康肄业回家后,曾学梅对他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束,整天在家里都是骂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许他出门,而永康在家里也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同妈妈讲话。母子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恶化的程度。
长期以来的心理自闭使魏永康非常内向,语言表达迟缓,极少与人沟通。2004年,魏永康曾经几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达39天。他用自己平时攒下的500元钱,坐最慢的火车,吃最便宜的食物,省吃俭用跑了16个省市。途中遇到小偷,魏永康身上仅有的300多块钱被偷了,他回不了家,陷入了寸步难行的境地。最后,是北海市公安局的民警将他送回了家。一见面,母子抱头痛哭。
媒体开始关注住在华容县的这对母子。慢慢地,有人开始试图走进他们的生活。华容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师江建国主动来到他家,教永康音乐。江老师的到来让这个关系紧张的家庭有了音乐声。江老师告诉永康,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快乐的人。你如果能够做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你的研究生、博士生、科学家就是你的副产品,可以水到渠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魏永康已经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了。
重新报考研究生是母亲对儿子的期望。退学回家的永康并没有停止学业,而是继续复习。2005年1月,22岁的魏永康在妈妈的陪同下,前往岳阳市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魏永康这次报考的是自己的母校——湘潭大学物理专业。前不久,考研成绩出来了。虽然总分达到了380多分,然而英语单科成绩却非常不理想,魏永康一家因此再度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魏永康知道了成绩之后,虽然当晚哭了一夜,但是第二天他已经使自己平静了下来。他认为这次希望不大,如果考不上只是耽误1年,但考上了妈妈还是这样的话,会像以前那样再耽误5年。问题是如果妈妈不改变的话,我肯定当不了科学家,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得知魏永康目前的状况,湘潭大学的颜晓红教授感到很惋惜,同时也对他抱有希望。她说,魏永康是我的学生,我对他总有一种企盼,我总觉得他作为儿童的非成人的思维的空间没有被破坏,这个空间是他进行创造性的一种最大的本钱。应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得当,我们给他的工作环境得当,他可以为国家做出一些他能做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教授劳凯生认为,我们学校应当从这样一件事情当中得出教训,我们在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时候,应当注重他们全面的发展,而实际上一个人的天才就是说他遗传下来的某一些优势,必须要通过后天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才能把它表现出来。所以从这点来说,学校对于学生的看法应该改变,不应该是单纯地看成绩、单纯地看智力的发展,而应该看其是否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把魏永康当成一个正常的孩子,不要把他看成是一个天才,实际上他所有这些行为上的问题都是环境造成的,一个正常的孩子,他可能会活得非常健康,心态也非常健康,如果他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所感受到的都是别人给他的压力:你是天才,你将来一定要成才,一定要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让他小小的年纪承受的这种社会压力是他这个年纪所不能承受的。长此以往,他就会躲避这个社会,躲避这个家庭。所以我想首先是人们对他的看法要改变。其实我认为,一个22岁的小伙子,他的前途还非常远大,他的可塑性也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什厶样的人,他会取得多大的成就,现在还不是一个定论,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信心,包括我们整个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他本人都应该有信心,让他努力地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其实他现在欠缺的就是在社会交往和社会沟通这方面的知识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