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旺茂镇太阳村小学,53761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上的一切学习行为,几乎都发生在学生群体相互作用的情景之中。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同时对于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引言
在实际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限,并且在面对一些陌生知识的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容易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针对于这方面的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本身在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具备一个更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空间,并且在实际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的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整体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打破了以往被动化教学活动开展的诸多弊端和限制,同时也能够满足当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对于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教学需求满足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讲述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存在不足。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能够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符合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主动性。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讲为主,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惰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给每一个学生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就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之中增强与他们的沟通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对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运用中存在不足,教师在运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小组划分方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步骤之一便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小组的划分情况会对小组合作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深刻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不少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存在不足。一般来说,教师会直接按照学生的座位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十分简单快捷。然而,由于在分组时为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主观意愿,使得学习小组之间的综合学习能力存在极大的差距。在这种划分模式下,部分学生会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旁观者,未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2.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不够完善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运用中,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主旋律为小组讨论,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不够充分,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浮于表面,所设置的问题并未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教学内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另外,部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予了学生过度的自由,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学生常常在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了原定的讨论轨迹,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对课堂教学会起到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注意合作学习的持续性
一个优秀学习小组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个小组、每个组员的动态(含学习动态、情感动态),形成“沟通-指导-反思-校正-再反思-再校正”的指导顺序,使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磨合、互相信任、共同进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的心理动向有整体把控,对于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教师给予其组内学习监督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对于学习懒散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发现、引导、纠正。长此以往,形成学习正向持续发展。
3.2细化课后问题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课本每篇课文一般都有四道题,一般情况下课后思考题的二、三题是为了解决重难点而设计,这些思考题语言高度概括,为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度。需要教师把课后的思考题细化分解设计出合作学习任务。如《老人与海鸥》一课课后思考题:“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再跟同学交流交流。”这是教材提出的合作学习任务,这样会让许多学生无从下手。我对这个问题进行细化,并且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设计出的合作学习任务为:“①用“___”画出老人对待海鸥的语句,从中体会出什么?用“~~~~~”画出描写海鸥对待老人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②结合第一题的思考说说课文最打动你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打动了你?试着读出自己的感情。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人人发言。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做到了交流。
3.3习作教学课堂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在习作教学课堂上合作学习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如在修改《我和某某》习作时,老师和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制定出合作修改习作的标准: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修改运用不正确的词语,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准确。事情写清楚了吗?我的感情变化写出来了吗?某某的动作、语言、神态写清楚了吗?习作中有自己的感悟吗?习作中有没有优美语句?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有没有引用?书写是否工整,语句是否通顺?学生先按照标准进行修改,然后小组成员按照标准进行修改和评价,最后学生自己再按照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增强了,习作水平也明显提高。
3.4口语交际课堂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口语交际课堂合作学习任务主要是创设情景对话让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其中。例如在打电话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是:学校要求你和三位同学,明天上午八时,去火车站迎接几位来校参加联谊活动的外地学校的同学。晚上七时,你又突然接到学校的通知,说外地同学将改乘汽车到达,要求你们明天上午七时半去长途汽车站迎接,并要你尽快通知另外三位同学。教师创设了三种情景:①接听人是同学的奶奶;②接听人是同学家里一位来自外地的亲戚,家里没有其他人;③接听人是同学六七岁的小表弟,家里没有其他人。提出的合作学习任务是:一人扮演“我”,一人扮演奶奶,一人扮演小表弟,一人扮演亲戚,当每组进行对话时,其他人当评委,评价是否按要求开展对话。这样人人都有任务,学生在活动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课堂教学新形式,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但是,教师若想将合作学习形式恰当地渗入到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之中,还要经过一番透彻的思考、实践和总结,总结出一套符合学情的合作学习方法,最终赋予小学语文教学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学荣.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2017,(02):13
[2]王道平.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步骤[J].读写算,2016,(05):86
[3]何志杰.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2017,(16
论文作者:郑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习作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模式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