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市场理性的培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理性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可持续发展蕴含的伦理精神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立体系统,其突出的意义在于:第一,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局限,将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纳入社会整体发展系统之中,要求社会整体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其有一个合理的物质能量转换过程,避免了为经济而经济的单一思维方式,使经济活动置于社会系统的总体布局之中,以增强经济活动的实力和后劲,从而使社会经济有可能健康、协调、稳步地发展。第二,它着眼于未来经济活动的整体效应,将现在与未来看作一个合理的发展过程,避免了孤立的单一的经济行为可能引发的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现象,使经济运行充满再生能力,从而使社会经济有可能快速、持续、平稳地发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强调发展的整体性与持续性,这一思想无疑是对旧的发展观、经营观的革新,同时是对道德理性的更新。
道德理性作为一种工具理性,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伦理保障,体现着特定的生产方式所展现的伦理精神。正如情感理性之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金钱理性之于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样,它为各自的经济内容提供行为动机、行为规范和一定的行为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它也必然需要和能够培养出体现自身内容的伦理精神。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我国的现代化模式是在自身未经过充分酝酿和长期历史发展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从外部引入的,可以说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道德理性尚未萌发,尽管我们承认这一模式能够培育出与其相应的道德理性,但是消极的等待无补于这一模式的顺利展开,因而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培育体现时代内容的道德理性精神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现实问题。
从上述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已可看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蕴含着一定的道德理性内容,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凸现出整体意识。它要求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到与之相关的人(包括人的数量和质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一切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要素,使经济发展能带动社会系统的全面进步,而社会的全面进步又必然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动力,在这种双向互动关系中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得益彰,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与那种追求单纯的经济指标,忽视甚至损害经济发展其他要素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实践也证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所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道路其教训是深刻的,只有结合经济发展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关系,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赋予我们的必然结论。
第二,可持续发展强化了发展的动态模式,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发展的连续性,其目光不仅指向现在,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它要求架起由现在通向未来的桥梁,要求人们在动态发展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力戒孤立的行为方式。这就是说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不只是在规模上做文章,而是进一步“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①]使经济发展保持经久不衰的实力。
第三,可持续发展使优化意识更加浓郁。发展中必然有消耗,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产出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枯竭日益昭示我们必须对人类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决不允许对有限资源的无端浪费。如果这样,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受到巨大伤害,因而优化社会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内容。这里社会资源已不是仅作为生产原料的自然资源,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包括了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条件与经济活动要素的最合理结合,这种优化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样也是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
第四,可持续发展突出了法制化和规范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必然要为经济活动设定严格的活动规则,以确保经济活动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竞争,没有公平的竞争秩序,经济行为势必陷入混乱之中,社会公正原则必然受到破坏,也无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作用,进而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而法制化、规范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证。
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蕴含着一定的道德理性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性原则,对此我们可称作市场理性,这一理性精神只有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使之转化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原则,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发出的道德理性呼唤。
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困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培育,由于未经过充分酝酿,理论落后于现实实践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缺乏健全的市场理性指导,而以金钱理性和情感理性为内容的旧的道德一度成为支配许多人的道德原则,致使市场行为陷入近乎非理性的境地,这不仅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而且在根本上堵塞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性困境最为突出的表现为:
其一,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从客观上讲现代企业的运行与国家的现代化一样,在启动中需要尽快积累起一笔巨额资金,这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不规范的情况下,这使一些企业为追求原始积累而采取各种非理性的经营行为,这一趋势左右和影响了众多的企业行为。私营经济自不用说,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原有的承包方式使经营者都极力想使企业在自己的承包期内有更大的效益,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缺乏合理的思考,因而急功近利式的短期行为充斥于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这一方面造成市场行为中的违法乱纪、坑蒙拐骗等不规范化行为模式,另一方面,这种短期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使企业的再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心态所产生的行为引发了道德的滑坡。这种为求发展而采取堵塞自身发展的经营行为与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理性要求相违背,是市场理性所不能容忍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格格不入。
