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_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_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对论文,负面影响论文,奥运论文,对策研究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奥运会作为全世界瞩目的文化庆典,由于其深厚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所具有的积极社会意义,导致人们对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长时间以来一直充满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可以说这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力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与社会生活中很多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按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经济影响的性质,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分成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部分。

研究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负面影响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直至消除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扩大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研究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负面影响常常容易被人们看到的繁华所掩盖或忽视,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必要深入进行研究,既不要无限度夸大奥运会的正面影响,也不能忽略、回避奥运会的负面影响,而是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及其举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时下正值北京筹备2008年奥运会之际,期望本研究有助于北京办一届奥林匹克历史上最成功的盛会。

1 体育设施闲置

1.1 体育设施闲置的原因

奥运会比赛所使用的比赛场馆、奥运村和记者村等体育设施在奥运会之后出现闲置是奥运会举办城市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纵观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无论夏季奥运会,还是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点几乎都是选择在发达国家举办,由于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原本奥运会举办城市体育设施就比较完备,满足市民进行日常锻炼应该没有问题,这就使得奥运会后所使用的场馆出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第二,奥运会举办国家和举办城市往往出于自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扩张的需要,为了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新建、改建和扩建一些造价很高的体育设施,一方面,这可以使自己在众多的奥运会候选城市中占得先机,使自己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客观地讲,也只有新建、改建和扩建奥运会比赛场馆,才能满足奥运会参加运动员人数众多,比赛项目齐全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对奥运会比赛场馆等方面的高质量的要求,而这些体育设施并不见得都是适合举办城市长期发展需要的。

第三,为了保证奥运会比赛的顺利进行,比赛场馆的位置相对集中,离运动员居住的奥运村距离较近,加之场馆建设需要大量的空地,因此不可能在举办城市的中心地带修建这些场馆,这样势必会使得这些比赛场馆相对来说远离市中心,为奥运会后的利用带来实际困难。与这些场馆相配套的还需要建设数量相当的停车场和一些方便观众的服务设施等等,也同样存在赛后利用的问题。在奥运会举办之后任何国际体育比赛或其他社会活动都很难使用数量如此众多的场地设施,而同一个城市在当今想要在短时间内再次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然会出现比赛场馆的闲置和一定的浪费。

第四,由于奥运会举办国家和举办城市人口的限制,例如,澳大利亚作为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国家,整个国家人口只有1900多万,可以想象作为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悉尼的人口数量,也会在赛后出现体育设施闲置、浪费的现象。

第五,奥运会举办城市往往出于城市发展的考虑,在修建体育设施时常常不愿意停留在现在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举办城市不惜重金修建体育设施,作为城市新的人文景观,以便树立举办城市的形象。但是,随着奥运会比赛的结束,国内外游客对奥运会比赛场馆参观的热情也会随着奥林匹克热点的转移,而转移到新的奥运会举办城市,例如,在体育设施方面花费巨资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场馆现在也可以供游客参观,但参观的人数却不多。

第六,奥运会举办城市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比赛场馆的使用方面具有严格的限制,也是导致体育设施闲置的原因之一。

1.2 体育设施闲置的历史事实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惨痛的教训值得牢记。蒙特利尔奥运会是历史上修建体育设施浪费最为严重的一次,产生了极强的负面影响。正是这届奥运会在财政方面严重的透支,使得在一定时间内很多国家“谈奥运会色变”。预算只有1.25亿美元的俭朴的奥运会,到后来预算完全失控,耗资约15亿美元,光修建主体育场就耗资3.5亿美元,就是这样,主体育场的顶棚在奥运会举行时还没有建好,甚至奥运会结束多年以后依然没有竣工。花费2500万加元修建的奥林匹克划船湖,基本上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花费7500万加元修建的自行车场地,与奥运会要求无关,奥运会后蒙特利尔市也不需要,不仅给举办城市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使这些体育设施在奥运会之后大量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事实上,围绕蒙特利尔奥运会,建设新体育场和改建旧体育场带来两个重要的伦理问题,第一,公众的钱应不应该负担这些建筑?第二,当许多城市拥有不充足的住宅、学校和医疗设备的时候,公众的钱应不应该投向体育设施?蒙特利尔城市健康部门对市内学校3400名学生进行了一个调研,发现一多半的孩子身体有病。蒙特利尔城市中的住宅一多半是一间,这些房屋要么是不适于居住的,要么是在居住标准以下的。蒙特利尔的空气污染超过了危险界限,每天有3亿加仑未被处理的污水污物排放到圣劳伦斯河等等。

