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各类电气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良好配合,做好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和运行维护,是确保供输配电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数量十分庞大,各类设备的工作机理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做好各项维护措施。本文简单分析了电气设备接地原则及方式,并探讨了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运行维护;策略
引言
电气设备是现代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稳定运行,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水平,规避潜在的雷击、电击等风险,为电气设备提供优质的运行环境。因此,电气设备运行时,需要提高对接地保护的重视度,优化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还会出现很多故障,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接地系统始终可靠,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确保电气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1电气设备接地原则及方式
1.1电气设备接地原则
第一,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不应作其它用途;第二,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等电位联接要求,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除外)与总接地体相连接;第三,接地体尽量不要选择电气设备所在的建筑内,接地电阻,要满足最小电阻的需求,保障接地保护的规范性,优化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第四,有特殊要求的接地,如弱电系统、计算机系统及中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1.2电气设备接地方式
接地技术指将电气设备中的任何零件与零电位“地”相连接,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技术,牵扯到的环节较多,包括电气线路的接地、设备的供电系统的接地、机房的接地和电气设备的网管系统的接地,都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十分复杂,电气设备要按照接地保护的实际情况实施,做好系统内部的接地设置,例举系统接地的几类方法:第一,浮地设计,此类系统接地措施,是指在电气设备不接地的情况下,设置悬浮的接地方法,隔离电气设备中的公共地,尤其是容易引起环流问题的公共导线,预防接地线方面的冲击干扰;第二,单点接地,电气设备的单点接地方法,解决了接地环路的问题,促使电流在流经电路期间,具备共同的阻抗,在串联单点接地上,各个接地点的公共阻抗,在相互牵制的作用下,提高了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的安全性;第三,多点接地,电气设备在高频电路中,容易增加接地时的阻抗,单点接地的方式,不适应于高频电路内,改为多点接地,多点接地选择短距离的元器件接地端,直接连接在接地保护线路上,避免接地线之间,有阻抗或杂散电感,全面保护电气设备的运行;第四,混合接地,此类方法适用于低频、高频、数字电路的混合系统内,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实况,选择单点、多点接地方式,促使接地保护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
2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策略
2.1加强接地故障电流监测
为提高电气设备接地可靠性,需要对接地故障电流进行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故障电流是指中性线的电流流经用作接地线的穿线金属管和建筑物的导电部分返回电源用户处。故障电流在电气系统内产生噪音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产生很强的杂乱磁场影响临近电气设备。监测故障电流的方法是让相线和中性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的瞬时向量和,如果系统内没有对地泄漏电流,电流互感器检测出的电流和应该近似为零;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电流差会通过中性线。
2.2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
电力企业要结合电气设备故障排除及安全性保护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符合电气设备实施状态要求的维修方案。电气设备维修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主动维修为主,预测维修、预防维修为辅,这种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按照合理的方式使预测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及主动性维修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逐渐形成良好的维修循环模式。在对电气设备状态数据的获取及准确分析的过程中,应使用预测维修方法,并使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中使用预防维修及主动维修时可以逐渐形成动态变化的平衡机制,在电力系统的不同环节对电气设备进行针对性地维修,排除设备故障的同时增强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安全稳定性。
2.3做好电气设备巡视检查
在电气设备运维工作中巡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首先,加强运维人员实时巡视,要保证设备各个阶段都得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运维人员做好实时巡视管理工作,在巡视中认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对存在异常的要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故障因素后采取有效措施;其次,运检人员的联合巡视,在安排巡检人员分工时要根据掌握的人员专业水平及技术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不定期采用交换巡检区域的方式提高巡检的准确性;最后重视与设备厂家的联系,确定定期回访制度,技术人员定期回访很有可能会发现正常运维人员巡检时没有意识关注到的细节,通过回访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也有利于设备厂家对设备进行升级改进,是一项双赢的工作。
2.4完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就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现状,针对不同的线路运行阶段和不同的故障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合理的改善,优化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做好电气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在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应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无论是从上层领导、管理人员,还是下层的组长基层员工,都应明确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相关责任制度,促使运行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问题及时有效的检查和维护。对于一些雷区和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应强化管理工作力度,加强接地保护等装置的投入,为电气设备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电气设备接地时,正确的接地系统可以促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故障电流或者雷电造成的损害,保护人身安全,因此,电力企业要积极应用功能先进的接地技术,根据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采取合适的接地方式,同时,要重视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运行维护工作,全面提升电气设备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建贵,郭冬雪.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7):236.
[2]杜婕.电气设备接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24):84-85.
[3]白旭,齐跃.浅析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J].仪器仪表用户,2012,19(04):95-96.
[4]刁晓军,曹靖.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及处理措施[J].科技传播,2012,4(21):61+63.
论文作者:陶祥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电流论文; 单点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