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 宁夏 固原 75600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治疗的68例接受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3.53%,而试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试验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218-02
临床调查指出,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屡见不鲜,一般是因为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缺乏法律意识以及输液巡查频率低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对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本研究中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治疗的68例接受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分析讨论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治疗的68例接受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6例男性,32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1.8±0.6)岁。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完善静脉输液制度。完善与健全儿科医嘱处理制度与输液检查制度等,分析短时间内发生的问题,且总结解决方法,严格的遵循医院制度,提升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储备[2]。第二,安抚患者情绪。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害怕与恐惧的心理,其表现往往是喊叫与哭闹等,难以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安抚患儿情绪,通过给予糖果、玩具以及抚摸等分散患儿注意力[3]。第三,完善操作流程。护理人员需要严格的遵循输液操作步骤,且执行无菌操作,在输液的过程中应严密的对患者状况进行观察,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第四,输液中护理。将肝素钠与生理盐水混合液当作封管液,实施脉冲式正压封管,防止药物与血液在软管内沉积而发生留置针赌管情况。若患儿发生套管反折情况,在血管充盈状态良好及血管弹性正常的基础上,通过无菌棉签将套管弄直且消毒,再重新放置,待更换敷贴后进行固定;若发生针眼肿胀及硬结等情况,应及时将留置针拔除,湿敷硫酸镁进行消炎去肿处理。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都通过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同时为了加强可信度,计数资料组间率(%)通过卡方检验,而正态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且文中全部实验数据都是平均值,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3.53%,而试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试验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儿科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关键科室,临床治疗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对于小儿疾病的康复预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临床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点,而降低患者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点所在。临床调查指出,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屡见不鲜,一般是因为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缺乏法律意识以及输液巡查频率低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对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4]。相关研究显示,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3.53%,而试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试验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总而言之,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卢艳芳.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341.
[2]谭菊香,娄湘平,彭赵,等.弹力网状绷带帽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1):1341-1342.
[3]朱雪凤,惠碧君,夏婷婷.三种部位植入浅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抢救中的效果比较[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07):227-228.
[4]赵晓云,罗芳,冯慧.两种不同穿刺送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中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17(34):553-554.
论文作者:祁锁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
标签: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头皮论文; 小儿论文; 风险论文; 事件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