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第三板”并不是中小型投资者的“财富创造委员会”_股票论文

“新的第三板”并不是中小型投资者的“财富创造委员会”_股票论文

“新三板”不是中小投资者的“创富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富论文,投资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三板”的大门向个人投资者打开

进入2011年,投资者越来越感受到“新三板”扩容的脚步正一步步走来。

其实,“新三板”并不是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早在2000年,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出面,协调部分证券公司开设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之为“三板”,对当时从主板市场退市的公司进行收容。不过,由于“三板”中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要转到主板上市难度很大,因此多年被冷落。为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这种柜台交易过于落后的局面,同时也为更多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流动的机会,有关方面后来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了新的股份转让系统,简称为“新三板”。但由于“新三板”的交易者限定为法人,且股票交易的单位最小为3万股,所以,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最广大的投资者主体——中小投资者就被拒之于“新三板”之外。加上“新三板”的规模较小,目前挂牌的股票只有76只,而且挂牌公司也只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因此其市场影响力也很小。

但随着2011年的到来,“新三板”越来越搅动着A股市场。还在去年末的时候,“新三板”扩容的传言就在市场上四起。一会儿称“新三板”扩容试点方案已初步拟定并在年底上报,“新三板”将开门迎散户,交易门槛将由原来的最小交易单元3万股降至1000股。还有传闻称,“新三板”虽然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交易,不过门槛较高,最低可能是50万元。更有消息称,“新三板”与主板市场账户合并等。关于“新三板”的传闻一时之间众说纷纭,造成A股市场动荡不安。

当然,“新三板”的扩容并不只是一种传闻,而是管理层的决策。在今年1月14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从八个方面对2011年证券期货监管重点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其中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因此,“新三板”扩容在2011年不可避免。而且根据权威人士透露,新三板扩容方案已基本定稿,预计在“两会”后公布,首批扩容园区规模或达到15~20家。而2月22日的《上海证券报》头版报道,“新三板”市场将对个人投资者实施适当性管理,在标准上,可能会借鉴创业板、股指期货的合格投资者标准,参照“股龄不低于2年,资金不少于50万元”拟定。可以断言,“新三板”扩容方案很快将会出台,一些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个人投资者将有望参与到“新三板”市场的交易中去。

二、“新三板”财富效应令人瞩目

“新三板”的扩容之所以受到关注,一些中小投资者也希望能够参与到“新三板”股票的交易中去,目前“新三板”的财富效应是最直接的动力。

“新三板”的财富效应显然与创业板的财富效应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说,创业板与“新三板”的市场定位都属于高新技术板。创业板公司无非是股票经过公开发行并上市了,而“新三板”公司尚未公开发行股票,股票也未正式上市,而只是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所以,对于“新三板”公司来说,登陆创业板(也有可能是登陆中小板)将会是它们的梦想。

而对于那些拥有“新三板”公司股份的投资者来说,创业板毫无疑问是他们的“创富板”。虽然对于创业板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创业板是他们的噩梦。但对于那些在新股公开发行前拥有相关公司股份的投资者来说,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将会实现他们的发财梦。毕竟创业板目前已成为亿万富翁的生产基地。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此前挂牌的158家创业板公司中,批量制造了504个亿万富翁,平均每家产生3.19个。因此产生的千万富翁,百万富翁更是“成千上万”。并且,在现实中,已经有“新三板”的投资者成功地将这种梦想变成了现实。如成功转板的“新三板”第一股世纪瑞尔,该股票2009年在代办转让系统(即三板)的交易均价为7元/股,而登陆创业板的发行价就达到了32.99元/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达到了59.40元/股,在“新三板”买入该股票的投资者获得暴利。实际上,目前已成功转板的公司还有久其软件、北陆药业。这两家公司在“新三板”交易时买进股票的投资者也都获得了暴利。此外,摆在证监会案头并获得正式受理上市申请的“新三板”公司还有紫光华宇、星昊制药、合纵科技、海鑫科金、佳讯飞鸿、双杰电气等,暴富的机会正在向这些公司的投资者招手。