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奥运遗产中也同样可以看出体育设施的奢华和昂贵。奥林匹克(特纳)体育场价值2.44亿美元,奥运村大学住房2.41亿美元等等。而北京1990年举办的亚运会比赛之后也存在场馆利用率不高,每年维修费用不少,能够让北京2008年奥运会使用的场馆不多的情况。

2000年悉尼奥运会共设有28个大项,300个小项的比赛,这些比赛需要数量众多、质量较高,同时又相对集中的体育场馆,尽管在建设这些场馆时已经考虑到奥运会比赛后的使用问题,但事实却是,“一年前,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宽阔的林荫大道和耀眼的体育场馆内挤满了游客……而今,这些大道、广场和体育场馆已是空空荡荡,很少使用。听不到观众的呐喊声,只有站在高高的金属台上演讲的声音和不间断的细细的音乐声在馆内回荡。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是繁忙的活动中心。今天这里成了一座十足的鬼城,每年要拿出5000万澳元(合2.2亿多元人民币)来进行维护……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最近称,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一座费钱费事的累赘建筑。”

由于这些场馆的修建与维修需要巨额的费用,如何在奥运会各项比赛结束之后继续发挥这些场馆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尽可能收回对这些场馆的投资,避免这些场馆的闲置,造成土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浪费,对奥运会举办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城市非受益人群的生活受损

2.1 奥运会举办城市中的非受益人群

这里指的非受益人群是指奥运会的举办不能给他们生活带来任何好处的人群。与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奥运会也不可能给所有的人都带来好处,各种社会群体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得到的社会利益也不同,对各种社会活动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中非受益人群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首先,奥运会举办城市中无家可归的人可能因为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被驱除出举办城市,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其次,城市中部分供低收入人群使用的旅馆可能会因为举办奥运会,而改为供能够进行相对较高消费的消费者使用,因为会有大量的人流(观众、游客、运动员、裁判员、记者、官员等等)涌入举办城市;

第三,奥运会举办之前需要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检验,这种检验常常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加上奥运会的比赛,会使举办城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各种各样的人员充斥,老年人出行和学生上学可能会因为交通堵塞而受到各种影响;

第四,因为奥运会的举办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这可能会使医院和其他各种诊所的志愿者数量相应减少,从而使一些病人和残疾人的就医受到相应的影响等等。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许多人会沉浸在喜悦与狂热之中,心情难以平静,许多学生会参加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去,许多人会暂时离开工作参与奥运会的工作,或准备观看奥运会,各地观众和游客的不断增加,更会增加这种大赛前的气氛,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秩序被打乱,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影响举办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的日常生活。

2.2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中非受益人群的历史做法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前,“政府掏出大笔金钱举办奥运会和2年后的世界杯的决定,深深地激怒了民众。大学生们首先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游行,要求政府关注许多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随着奥运会比赛日期的临近,政府对学生的示威愈发感到忧虑。在以各种手段解决都无效的情况下,政府出动了军队和坦克,与大学生们在城郊的文化广场发生了血战,打死、打伤、逮捕了无数人。”

为举办巴塞罗那奥运会,巴塞罗那城市的物价及各种消费支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3年开始,通过积累指数可以看出,比起加泰罗尼亚的其他地区,巴塞罗那的生活费用的增长率高出了20%,其中,如果1985年的指数为100,电力消耗和天然气消耗到1992年已经接近130;城市垃圾到1992年已经接近146。对城市中中低收入的人群而言,这种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无家可归者工作组的帮助下,亚特兰大被迁居民拒绝他们被边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行动发生在武德拉夫公园开工典礼上。为抗议公园缺乏人情味的设计和奥运计划者令公园‘趋雅拒俗’的企图,抗议者包围了奠基石,起哄发言人的讲话。”“……对于那些因为建设与拆迁利益受损首当其冲的美国非洲裔居民来说,他们的领导人对体育场的好处则将信将疑。”

Jennifer Dobner的研究指出,在最近的悉尼奥运会,低收入的居住者失去他们的住房,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被法律强制驱赶出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把低收入的人逐出举办城市在奥运会开幕的两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由于没有更好的计划和额外的经费,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也将影响城市中非受益人群的生活,随着冬奥会的不断临近,各种服务方面的要求会不断增加,这将对城市中非受益人群的居住、食品供应、管理机构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提供者造成沉重的打击。

