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式
1、利用学具操作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材时,如“数”的组成一节,通过学具的操作,懂得将2根小棒分成两部分,左边一根小棒,右边一根小棒。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2”的分发的表象后,学生很快地熟识2的分解组成。后面教学3、4的分解时,学生就会自觉地通过学具操作,很快地掌握这些知识。通过简当的动手,便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在“3”的分解组成时,教师提出“请同学们把3个圆片任意分成几份?”
反馈时出现了2和1、1和2两部分,1、1、1三部分。在利用它们之间整体部分的关系,学生能列出算式“1+2=3 2+1=3 1+1+1=3 3-1=2 3-2=1 3-1-1=1”。在此基础上,在教学后面的数的分解与组成时候,随着数的增大,学生就会摆出与别人不同的部分,因此也会列出许多与别人不同的算式。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抓住典型事例,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材10的认识时,我出示主题挂图后,提问:“认真观察图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图上有10名各族儿童在跳舞;有5个穿裙子,5各没有穿裙子;有4个男生,有6个女生;有3个护长发,有7个没护长发;2个带腰鼓,8个没有带腰鼓;有1个穿靴子,有9个没有穿靴子。”等等。通过观察,使学生感到数学贴近生活,便于从实物中抽出数10;培养从小应该团结各个民族的意识;并渗透了10的分解与组成,为后面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奠定了基础。提出一个宽松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思维空间,学生能仔细、全面地观察,无需教师多说便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3、创设宽松的空间
教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元、角、分”的知识时,我设计了一个组织学生进行“购买商品”的活动情境。让每个学生摆出想购买商品所需的人民币。由组员检查,并反馈。在活动中,仅一支一元五角的圆珠笔就有多种付钱的方法。如一张一元和一个五角硬币;三张五角;两张五角、两张两角和一张一角;七张两角和一个一角硬币;一个一元硬币和十个五分硬币;一张两元纸币;一张十元纸币等等,付钱、找钱都出现了。最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几种付钱的方式都能买走这支圆珠笔呢?总结出:“只要凑够十五角也就是一元五角或超过一元五角一些就能买走这支圆珠笔。” 这样,学生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知道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知识能用到生活中去,体念自己知识不够,还需要努力地学习。同时,既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了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4、敢于展示学生错误
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 使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认知差异,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超越自我。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出了17.3÷4.3一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巡视一周,发现问题集中在对余数的确定上,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4,余数是1,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0.1。这时,我快速将第一种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有意地显示错误。
师:和这一答案相同的同学请举手。
(大部分同学把手高高举起,面露喜色,还有一部分同学一脸疑惑.欲言又止。顷刻又陷人沉思。这时,我只微微一笑,果然片刻后,几位同学又举手反对)
生:我和他们的结果不一样,我认为余数应该是0.1。
(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答案,我并没有马上作出判断)
师:同学们,这一题的余数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请思考一下,到底是哪一
种呢?请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A: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1,大家看竖式就明白了。
学生B: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理由我说不清楚。
学生C: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理由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余数就是10,这样余数10比除数4.3还大.所以余数为1是错误的。
学生D: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在十分位上,所以应该是0.1。
学生E: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我是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应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检验出余数的0.1才是正确的。
师:这几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分析得也很对,而且说明的方法又不是唯一的。那么,正确找到余数的关键是什么?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余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要看余数原来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才能确定余数的大小。
通过同学们的争论,终于统一了意见,确定余数应该是0.1,并知道了理由。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以上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充分地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多提问题开始到学生回答质疑、解决问题为终结。
1、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
“圆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拴到草地中的木桩上,羊边吃草边走。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1:羊走一圈有多长?
生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生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
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如:教师看着演示图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单纯地欣赏图片到擦出思维的火花,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争相提出: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等等,虽然这节课无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但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兴味盎然,感觉特别亲切。
2、探究知识中,设置问题情境。
“相遇问题”教学片断:
例题: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逐层出题。学生“打手势”默读例题。学生用两个手掌相对模拟演示。
师:看到例题会想到什么问题?师生共同整理,得出:
a.两列火车是怎样开出的?
b.两列火车1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2小时呢?3小时呢?
c.当两列火车行驶4小时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d.两列火车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与甲乙两站全长有什么关系?
师:请你用算式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60×4+50×4
师:请接受同学们对你的提问。
生2:60×4表示什么意思?
生1:60×4表示客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
生3:50×4表示什么意思?
生1:50×4表示货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
生4:为什么把两个积加起来呢?
生1:因为两车相遇时正好走完了两站之间的距离,把两个积加起来就是把客车和货车走的路程加起来,也就是甲乙两站相距的千米数。
师用线段图验证。
生5:还可以这么列式:60+50×4
师:这个式子对不对呢?请发表意见吧。
生6:(请问生5)你的50×4是什么意思呢?
生5:50×4表示货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
生6:我再问你,60表示什么意思?
生5:60表示客车一小时行的路程呀。
生6:那你的列式中只用客车1小时的60千米加上货车4小时所行的路程,是什么意思?
生5:(高兴地)哎呀,谢谢你。我知道我的列式里少了个小括号。应该列式为:(60+50)×4才对的。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潜心钻研,我们一定能找到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论文作者:董文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余数论文; 学生论文; 除数论文; 被除数论文; 教师论文; 小时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