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良好课程标准的教学反思与实践理解--从“人性恢复”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谈起_人文主义论文

基于良好课程标准的教学反思与实践理解--从“人性恢复”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谈起_人文主义论文

基于好课标准的教学反思与实践性认识——从《人性的复苏》教学设计与实施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人性论文,课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10月,笔者所在的徐州市在徐州市第三中学举行市历史评优课大赛活动,作为参赛者,我在高二(13)班上了《人性的复苏》一课。随着课室外的铃声响起,我在屏幕上打出“再见”,齐齐的掌声过后,我紧张的神经才有些放松了,此情此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节课上得还可以,后来的结果——一等奖,也证明了我的第一反应。静下心来反思,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有学者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应从不同角度评估: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果和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基于这一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如果说这节课还比较成功,我认为与以下几个环节处理得较为恰当有关。

一、深入浅出的设计与导入,引出主题体现教学价值

根据《人性的复苏》一课的内容,我必须向中学生介绍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史,应该说这是学生既不熟悉又不感兴趣的话题。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想一下子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我在开篇引入课题时做了这样的设计:

教师:有个成语叫“疑神疑鬼”,请同学们说说,这一成语词性是……

学生:贬义词(异口同声)。

教师:同学们认识非常一致,因为它确实是一个色彩强烈的贬义词。但是,如果把它放在某一特定时期和背景下,它的词性就会有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充满对神的崇拜,中国早期人类也崇拜神,认为最高的神是……

学生:玉皇大帝……

教师:那西方呢?

学生:上帝;耶稣……

教师:当对神的崇拜达到极端时,如果敢于“疑神疑鬼”,可称为哲学家;如果对神的存在表示否定,则可称为无神论者。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讨论的不是神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到底是上帝创造了人,还是人创造了上帝?当有人开始意识到,人才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否定神的中心地位的时候,人文主义精神就产生了。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一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展示课件)。

这样切入引出课题,学生容易接受,目光和兴趣也就被我的讲解吸引过来了,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或许这一深入浅出的导入就是我这节课的亮点之一。

二﹑学生合作学习主动问答,在互动中理解历史知识

在学完 “古典文化的‘再生’”这一子目的内容后,我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以材料题的形式让甲组同学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乙组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展示课件):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 布克哈特

甲组学生: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

乙组学生: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甲组学生:“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

乙组学生:打破教会神学束缚,人性得到解放。

甲组学生: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乙组学生:意大利城市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最早……意大利独特的文化底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

在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历史老师用好课堂时间,把自己理解的课程价值与学科知识、重点内容,通过教学行动的转化,变为学生易懂、易明白、易理解的价值和知识在课堂消化、掌握。为此,我用材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解析材料、提出问题和寻找证据作答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与运用知识中巩固所学新知。课堂中,我一方面组织协调甲、乙组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认真倾听甲组的设问和乙组的回答,一方面规范学生表达——对精彩之处予以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立即纠正,并加以适当的补充,并提示说:解决这道题,就要抓住题干中的“最先”这一关键词,再根据这一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归纳。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而有序,在问答中双方同学互相评判,在对话中深化了学习内容,交流与分享各自的思想。

三、承上启下的灵活性设问与过渡,引发思考深化内容

从第一子目“古典文化的‘再生’”转到第二子目“人性的启蒙”时,我是这样设计与实施的:

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是如何复苏的?人文主义是如何展现的呢?那就是,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学识渊博、思想深刻、观点新颖、多才多艺的巨人,他们继承古典文化遗产,打破教会的神权统治,冲击腐朽的封建文化,为近代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被后世称为文学大师、艺术巨匠的先哲们,用他们的作品谱写了人文主义的赞歌。

课堂教学中,文学巨匠的作品一带而过,而对贯穿其中的核心灵魂——人文主义这一主题则通过设计问题深入讲解,反复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与表达:举例说明,在薄伽丘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的?