从就业方面来看,奥运会确实能给举办城市带来众多的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多是短期就业,奥运会举办之后许多人仍就会失业,另外,奥运会需要的各种人才,主要是受过良好教育培训的人才,对于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来说,即使在筹备、举办奥运会期间找到工作,也不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同时还必须注意,奥运会需要的人才是从全国,甚至是从全世界招揽的,这些人才大批进入举办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对举办城市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就业是一种较大的冲击。大约有32000人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涌入举办城市寻找工作,这将给举办城市的低收入者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直接影响这些人的生活。

3 社会额外支出增加

3.1 奥运会为其举办城市造成的社会额外支出

奥运会为举办城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即附加成本,也即运动员、教练员、官员、记者、观众和游客等向当地居民或他人转嫁而未予补偿的费用。这个附加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举办奥运会直接给当地居民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称为直接附加成本。由于大量的国内外观众、游客、运动员、记者等对举办城市的相对集中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整个举办城市的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增多,垃圾泛滥,水、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噪音增多,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种疾病有流行的趋势,犯罪率明显上升,以及举办城市和周边自然风光被破坏,历史文化遗迹被损坏等。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保护自然环境、人文遗产,政府要采取相应地防治和处理措施,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这种由于举办奥运会直接带来的投入就叫做直接附加成本。

另一部分是由于举办奥运会间接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带来的压力。由于举办奥运会,吸引了大批的外地劳动力进入举办城市,由于他们长期在举办城市逗留,造成举办城市社会人口增加,从而相应地引起住房不足、交通拥挤、教育经费和学校不足、失业率增加、犯罪率上升、医疗保健设备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当地政府为了防治和处理这些负面影响,而投入的费用开支,称为间接附加成本。这些开支是由于举办奥运会而引起的,增加了举办城市的额外支出。

举办奥运会,就意味着不能举办,或减少举办其他的社会活动,Max Walsh说:一个美元如果花在奥运会上,那么就不能花在健康、教育或防卫上。因为,一个城市投入到社会活动中的钱是有数的,或者说资源是有限的,一定数量的资源,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办很多的活动。

3.2 奥运会引起的社会额外支出增多的历史事实

体育比赛,由于讲胜负,论输赢,加上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最重要的比赛,比赛的结果和比赛的现场环境增加了人们对这一共同的刺激以一种自发的方式产生反应的机会,这种反应是自发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是无组织的,如果出现明显的错判,使比赛失去控制,就有可能使观众失去控制,出现骚乱,从而使举办城市和组委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更加巨大。1990年雅典申办1996年奥运会举办权失利后,雅典人非常愤怒和冲动,很多行业举行了自发性罢工,如教师、银行、供电部门、清洁工和电讯局等等部门的罢工,使得交通混乱,通讯中断,城市垃圾成堆,罢工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300万美元,使整个雅典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数量众多的人口涌入奥运会举办城市,会消耗各种食品和物品,必然给举办城市和比赛场地的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33天内,奥运村将向村民们提供120万份饭。村民们将在6个餐厅就餐,其中有5个进行全天24小时服务。奥运会期间,村内的工作人员将准名4万份盒饭供在村外训练的运动员吃。每天接待46.5万观众的流量确实是本届奥运会的沉重负担。46英里铁路系统提供几乎24小时的服务;当局租借1000辆公共汽车增加运输;以往平均每天乘客为20万,而在奥运会期间将达到50万。

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火车站在奥运会期间高峰时,1小时经过30列列车,装载5万人,汽车站1小时能运送28000万人,可见奥运会给当地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组委会和政府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交通的紧张,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修建城市基础设施,这将使城市在交通方面增加额外的支出。

悉尼奥运村的游客和观众每天的食品消耗为1万杯啤酒,7万杯可乐,3000瓶矿泉水,4000个冰激凌,2000张比萨饼,3000个热狗。大量的观众会给赛场和城市留下大量的废物和垃圾,如果在比赛后出现骚乱,或举行庆祝活动,大量的城市设施、酒瓶等都有可能成为失控观众发泄的对象,给举办城市的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这都需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同时,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发病的可能性,使医疗设施变得紧张,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也会相应地增加。

