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文言文,大多数人会立即想到“晦涩、拗口”等词语,这些古人的“普通话”书面语,因其退出了日常应用的舞台,便被我们束之高阁了。文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时常思考:怎样让孩子们对这些母语中的精华不再望而生畏呢?为此,我把“小古文”带进了课堂。
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古代大学者朱熹说过:“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文言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对文本语言的诵读。因为文言课文大都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以及特有的气势和神韵,而且篇幅短小,占时不多,特别适合朗读。所以诵读是学习小古文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功。我们利用早读、午读以及课堂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诵读。每读一篇小古文,要先通览全篇,初略掌握其大意,然后再借助工具书,消灭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弄懂难字、难词、难理解的语句,进一步体会其含义之后,再逐句逐段地理解全篇的内容。这就是古汉语常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读得多,读得熟,理解也就自然深了。熟读可以加深理解,理解了的东西,记忆就会牢固。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读了一篇小古文之后,虽然读得滚瓜烂熟,但有时也会有囫囵吞枣,没有真正理解的现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所以,诵读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不读破句),读出语气。
二、引导学生原文与译文对照读
读一句原文,再读一句译文,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小古文的意思,对其背诵也很有好处。而且读得多了,学生对某些经常出现的文言词汇就理解了,一旦离开译文,学生再去看原文,也会通过一些熟悉的词汇对文意理解十之八九。因此,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背诵。而且简单易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引导学生自主释译理解文意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学生逐字逐词地译出原文自然是不合理的。但从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的角度来看,要求学生大体上译出原文又是必要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课文。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读不懂,逐字逐句地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来很彻底,实际上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句意,而是在机械地做文字串连游戏。诚然,学生在自主翻译的过程中会有错误或曲解的地方,但如果教师点拨得当,是可以得到纠正的。只有让学生自己译,他们才会体会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妙处,才有利于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阅读与小古文相关的文章
1.读小古文创作的历史背景。
每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比如《论语》中教育思想产生于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儒、道、墨、法等学派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思想,在激烈的碰撞中,儒家对于教育独特的意义就显现出来。因此,读春秋的历史,有利于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
2.读小古文作者生平以及介绍。
不同人的文章,风格迥异。有的豪迈,有的严谨,有的喜欢用长句,有的偏好短句,有的喜欢用语气词,等等。这些的产生与作者所接受的教育,所生活的环境,平生的经历以及师从何人都有很大关系。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折射出他向往世外桃源,厌烦东晋时期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这些与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有关,与他入仕的经历也有关。因此,对作者了解得多,也有利于学生对小古文文本的理解。
3.读小古文衍生出的成语及故事。
很多小古文中的语句到今天为止已经演变成了成语,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成语故事。成语的意思本身不是很好理解,但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则能将其阐述得清楚明白。因此,学生读这些小故事有利于理解成语的意思,进而对小古文的理解有所帮助。比如,“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个成语,就有一个关于吕蒙的故事,学生在学习此篇小古文的时候先读故事,再去读原文与译文,就更容易接受理解了,而且想着故事情节,对背诵也有帮助。
4.读与小古文有关的文章。
与一篇小古文相关的文章很多。比如《读书有三到》这篇关于读书的小古文,就可以找出许多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章,比如培根的《谈读书》等等。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预习的小古文有关的文章读,并在课前交流。有时也统一发放一篇文章,学生共读,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顺势进行引导,带领学生学习小古文。
这样学生虽然学习同一篇小古文,但是他们的阅读是有个性的。他们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样就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的晦涩与无趣,学生更愿意去学习。
总之,小古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乐学、会学。重视阅读,也重视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侧重于感悟,能用自己的话对整体内容进行正确、清楚、连贯的表达,能由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论文作者:曹砚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古文论文; 学生论文; 文言文论文; 原文论文; 成语论文; 译文论文; 一字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