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盛浩论文_盛浩

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盛浩论文_盛浩

盛浩

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较多行业工作的优化,我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高楼林立,足以见得,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提升。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来说,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是不可忽视的两大内容,要求工作人员倾注较多的心血。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工程综合表现。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管理与施工策略,强化建设效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行业的竞争相对来说比较激烈,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达到行业规范,还要满足业主的合理需求。建筑工程管理注重管理形式与内容,施工质量控制则对施工人员的质量行为有较高的要求。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其中的问题,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达到综合要求。做好这些工作,能够给企业与单位树立良好的市场声誉,提升长期经济效益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

1、工程管理

工程施工长期以来以各项分包的形式开展,在工作过程中,施工单位经常难以有效协调各方职责。分包形式下的工程管理经常显得工序混乱,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面对复杂的工作时,难以完全发挥管理效用。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表面化缺陷,虽然部分管理人员会按照施工管理条例及制度实施实际内容,但是没有结合现场对其深化,使得工程管理效用不佳。

2、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一旦缺乏技术基础,较多工作都难以开展。建筑工程涉及较多的内容,对于不同的施工内容,需要使用不同功能性的技术,给工程建设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虽然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及引进了较多技术,努力提高从业者技能水平,但因工人实际操作水平不同使得技术应用与工程要求不符,难以发挥技术优势。给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了了较大的影响。

3、监督体制

政府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担负一定的监督职责。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的监督体制不完善,政府起到监督效用收效甚微,使得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缺陷。在开展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国家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制定了明确的法律规范,但是企业没有针对工程特点对监督体制进行优化。不同的工程在开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要点存在差异,内容存在漏洞,给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4、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需要发挥管理职能。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了解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相关要求与规范,缺乏管理工作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当前的部分建筑现场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建筑理论知识,大多是从以往的施工经验中获取专业技能,甚至还有部分施工人员仅仅是按照施工要求没有对其进行改善。施工单位虽然知道这些情况,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培训管理。管理人员对这些施工人员没有实施完整的管理机制和引导。在开展工程建设施工时,临时组建管理团队,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比较分散。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默契程度较低,经常重复开展工作,导致部分工作存在缺漏,浪费管理成本。

二、因素分析

在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从物质、组织及人力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工程建设施工需要使用的物质为建筑材料与机械,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对现场材料与工程整体特点不熟悉,对工人管理不到位,导致材料下料出现偏差,易造成质量通病的形成。在对机械进行选择时,施工单位可以购买成本较低、功能齐全的施工机械,部分大型机械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就可以通过租用的方式实现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按照管理要求对其性能进行保障,还要定期对其质量与库存进行审核。在开展工程组织工作时,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等进行组织,综合分析施工工艺、技术与设计内容,保证组织协调。人力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会对施工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管理人员要对人力因素进行分析,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相关内容,按照工程施工流程开展相关操作,使得其中的影响因素减少。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树立正确的意识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正确的意识作为基础,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项目,整体系统涉及较多,需要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领导人员要提升对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其按照工程规范完善工作内容。管理人员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让监管人员

增强责任意识,对每一个人需要负责的内容进行审核,使其能够与各方人员共同开展工作。

施工单位可以开展宣传工作,让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施工具备正确的认识,加强自控能力,为管理与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强化协调工作

工作上的协调能够帮助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在开展自身范畴内工作的过程中配合更加默契。虽然传统的建筑分包工作存在较多的缺陷,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工作协调对其进行改善。在利用分包工作的过程中,各个项目负责人需要进行较多的沟通与合作,单位负责人员可以对其进行组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在工作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程序,增强项目管理结构的严谨性,降低工作难度。协调工作的开展还需要由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行为,在思想上达到契合共同解决难题。

在协调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降低对个人的依赖程度,强化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行为。

3、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更好的标榜,使得相关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工程监督管理负责人需要对质量管理环节进行强化,使得工程建设施工的所有环节能够按部就班,不给相关流程造成困扰。管理人员要明确工作开展的范围,对工作人员的权利进行限制。监督管理机制中可适当增加奖惩机制内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奖惩制度激发工作热情,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积极性。管理机制中需要明确相关规范与制度内容,工作人员在确定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展验收工作。这种机制能够使得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符合要求,强化整体工作效用。

4、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优化主要在于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在利用相关工艺的过程中,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调整,使得施工系统得以优化。在分析施工工艺的过程中,需要以工艺的适用性为主进行探讨,施工人员要熟悉工艺的应用流程。施工方式的优化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其在开展自身工作内容的过程中,要达到施工管理标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完善施工内容。其还需要对施工规划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其中存在不足,就要利用专业化方式对其进行优化。部分施工单位会引进高效的施工技术,其就需要以建筑企业整体效益的实现为主,在确定施工方式之后,保证工程整体建设施工的经济性。

5、确保施工质量

要确保施工质量就需要明确相关的控制内容,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过程及验收过程是能够有效确保施工质量的环节。在开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时,要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对材料质量的把控以及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规范。施工环节作为耗时最长、内容最多的一个环节,要求施工人员对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规范和提升。在开展验收工作时,要保证整个过程的严格性,按照设计文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定,使其验收工作的实施符合标准。

6、提升建筑施工环节科学安排

对建筑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安排能够让各项目的工作人员职责分明,通过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效用。就整体的施工环节来说,主要需要做好图纸优化、施工安排、材料设备检测等工作。虽然图纸的优化不包含在施工环节中,但是其作为前期工作,会对施工环节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针对各个环节的施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增强其安全意识与质量控制意识,还需要让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质量控制操作。

四、结语

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负责。施工人员要按照要求完善施工方式,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合作,进行沟通,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性。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与限制,使其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按照规范,增强整体施工效用。

参考文献:

[1]袁沛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03):171-172

[2]舒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8):177-178

[3]陈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资讯,2018(04):61-62

[4]宗德峰.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究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2):00232-00232.

论文作者:盛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盛浩论文_盛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