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祥 李娜翁迪华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830000)
碁金项目:本文受香港复康会小额资金赞助【摘要】目的:比较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为康复专业人员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指导提供参考目标。方法:对201107~201207于我院行康复治疗的45名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变化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重返社会正常生活指数问卷对功能变化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5名患者总体改良Barthel指数在出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变化有差异,出院3个月后生活不能自理人数较出院时相比增加明显(χ2=579,P=0016)。影响出院后功能的主要是家庭经济情况(OR=1360,P<00001)、家庭环境改造(OR=1125,P=00063)、心里障碍(OR=1002,P=00461)、损伤类型(OR=4397,P=00221)。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有所下降。影响出院后功能的因素可能是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环境改造、心里障碍、及损伤平面。这几个因素值得大家在出院指导时进行重点关注。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住院前后;功能变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22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251-02
脊髓损伤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改变,对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远远超出我们的估量。脊髓损伤导致的功能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帮助脊髓损伤者尽快恢复功能,早日回归社会[1]。临床实践及随访中,我们观察到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接受较好的康复治疗指导,功能恢复较好;而出院后,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不同,部分患者功能反而出现下降。
目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功能变化情况研究较少。部分研究观察了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发现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生活质量相比于出院前明显下降,主要与患者损伤平面、功能锻炼情况、家庭支持等因素相关[2]。同样,这些因素对患者出院后功能的恢复可能也存在影响。本研究旨在发现影响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的因素,可以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提醒患者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患者出院后功能的恢复,节约医疗资源并减轻患者及患者家庭的负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01107~201207于我院行康复治疗的45名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获取患者知情同意后,将其纳入本研究。入选患者年龄范围18~68岁,平均年龄(3545±101)岁。其中男性32例(711%),女性13例(289%)。
12数据采集:患者脊髓损伤平面评估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2002版的脊髓损伤国际分级量表(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Impairment Scale,AIS)[3]。所有入选患者出院时均通过现场访谈的方式,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患者出院3个月后,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再次评估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同时采用Wood-Dauphinee等人制定的重返社会正常生活指数(RNLI,the reintegration to normal living index)问卷[5],评估影响患者功能的主要因素。
121评估指标: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独立自主能力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洗澡、进食、用厕等10项内容,每项总分5、10、15不一,10项总分为100分。总分≥60分,生活基本自理;总分41~59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总分21~4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总分≤20分,生活完全依赖。
重返社会正常生活指数问卷:包括患者日常生活中社交、家庭等因素方面的问题,共11项,每项问题具体分析原因。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归纳为家庭经济原因、家庭改造原因及心理障碍原因。
13数据处理: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以60分为界分为生活基本自理和不能自理,分别统计出院前后能生活自理患者比例。同时对于自理者赋值0,不能自理者赋值1,作为多因素回归分析的因变量。分析重返社会正常生活指数问卷,按照答案归纳为经济原因、家庭改造原因及心理障碍等原因。根据患者回答情况赋值,属于某类原因赋值为1,不属于赋值为0,作为自变量。损伤平面按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4。男性赋值为0,女性赋值为1。
1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分类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日常生活功能的因素。以患者生活能否自理作为因变量,以重返社会正常指数问卷结果原因、脊髓损伤平面、性别及年龄作为自变量。逐步回归法筛选影响生活能力的因素。统计学假设检验的水准α值设为005。统计软件采用STATA SE 80。
2结果
21损伤平面:45例患者损伤平面分布为C2-C7平面5例;C8-T5平面10例;T6-L2平面22例;L3及以下8例。
22改良Barthel指数:出院时,45例患者平均Barthel指数为(694±137)分;出院后3月时,平均Barthel指数为(616±169)分。以60分为界,出院时及出院后3月生活自理患者百分比见表1。卡方检验发现出院后不能自理患者比例增加(χ2=579,P=0016)。
表1出院前后生活自理人数(百分比)比较(n,%)
3讨论
31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病人在出院3个月以后。总体改良Barthel指数发生的变化。出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功能变化有差异,且出院3个月后处于0~60分的人数较出院初期相比人数增加明显,通过出院前后的比较发现,需然有部分患者自理能力增加但总体仍然处于下降状态。