其二,粗放经营的陈旧观念,在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影响下,一些经营者不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去挖潜、革新、上规模上档次、求质量求信誉,而是固守陈旧的经营方式,盲目地追求规模、追求产值、靠拼设备、拼资源去应付市场,这种违背市场理性的陈旧观念,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削弱了企业再发展能力,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而经营方式的改变是市场理性对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一环。
其三,发家致富的自利行为。自然经济留给人们一个道德原则就是发家致富、荣宗耀祖,这种封闭的理性原则最容易形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它与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为个人或家庭的利益而绞尽脑汁,由于小农意识的法制淡薄,最易诱发违法经济行为。另一方面,即使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小农经济意识也决定了必然满足于一定的发展状况而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最终失去发展的机遇与可能,这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形成巨大反差,同样违背市场理性的要求。
其四,血亲利己主义的行为模式,情感理性是自然经济的一大特色,它将道德理性限定于特定的亲缘、地缘的封闭圈子,至今仍在不同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行为模式。我国随处可见生产经营中的家族模式,用人机制中的裙带关系,这种亲缘情感理性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血亲利己主义,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保护了愚昧与落后,也拖住了自身发展的后腿,与市场理性所体现的公平竞争、优化配置相抵触,难以使企业在激烈无情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势力,血缘、地缘的亲情关系也日益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市场经济发育中的种种理性困境揭示出市场经济并不能自发地形成相似的道德理性精神,只有深入探究市场经济需要的市场理性精神,从中提升和培养道德理性原则,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有效地实施。
三、积极培育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市场理性精神
市场经济所蕴含的理性精神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使其尽快转化为市场主体的经营原则,仍然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去积极地培育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市场理性精神,由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把握市场理性的环境建设。市场经济固然不分姓资姓社,只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但是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必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精神实质,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这一价值目标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追求具有一致性,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最终体现。但同时,由于其他价值观、道德观的存在和影响,市场运行的利益原则、等价原则等也会染上非理性或金钱理性的色彩,上述理性困境正是这种情境的外露,因而引导市场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追求相结合是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一环。这就要净化社会道德环境,用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在社会中形成高扬正气、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形成有利于市场理性的道德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杜绝各种错误思潮对市场理性的影响,这将极大地有利于培育出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市场理性精神。如果以为搞市场经济就可以完全听凭市场原则的作用,放松社会道德环境,势必造成价值目标的盲目性,影响道德理性的正常发展,难以形成正确的市场理性精神。
其次,重视市场理性的制度建设。健全的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法规作保障,这些法规不仅包括立法机构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内容,而且包括一系列道德理性规则。就前者而论是一个健全法制的问题,这里暂不涉及。就后者而论实质是一个道德理性的制度建设问题。道德不仅是靠理想、信念、社会舆论与风俗习惯等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同样存在一个完整的制度化问题,只有将道德原则制度化,才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公正、合理性。就市场理性的制度建设而言,在当前应着力抓住三个内容:第一,行为规范制度。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必要提倡和制定社会公德规范,另一方面各行各业有自己特征的行为内容,有必要提倡和制定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规范若不形成制度,仅靠道德自觉其功效可能会大打折扣,道德水平也难以迅速提高。第二,社会赏罚制度。如果善的行为得不到尊重与称赞,无异于助长了恶的行为,如果恶的行为不受到蔑视和惩罚,无异于打击排斥了善的行为。扬善抑恶、赏善罚恶是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取向,这种赏罚机制不制度化也难以保障道德取向的有效性。邓小平同志就此明确强调“要通过加强责任制,通过赏罚分明,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③]严格的社会赏罚制度有助于鼓励善行,杜绝恶习,鞭策人们趋善去恶,这也是市场理性确立的有力保障。第三,道德教育制度。道德理性特别是市场经济下的市场理性不可能是自发形成的,要靠教育、靠灌输,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必须层次化、制度化,保障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没有制度化的教育培养,而放任自流,靠耳濡目染,靠传统习惯去熏陶去塑造显然不可能获得正确的道德理性精神,只有在制度化的教育中才有助于培养和树立起健康的市场理性精神。
第三,提升市场理性的道德境界。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道德水准的高低依赖于道德境界的自觉程度。市场理性作为一种道德理性同样存在境界问题,只有崇高的市场理性精神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追求个人的利益,这是法律所允许的,但它在多大程度上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却是值得探讨的,有的人追求个人的利益是想纵情享乐,有的人是想为子孙留一份家业,有的人是为金钱而金钱的金钱狂,这些行为目的在一定时期都可能刺激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当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如果将市场作为检验个人才能的场所,将效益的追求作为展现自己才华,作为为社会尽自己的义务,作为奉献社会的途径时,势必获得更为强大的动力,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这里不同的境界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是明显不同的,可以说境界越高动力越大。在市场理性的培育中,不断地提升道德境界,既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样也符合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
市场理性的培育依赖于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靠法律靠制度,只有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市场理性的境界,才会使之日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早日实现,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长点。
注释:
[①]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1—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