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晓丽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从环境、人文、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活动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患者社会功能量表(SSP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QLS)评分变化。结果:质护理后病人SSPI总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动性与社会交往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优质护理后患者在动力与精力、心理社会方面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病人社会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优质护理;社会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320-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此类药物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血脂代谢紊乱以及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损害等,从而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同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与家庭、与社会隔离,患者的个人兴趣、生活需求与活动大幅度减少,而个体依赖性增加,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明显下降。本院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我国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CCMD-3),且处于恢复期;②年龄18~65岁;③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情感性、器质性以及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者;②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者;③存在沟通障碍、文字理解障碍者。

1.2 方法

入组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①环境方面。尽量美化患者的住院环境,在走廊内、活动室内等地方张贴彩色的图画,以营造温馨的气氛;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有良好的通风;集中排查病房及活动室的安全隐患,如在水池、卫生间等有水渍的地方垫上防滑垫。②人文方面。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尊重患者,积极与患者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时,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③药物不良应方面。护理人员对精神科基础护理操作项目、病情观察的要点均需熟练掌握并且熟练地运用;每日对病人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检查报告需进行仔细的评估,并及时汇总上报,以便及时干预患者的药物反应;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宣教。④院内活动方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院内主题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愉悦身心,促进精神康复。

1.3 观察指标

1.3.1社会功能 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运用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估量表(SSPI)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了12个项目,每个项目采取5级评分法(0~4分)。12个项目归结为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社会交往以及社会活动技能这三个维度。日常生活能力:包括第1至第3项目,评分越高,表示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动性与社会交往:包括第4至第8项目,评分越高代表病人的日常活动与社会交往能力越佳;社会活动技能:包括第9至第12项目,评分越高代表病人的社会活动技能越佳。

1.3.2生活质量 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运用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评估。该量表其中包含了动力与精力、心理社会以及精神症状与药物副作用等三个维度,共有3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取5级评分法(0~4分),总评分越高,代表病人的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护理前后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优质护理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变化情况

优质护理后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SSPI总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动性与社会交往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但社会活动技能评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SSPI评分变化比较(x-±s,分)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病程迁延,可反复性发作,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因病情控制不佳而选择长期住院治疗,而长期与外界地隔绝,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兴趣、生活需求与活动大幅度减少,社会交往能力逐步下降[2]。此外,长期性使用抗精神类药,会使得患者出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并且会导致体质量增加、血脂代谢紊乱以及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损害等[3],从而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本院从美化环境、人文护理、观察药物不良应、丰富院内活动等方面开展优质护理,结果示显示,优质护理后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SSPI总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动性与社会交往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优质护理后患者在动力与精力、心理社会方面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表明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可一定程度地促进病人社会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郝伟,江开达.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6.

[2]彭爱琴,葛网平,丁小平,等.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43-45.

[3]沙蓉,蔡军,陆燕华.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6):654-655.

论文作者:刘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