32通过表2多因素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原因、环境因素、心里障碍、损伤类型是患者觉得影响其功能的主要方面,其中功能进步的患者5人普遍认为经济因素和家庭环境改造使得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变得更为方便,有一位患者甚至可以通过重新够买住房改善自己的出行,但因为样本量的限制我们无法确认其是否具有普遍性。
通过分析调查表我们发现导致患者出院后功能下降因素有以下几点:①家庭经济情况较差不可以根据康复专业人员的出院指导购买相关的辅助设备,不能定期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各项检查;②不能够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导致从医院回家以后无法外出或外出极度困难甚至有人反映家里的洗浴间过于狭小回家后无法洗澡;③心里障碍导致一些患者拒绝与其他人进行交流长期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影响其生活质量;④不同损伤平面的患者之间以上几种原因都有的或者其中几个的。分析D平面的病人生活满意度较高时发现:①他们普遍愈后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自理能力极强;②大多数都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或者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3研究结果显示并非如我们常规所想年龄越大或者越小生活满意度越低,相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损伤平面之间的34虽然女性和男性先天的体质存在差异、但是其在损伤后的生活满意度上并无明显差异,国外的研究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损伤水平也与SCI患者生活质量相关[6][7]本文因为样本量有限,所以这方面的对比没有,可待以后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35研究结果显示:C3~C6的脊髓损伤病人一旦出现不完全损伤,其预后效果往往好于A级和B级的患者,其中的影响因素可能与高位完全脊髓损伤的病人普遍存在的回家以后无人照料而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较差有关,所以不太愿意早日回归家庭。而功能保留较多的高位脊髓损伤病人往往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更愿意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当然病人家属对于病人的态度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自理能力较高的病人对于家庭的负担较少而高位的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对于家庭的负担往往较重,这可能影响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满意度较差。
36当然,影响脊髓损伤病人出院后生活满意度的因素除了我们探讨的这几样以外,仍然有很多,如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经济因素、性格、家庭等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总的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生存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与国外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6][8],性别也是影响SCI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6]有研究表明在填写调查表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开始不大愿意填写性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信息,通常需要经解释后才填写。从本研究结果可见,和欧美国家的研究相似,性功能也是影响SCI患者社会领域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9][10]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研究去揭示其中的相关性以便更好的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和措施让脊髓损伤病人能够早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4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有所下降。影响出院后功能的因素可能是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环境改造、心里障碍、及损伤平面。
参考文献
[1]吴军发,胡永善,吴毅.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6):377379
[2]张伟伟.脊髓损伤患者出院6个月内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M].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硕士论文.2009
[3]American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revised 2002[M]Chicago:ASIA,2002125
[4]Loewen SC,Anderson BA.Reliability of the Modified Motor Assessment Scale and the Barthel Index[J].Phys Ther,1988,68:10771081
[5]WoodDauphinee SL,Opzoomer MA,Williams JI,Marchand B,Spitzer WO.Assessment of global function:The Reintegration to Normal Living Index.Arch Phys Med Rehabil.1988,69(8):58390
[6]Post MW,Van Dijk AJ,Van Asbeck FW et al.Life satisfactionof person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compared to a population group[J].Scand J Rehabil Med,1998,30:2330
[7]Dijkers MP.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person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9,80:867876
[8]Anderson CJ,Krajci KA,Vogel LC.Life satisfaction in adults with pediatriconset spinal cord injuries[J].J Spinal Cord Med,2002,25(3):184190
[9]Kennedy P,Lude P,Taylor N.Quality of life,social participation,appraisals and coping post spinal cord injury:a review of four community samples[J].Spinal Cord,2006,44:95105
[10]Hammell KW.Quality of lif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a meta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findings[J].Spinal Cord,2007,45(2):124139
论文作者:黄志祥 李娜 翁迪华 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脊髓论文; 因素论文; 功能论文; 家庭论文; 能力论文; 《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