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4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是确保施工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效果将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与工程综合效益。进度管理能够合理对施工时间与工作量进行安排,而协调管理可以保证技术人员间的有效沟通。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影响施工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协调管理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对于工程的实施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通过做好这两方面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够使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得到适当的处理。如今许多施工单位都能够了解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对这两方面的管理工作加强了重视,因此如何发挥出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工作的作用成为各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因素
1、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是影响施工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主要因素,无论是那种因素的产生都将对施工的顺利实施带来阻碍,同时还可能会导致工程验收后期与使用阶段的安全性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有着工程量大的特点,施工中需要大量的人力,人的行为对于施工进度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对于工程具体情况了解不足,没有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问题,无法为施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这样在具体施工中就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延误工期。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施工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施工中的潜在隐患问题产生。比如,在施工期间,遇到暴雨、高温等天气,都会影响进度管理和协调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同时使施工很难正常进行,延误工期,并使施工利益受损,并且对建筑的使用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2、技术因素与管理因素
某些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能力一般,在施工技术选择与施工具体情况方面的考虑不足,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控制,还会增加工程投入。在混凝土施工期间,混凝土配比不当,导致混凝土工程后期发生裂缝情况,建筑安全性降低,可能导致施工单位效益受损。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进度是否受到相关存在因素的影响,不仅影响着工程的投资成本,也对工程的质量可靠性带来了潜在地威胁,客观地决定了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由于施工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当某些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作用效果一般时,很容易对工程的施工组织合理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组织不顺畅、材料供应不及时等,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计划实施。
3、利益因素
建筑工程的建造施工,与很多单位的利益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监理单位、银行、政府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建筑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政府审批的效率、设计图纸的完善情况、监理签证的效率以及审批贷款的进度等,都会对施工计划的展开与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造成施工进度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个投资中出现较大的损失。
二、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措施
1、树立控制意识
作为施工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同时具备进度控制的意识。施工人员是实施施工工作的主体,在实践中应当充分掌握各类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作出相应的规划,以便于掌控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团队应当树立多级管理的思想,施工单位应当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管控,避免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工程延期现象产生,如若发生此类情况,也要有技术人员通过全面的分析后,制定可行的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进度受到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组织进度控制
施工组织进度控制中要严格要求全体人员持证上岗,并且在施工前期就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全面分析人力、物力等各类因素,严格执行进度组织工作,使施工进度难度降低。在组织进度控制期间,应当做好流水作业的平行处理工作,保证每一项工作都可以按时按量的完成,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进度组织控制,能够为进度的控制提供可靠依据,要求各项施工工作都能严格根据组织要求执行。保证进度计划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建筑工程各项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依赖于可靠的进度计划。因此,为了方便工程不同阶段施工计划的实施,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工程不同时期的施工内容及施工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合理科学地制定进度计划,确保进度计划在使用中能够对项目资金的有效分配、施工环节的协调等进行必要地指导,为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3、技术化管理
技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进度方面,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操作软件,在网络化的状态下对进度实行管理。技术化管理可以优化进度中的资源配置,跟踪进度资源的处理状态,实现了动态化的管理,还能在线调度进度中的资源,提高进度方案的实施效率,掌握好进度之间的关系,维护工期效益。还可采用技术化管理方法,协助进度计划的编制,发挥技术化管理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协调管理措施
1、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冲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3、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结语: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多且繁琐,同时在具体实施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容易在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降低工程的综合性能。为此,相关负责人务必要强化对这方面的认识,通过深入分析各类影响因素,采取全面合理的管理措施,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出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价值,为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益的保证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宦广太.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J].建筑.2015(07)
[2]陈文建,汪静然,何良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刘巍.工程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J].中外企业家.2014(33)
论文作者:程黎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进度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进度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论文; 计划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