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居民用户低电压监测的研究论文_杨苏锐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居民用户低电压监测的研究论文_杨苏锐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近2年来,有些网省公司开始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居民用户表电压,但由于受通信条件的制约,一般采用2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透抄居民用户表电压;第二种方法是选取重点用户,但由于对380V配电网络结构不清楚,对用户是处于电网首端、中段还是末端不确定,所选重点用户往往难以反映实际情况。对此,笔者研究了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居民用户低电压监测。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电压监测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概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指的就是对实际用电状况进行的一系列处理,包括对其收集、处理与进行相应的监管,这些要求达到精准的水平,并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对计量出现的异常进行监测、对智能用电设备进行信息交换以及对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用电信息的主要来源,它的重要任务包括对电力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实时监控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第一,采集数据信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进行的采集数据的工作具体包括以下数据:工作状况数据、事件记录数据以及电能数据等与用电量相关的数据。采集数据信息的方式则主要是随机召测、主动上报以及定时自动采集等。第二,管理数据信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数据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于数据的分析与检查,主要针对的是数据是否正确与完整,还有如果出现异常的数据,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与指导,以此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以数据信息的线路、行业、时间以及区域等作为根据,从而精确科学地分析、计算以及统计采集的数据。第三,控制定值。控制电量定值、功率定值、费率定值,并且采取相应的保电措施与远方遥控措施。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低电压的背景

夏季用电高峰突出,故障报修、低电压和用电投诉等问题异常增加。供电公司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对低电压台区进行锁定的过程,就是又一次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的过程。仅6-8月,发生报修18768起,环比3-5月增长31.68%,比去年增长49.83%,其中低电压报修707起,占报修总数的3.77%,环比增长1583%。经排查,全地区212个驻村点有36个出现供电能力不足和电压偏低。从全吐鲁番地区7.2万平方公里28个供电所2231台公用变压器中,快速准确锁定存在问题的台区就需要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锁定存在问题的低电压台区。供电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借助实现客户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的条件,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和历史数据对全地区公用台区开展全面监测分析,对全公司公用变压器开展负荷、电压数据进行拉网式监测分析,为低电压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力的支持了公司低电压治理工作。供电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经协同分析,低电压原因主要有台区超载、重载,台区布点不足,低压线路过长,台区低压线路不合理,线径过细,台区运行管理不到位,负荷不均衡、配变档位不合理、树障影响等。

3监测实施

3.1功能测试

3.1.1室内功能测试

室内功能测试主要测试数据的完整性,在一台集中器下挂5块表,一块三相表作为台区总表,另外单相、三相表各2块,分别为普通单相、三相表各一块,重点单相、三相表各一块。去掉未要求的数据项,以免占用载波通道。

3.1.2现场运行状况测试

该测试是检验表计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各营销业务是否能正常完成(包括各采集任务执行情况、远程停送电执行情况、台区停送电事件上报情况等)。选择一个有568块表的台区,其中三相表有242块,测试一周时间,若在此期间出现问题,修改软件,并返回室内测试。现场测试表明,日冻结表码能正常采集,远程停送电能正常进行,典型时间点电压能正常采集,但有少量点漏采,漏采的点不固定,前一天漏采的,第二天又有数据。后来又在一个300块户表的台区测试,其中三相表有40块,漏采几乎没有,进一步分析发现,漏采与台区表计数量、失败表计数量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原因是小台区表计少,在4h的时间内,有充足的时间补采。而失败表计少,通信状况好的台区,补采的次数少,集中器等待的时间少,采集完整率高,增加居民用户表4个典型时间点电压的采集是可行的。

3.2远程批量升级

软件经过两级测试后,即组织对现场运行的集中器进行远程升级,先进行小批量升级,一般50台左右,观察一周左右,工作正常,再大批量升级。

4低电压案例实践验证分析

2014年5-6月夏季用电高峰开始,台区低电压引起的用电受限、报修投诉增加,驻村工作组和政府维稳安保也对供电服务提出了严格要求,低电压治理刻不容缓。经客户服务中心初步搜集整理,涉及全地区120个公变台区。6月运监中心监测分析排查出电压异常台区74台,涉及客户数3543户,经协同分析和方案优化,确定61个台区优先治理。6月底方案和计划得到供电公司批复并要求特事特办快速解决。7月初治理工作全面启动,当月就率先完成了问题最突出的吐鲁番城区及城乡结合部13个公变台区1171户低电压问题。8月改造35个台区,9月份改造12个台区,至9月底完成了全部61个公变台区改造任务,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好评。运监中心通过业务系统监测,发现2014年7月-9月,连木沁镇供电所苏巴什2小队台区(652111308)7月-9月均出现低电压现象,其中7月份出现9天,8月、9月各出现1天。具体如下:经协同核查分析,该台区容量30kVA,该台区出现低电压时,电流明显增大,但负荷未超过变压器容量,功率因数正常,三相负荷平衡。因此排除变压器容量、无功、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经进一步核实低电压原因属于配电台区供电半径过长,线径过细,引起电压损耗增大。

5效果的分析

为协助公司解决夏季用电高峰城乡客户低电压报修、投诉增加和低电压台区不能超前预警发现、可能造成供电服务原因影响投诉的突出问题,吐鲁番供电公司发挥运营监测大数据监测分析和协同控制作用,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和历史数据,对低电压问题比较集中的公用台区电压负荷数据开展专题监测分析。优先筛查出超载重载和低电压问题严重台区62个提交公司安排率先更换整改,同时对全地区所有公用台区全面监测核查分析,对电压异常台区列出分类清单,建议相关部门列入公司下年计划安排解决。既保证了客户用电、规避了投诉风险、支持了政府维稳安保和社会稳定,又实现了台区电压治理从“手忙脚乱-被动应付”到“事前预警-有序解决”的科学转变。供电能力和质量有效改善,低电压报修投诉大幅下降。通过夏季集中整治,成效显著,共解决低电压用户3543户,极大地降低了供电所报修数量,提高了供电能力、电压质量,月均报修次数从治理前的6256次下降为2769次。8月至今未再发生低电压投诉。更换后变压器电压合格台区达到98.36%(其中一台出现高电压),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从7月份99.9967%上升到9月份的99.9986%,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从99.5441%上升到99.6435%。实现低电压治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超前监测预警”转变。以前低电压问题只有客户反映、报修投诉或者运行人员定期测试积累数据判断才能被动发现,极易造成影响客户用电、投诉不满等后果。而开展主动监测分析,则通过大数据、多系统的监测分析,提前作出判断,制定计划,从“被动应付”转变成“主动超前预警”计划的有序治理。同时通过此次监测分析工作,积累了经验,也建立了运用量价费损工具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对台区电压质量监测分析、早发现早预警的常态工作机制。

6结束语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其他系统共享数据等方式,实现了对居民用户低电压全面、连续的自动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免维护,无需考虑低压配电网拓补结构,为低电压监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手段,为下一步低电压治理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华隽.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农村低电压采集和治理[J].电力与能源,2016,v.37;No.18005:567-570.

[2]任杰.地区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优化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论文作者:杨苏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居民用户低电压监测的研究论文_杨苏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