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 陆凌云
(国网邢台供电公司 054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也更加高效和安全,但是随着各行各业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供电范围在不断扩大,电力系统在供电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也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用户用电效率和供电安全,因此,加强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自动化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我国工业化进程也逐步加快,自动化这一先进生产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于供电系统内部结构和线路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在电能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系数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电路系统的安全运转,需要电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修正。
一、电力系统运行控制
电力系统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转关乎整个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若某一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则可能造成整条生产线的不安全,影响电力的正常供给,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障整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对电力系统进行运行控制就是保障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主要方法。
1.1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方法。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运转,会造成整个供电系统出现故障,需要进行停机处理。一方面,供电系统停止运转,使得供电量减少,企业产生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严重的故障问题,可能会造成爆炸等危险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所以,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不受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电力系统频发安全事故,其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在涉及电力系统的过程中,设计者务必要考虑全面、谨慎对待,从源头上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提高安全系数。另外,在供电系统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须认真检查,不可马虎大意。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
1.2能源控制。电力能源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之一,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保障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频率、压力、功率、电流、波形等参数都是判断电力能源的重要参数,其中电能波在电力系统和供电设备中以正弦波的方式传输。电力系统中的供电装置通过提供电能保障电力系统能够进行逆变和整流。然而,由于供电装置对电能波的影响,造成了正弦波发生改变,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加强对正弦波的监控来确保其对供电装置产生影响最小。电力能源的优劣由电能频率决定,因此,确保电能频率与规定标准相同,使电能频率稳定就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电力能源的质量。另外,还需要对电荷负载进行实时监测,减少因负荷问题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为了保障电压在运行过程中稳定进行,需要在操控电压时控制电压的运行范围,来保障电力系统功率的恒定,例如我国系统电压范围一般控制在小于额定电压的百分之三十范围内。另外电压调节可以采用发电机或者是调节系统变压器接头。
1.3电力系统控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否可以利用电压数据和电能质量参数来判断,另外加上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使得判断结果更加准确。传输时间和发电成本是决定电力系统经济性的两个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工程中,通过不断的调整系统,得出合理方案,然后通过相关参数对方案进行检验校正,而不是直接将方案用于电力系统。
1.4环境控制。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涉及到配电参数、电力能源质量等多方面问题,然而,发电成本的减少并不依靠这些因素。企业通过制定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电力系统方案,来降低生产供电成本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制定调度方案来直接作用于电力运行系统用来减少发电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降低企业对环保设备的资金投入。根据发电机的发电能力大小,在发电系统工作过程中,来调节发电能量。既能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还能够保护设备,降低企业设备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供电计划,保持发电设备和供电能力之间的平衡,降低污染物排放和企业设备投入资金。
二、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组成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组成系统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分散控制体系以及变电站自动化三个主要部分。电网调度自动化通过收集电网数据,对比实际检测数据和理论数据,判断在电力自动化过程中电网运行状态并进行评估,进行合理调整,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散控制系统主要是诊断电力系统并进行故障排查,首先接收发电系统的信号,然后进行分析处理并将结果传输给ES或OS进行检测诊断,判断故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链接发电站和电力终端,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工作。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包括主动面向数据技术、现场总线控制以及光互联技术。
2.1主动面向对象数据技术。主动面向对象数据技术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其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开放性和共享性强的特征,可以对代码的编写实施简化,电力系统应用这种面向对象数据技术可以利用数据的接触点实现对系统的控制,能够集成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此外,自动化控制的自动化监测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对象函数来实现,可以实现数据分析和管理的集成效果。并且自动化控制应用对象函数可以提高数据的输出效率,使数据管理和数据存储更加安全可靠。
2.2现场总线控制。总线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现场测量和数据传输,具有一体化和数字化的特点。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可以依靠现场的仪表、网络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远程监控,实现了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配置。现场的总线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设备与系统的数字化通信。因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被大量应用,其中,以FCS系统应用的最为普遍。FCS系统实现了内部全部功能的优化和升级。并能使传感器、变电器等设备实现输电、集成信号的充分结合。在系统的底层设置了一个计算机,可以对分散的设备统一管理,系统设备上的所有信息都可以传输到计算机中,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得以提高。
2.3光互联技术。光互连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主要应用在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不会受到电容负载的影响,数据输出和输入的灵活性较高;扇出数会受到系统内部探测器的影响;很多时候,无终端形式的电互连接会受临界线路长度的制约,而光互连技术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能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电力线路的高性能连接。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可以接近光速,可有效解决时钟扭曲问题;平面和准平面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和阻碍。
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自动化控制,简单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确保供电系统安全的方法,提出发电厂通过合理的发电计划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达到环境保护和企业利润最大化双赢局面,电力系统自动化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排除设备故障。
参考文献
[1]彭保宏.关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
[2]高彦春.发电企业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及其自动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3,(9).
作者简介
杨乾:(1987.11-)男,籍贯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助理工程师,单位:国网邢台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网调度自动化,邮编:054001。
陆凌云(1983.11-)女,籍贯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河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工程师,单位:国网邢台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网调度自动化。
论文作者:杨乾,陆凌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