学生一:薄伽丘的《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宣扬了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学生二: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作品热情歌颂了人的伟大和高贵,歌颂了人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教师:请同学们审清题意,先看看前面一道题与后面这道题有何区别,然后思考作答: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前一题是谈《十日谈》与《哈姆雷特》两部巨著的共性——人文主义,而后一题则是谈二者的差别,即个性问题。

学生:薄伽丘的作品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肯定人的欲望,关注人性中的原始本能,说的大多是男欢女爱。

学生:莎士比亚作品则是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教师:所谓“说明了什么”,这是带有规律性的结论,说不出来没关系,请大家结合教材,注意教材中“初期”的薄伽丘、“高潮”时期的莎士比亚等表述。也就是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初期和高潮时期,按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人文主义也有一个从初级走向高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运动的发展,文艺复兴逐渐地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养成审美观念、提升艺术欣赏力的过程。为了把历史知识和艺术欣赏活动结合起来,我作了这样的设计:请学生欣赏两幅名画——《蒙娜丽莎》和《西斯廷圣母》,思考两幅名画是如何反映人文主义这一主题思想的。课堂实践中,我通过屏幕展现达·芬奇《蒙娜丽莎》,引导学生欣赏,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角度来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在学生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我作了这样的讲解:

在受基督教禁欲主义控制的年代里,妇女举止要受到许多约束,不能真实而完全地表现自己的欢乐和痛苦,所以中世纪肖像画呆板、僵硬,面部毫无表情。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刻画出了蒙娜丽莎的真实形象,表达微笑的真实感情。突出的是那双柔嫩的手,被画得那么精确、丰满,完全符合解剖结构,也展示了她的温柔性格,更展示了她的自信。袒露的胸部显示了她的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

这幅《西斯廷圣母》是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作品。拉斐尔创作了众多的圣母与圣子的画像,虽是宗教题材,但却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气息。这幅画表现出了圣母玛利亚的世俗之爱,笔锋细腻,技巧完美,表现圣母的亲切、和蔼、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与幸福;圣子的纯洁与可爱,对于母性的依恋,给人一种感受阳光普照的亲情。生动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渴望,人文主义精神跃然纸上。

通过对名作、巨著这样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对深奥难以理解的人文主义有了认识、理解。

四、层层设问化繁为简揭示学习主题,挖掘教学价值

巧妙的设问可以掀起学生心海涟漪阵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设问更可使学生的心海波涛翻滚,可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路。在从文艺复兴向宗教改革过渡中,我作了这样的设计与实施:

教师: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归纳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

学生:有文学大师、艺坛巨匠;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教师:不错。这些文学大师、艺坛巨匠就是平时所说的“精英阶层”,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使人文主义得以复兴。但是范围较为狭小,仅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对广大群众来说,真正投入到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则是宗教改革,通过宗教改革运动,人文主义精神在更广的范围得到传播和发展。

如何把“宗教改革”引到子目标题“与上帝的直接对话”上,让学生理解二者的关系,我在备课时想了许多,最后还是结合自己对课程价值与学科知识、重点内容的思考与理解,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中世纪谁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教皇、主教、教士或教会制度)

(2)谁强烈地要求与上帝直接对话? (广大教徒)

(3)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一强烈愿望? (深受罗马教廷剥削和压迫)

(4)他们的要求能顺利实现吗?(不能)

(5)怎样才能实现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发动群众运动,宗教改革)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我由浅而深、逐渐推进的层层设问方式,知道了宗教改革,进而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与上帝的直接对话”的学习,用五个小问题分解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效地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

毫无疑问,课改理念只有诉诸教学才能真正落实。一节课45分钟,如何把较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说清楚,让学生明白所学历史的价值何在、所学历史知识的意义何在,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转化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让学生理解、掌握,无疑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环节。这节课上,我是通过一道材料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进而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

材料一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材料二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和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

材料三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中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教师:材料一的这一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

学生:罗马教皇在德国兜售“赎罪券”。

教师: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和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社会。

教师: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学生: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反思使我认识到,作为一线历史教师,要上好历史课,要寻求教学有效性的整体最大化,就要通过教学,通过教学转化,连接学生与历史价值的关系,追问所教历史知识的意义,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道反省、提升认识、获得善和美的价值观。

标签:;  ;  ;  ;  

基于良好课程标准的教学反思与实践理解--从“人性恢复”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谈起_人文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