正是基于创业板的财富效应,在“新三板”挂牌的股票因此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不仅成功转板的世纪瑞尔、久其软件、北陆药业等公司的投资者在创业板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就是那些还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由于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涨幅不菲,同样也表现出强烈的财富效应。根据统计,在包括“老三板”和“新三板”在内的整个三板市场,2010年共有130只股票挂牌交易,其中下跌的股票只有12只,在其他上涨的股票中,有5只涨幅超过十倍,其中更有2只涨幅达27倍以上。如中海阳和恒业世纪两只股票,2010年涨幅分别达2958%和2780%;维信通、天助畅运和亿创科技三只股票涨幅超过10倍。此外,工控网涨幅达900%,凯英信业则达680%,安控科技、原子高科、金和软件、新松佳和、中川3和胜龙科技涨幅都超过了100%。而且,从估值角度来看,这些经过大涨的股票估值不少还是比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低,如涨幅最大的中海阳市盈率为52倍,恒业世纪更是只有26.22倍,天助畅运也只有28倍,工控网更只有5.4倍。这些公司股票一旦登陆创业板,仍然还会有不菲的收益。

这种财富效应极大地刺激了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的步伐。一些机构投资者纷纷以定向增发的方式介入到新三板公司中来。有资料显示,2006年至2009年四年间,“新三板”只有7家公司完成8次定向增发,总融资额3.45亿元;而2010年,“新三板”就有9家公司完成10次定向增发,总融资额达4.38亿元。进入2011年,“新三板”公司定向增发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有7家公司发布了定向增发的消息。“新三板”公司的定向增发已成香饽饽,甚至就连亏损公司的增发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如诺思兰德公司,去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111.68万元,每股亏损0.12元,但就是这家亏损公司的增发,每股21元的增发价格还招来哄抢,有15家机构前往谈投资合作,意向资金高达8000万元。

三、“新三板”不是中小投资者的“创富板”

虽然“新三板”过去带给了它的投资者以较大的财富效应,但对于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新三板并不是他们的“创富板”,而是“风险板”。

其一是“新三板”扩容的风险。个人投资者投资“新三板”是“新三板”扩容的结果。而“新三板”一旦扩容,那么,扩容后的“新三板”就不再是扩容前的“新三板”了。扩容前的“新三板”基本上是一个“示范板”,挂牌上市的公司都是比较优秀的公司,其中近半数公司基本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投资者投资扩容前的“新三板”风险相对较小。但经过扩容后,“新三板”公司鱼龙混杂,绝大多数公司难以上市,不少公司甚至随时都会倒闭。因此,投资扩容后的“新三板”,投资者的风险要大得多。

其二是公司上不了市的风险。“新三板”对于投资者最大的诱惑莫过于股票转板上市。但对于扩容后的“新三板”来说,投资者要捕捉到可以成功转板的公司困难将会大得多。根据推算,未来将有上万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届时“新三板”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垃圾板”,在垃圾里淘金,这显然不是一般的投资者能够做到的。而且即便投资者淘到了“东土科技”这种上会公司,但由于最终上市被否决,投资者还是要承担股价大幅下跌带来的风险。

其三是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新三板”公司原本就是非上市公司,其管理不规范是可以想象的。信息不对称,各种损害投资者利益事情的发生都将不可避免。有利好消息,知情人提前买进,有利空消息,知情者提前卖出。作为散户来说,始终都是受害者。其实即便是像世纪瑞尔这种成功转板的公司,在成功登陆创业板前夕,也是让一些利益中人以低廉的价格突击入股。因此,“新三板”公司如果真的有什么利益,也很难让中小投资者来分享。

其四是企业破产的风险。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并非是上市公司,它们的命运与大海中的小船一样,破产或倒闭将是“新三板”公司不可回避的事情。加上这些公司本身又缺少透明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中小投资者无疑将会是“新三板”公司破产或倒闭的买单人。

其五是股票交易风险。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挂牌交易的公司都是正式的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采取的是在每周五个交易日规定的交易时间段里连续交易,因此,除了出现涨停跌停这种特殊情况外,不会出现买不到股票或卖不出股票的情况。但“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并不是连续交易,而是集合竞价方式进行集中配对成交,投资者买卖股票很不方便。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这是投资者经常遇到的风险。

标签:;  ;  ;  ;  ;  ;  ;  ;  ;  

“新的第三板”并不是中小型投资者的“财富创造委员会”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