从近5届奥运会的情况看,入境游客均超过20万人,国内来观看奥运会的人数从奥运会门票在国内销售的数量中可以发现要远远超过国外的入境人数,汉城奥运会的比赛门票国内发售数量约是国外发售数量的4倍,悉尼奥运会国内发售门票500万张,这将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比赛期间不仅要保证奥运会所使用的比赛场地设施、设备的安全,而且还要保证比赛所需各种辅助设施的安全,更要保证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记者、观众的安全,这些方面缺—不可。1988年汉城奥运会安全方面的花费超过500亿韩元,占所有组织支出的15.17%,列第三位。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在安全方面的花费为2.34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将在安全方面投入7.5亿美元,同时,对举办城市的社会治安还要加强管理,保证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在安全方面的额外投入可想而知。

4 奥运会与举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1世纪的主题之一,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人和社会全面持续的发展是其评价体系的核心,内涵深刻的文化自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该贯穿于整个奥运会申办、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之中,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举办城市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举办城市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的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纳入奥运会举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人口、资源和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必须将三者协调起来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4.1 尽可能避免体育设施闲置

为举办奥运会准备进行的体育场馆的新建、改建工作都应该考虑到奥运会举办以后这些场馆的综合利用问题,因此,要力争做到: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比赛场地设施。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此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榜样,尽可能不建、少建新的体育设施。

第二,举办奥运会,需要多个比赛场馆,这些场馆不仅质量要好,而且还要美化市容,具有竞赛、健身、娱乐、休闲、购物等多功能,以便于奥运会赛后的充分利用。

第三,举办城市要从长远考虑修建体育场馆,既要保护资源,还要节省资源,不能浪费,可能的情况下,对一些比赛项目可以修建临时体育场馆、场地,在奥运会举办之后将这些设施进行拆除,避免奥运会后造成场地闲置,每年维修、保养开支巨大的情况,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四,奥运会举办之后比赛场地应该对全体市民开放,这样有利于市民参加锻炼,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和普及,有利于体育设施的充分利用。

第五,将一些体育设施在举办城市内分散建设,这样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适当减少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第六,将一些体育设施建设在学校中,使孩子们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场地上进行运动,为培养人,提高人力资本进行先期投入。

第七,在筹备奥运会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培养体育消费群体,只有举办城市、举办国家拥有大量的体育消费群体,才能在奥运会举办之后有更多的人到奥运会比赛使用的场馆进行持续的体育消费,从而来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这一点对于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引起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高度重视。

4.2 关注奥运会举办城市非受益人群的生活

奥运会举办城市各种消费活动增加,导致城市的物价上涨,使举办城市居民的生活费用相比于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增加。这将进一步使举办城市中的非受益人群和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面临更大的困难。为解决此间题:

应该正视举办城市中非受益人群的客观存在,奥运会举办国家各级政府需要高度的重视,动用政府的力量进行积极的、大量的投入,切实关心这些人的生活,正视奥运会给举办城市一些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为这些人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

关注举办城市非受益人群生活,稳定物价。随着奥运会筹备工作的进行,城市人口会不断上升,物资就会相对紧缺,导致物价上升,影响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举办城市中的非受益人群。应该对城市中中低收入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帮助,给这些人提供更多受教育,接受培训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培训得到提高,从而能够为奥运会做事,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实惠,为这些人创造一定的条件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对城市中的老年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要加以保证,越是接近奥运会越要保证举办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养老院、医院、学校等社会服务部门要保证稳定、正常地对社会开放,不能为了迎接奥运会而使社会最基本的服务部门工作受到影响,忽视举办城市市民的正常生活。

对没有固定收入的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和外来人口要提供帮助,创造一切条件对这些人进行培训,进行积极的安置,要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生活保障,诸如住房、失业补贴、就业机会等等,让奥运会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4.3 减少奥运会举办城市社会额外支出

可以说奥运会为举办城市带来的额外社会支出是不可避免的,举办任何活动可能都会带来类似的这种社会额外支出,现在的问题是在圆满举行奥运会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减少这些社会额外支出,促进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和举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奥运会筹备期间,应该想尽办法,不断加大对举办城市在环境保护,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期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利用一切现代传媒手段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进行正面宣传,用奥林匹克理想引导人、教育人,提高举办城市市民的觉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社会治安,力争减少举办城市的额外支出。

借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减小各种疾病发病的可能性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社会的各项额外支出,提高奥运会的综合效益。

标签:;  ;  ;  ;  ;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_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