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阶段性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

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按照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已经实现了头两步,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国力虚弱的状况,改革开放之前国民经济的严峻局面,已经根本改观。一个国力日益强盛、经济体制趋于健全、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社会全面进步而又保持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稳步崛起。

(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978年—200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2%,是全世界最快的。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C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978年的7.4倍。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1万亿美元。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美、日、德、法和英之后,居世界第6位。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经济总量还有很大增加,排次也更提前。2000年与1980年相比,GDP总量增加5倍以上,在人口增加3亿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国民财富由少到多,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一些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到1999年,谷物、肉类、棉花、钢、煤、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等产量居世界首位,原油、发电量分别从1978年占世界第8位和第7位上升到第5位和第2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90年代中期以来,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紧缺已经转变为相对过剩。市场供求总格局的这种变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表明经济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体制转换的结果。

从世界范围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按世界银行的计算和划分标准,1999年全球中下收入国家人均GNP为756美元以上,我国人均GNP达到78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略大于人均GNP)达到848美元。考察中国经济,要注意总量和人均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相当可观,说明已经具备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人均水平比较低,说明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二)人民生活实现两个历史性跨越

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条件正在发生质的飞跃。197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消费水平连续登上几个大台阶。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978年—2000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9.2%和49.1%,总体低于50%,表示出小康生活的一个特点。居民消费从注重消费品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同时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耐用消费品迅速升级换代,城市居民已进入积累资金和增加消费万元级商品的需求升级阶段。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3%左右。城市就业渠道拓宽,多种就业形式发展迅速。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广,对缓解城市贫困起到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0年代从贫困走向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进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过上小康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22年时间,城乡居民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变成了现实。

(三)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速

伴随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变动趋势。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和农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1978年—2000年,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8.1%下降为15.9%,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农业比重下降,林业、牧业、渔业比重上升,农业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多种经营,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比重由70.5%下降为5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由48%上升到50.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3.7%上升为33.2%,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原材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等“瓶颈”得到基本缓解,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能力比较强大,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够为国民经济提供相当部分的技术装备;交通、运输、通信设施日益发达,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工业增长迅速,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贡献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生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逐步增强。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从1980年到2000年,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50.3%下降到10.2%,工业制成品比重由49.7%提高到8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无到有,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4.9%。生产力布局发生重大重组。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0年东部11个省份中有7个省份人均GDP超过1万元,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逐步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四)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初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奠定了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营体系,非农产业的迅速壮大开辟了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广阔前景,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演进,经济运行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商品市场发育迅速,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计划、金融和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确立,间接调控手段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收入分配方式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劳动和按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行分配的方式刺激了微观经济效率。由于推行政企分开,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发生积极转变。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由浅入深,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在世界排名逐步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目前缺乏精确计算,国内学者的多数测算结果表明,9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超过50%。据加拿大出版的《2001年世界经济自由度报告》,1980年—1999年,中国经济自由度指数由3.2提高到5.8,位次由第101位(107个经济体)上升到第81位(123个经济体)。经济改革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已经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初步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中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正在由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面的开放,由主要根据短期需要实行开放转变为根据长远发展目标和国际惯例实行开放,由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开放转变为对整个世界贸易体系开放。对外贸易增长迅速,1978年—2000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加到4742.9亿美元,由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8位;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由1980年的14.4%提高到43.9%;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49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出口国,部分行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引进外商投资金额迅猛增加,1993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发展中国家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利用外资质量逐步提高,全球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和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外汇储备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4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2200多亿美元,1996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日本),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维护我国信誉提供了坚实依托。正是有了这种实力,中国才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承诺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亚洲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认同。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1997年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166.6万人,居世界首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之一。门类较为齐全的科研体系初步形成,在原子能、生物工程、高能物理、航天、自动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已经跨进世界先进行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小学入学率和中学入学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医疗保健逐步改善,国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目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1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6.5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4.3‰)。据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人类发展状况位居世界中等行列,人类发展指数由1980年的0.553上升为1999年的0.718,不仅高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平均指数(1999年为0.684),而且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999年为0.716),在162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87位。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积极成果,也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证明。

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社会的法治程度显著提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以职务、单位、户口为主界定人们身份的等级化、封闭式社会结构,正在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能力、知识、贡献的平权化、开放式社会结构。社会成员的选择自由空前扩大,新的社会分层趋势日益明显。利益主体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政府、单位、家庭、个人之间相对独立的利益关系逐步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社会组织管理方式正在由单向指令型向双向契约型转变。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公民权利保障程度逐步提高。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空前活跃。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经历着深刻变化。在新旧矛盾交织和不断演化的复杂情况下,中国保持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社会凝聚力和对变革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强。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宝贵的社会基础。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如此伟大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制定和坚持贯彻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得到发挥。回顾走过的路程,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值得强调:

——在重大历史关头,深刻分析国情变化,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左”的错误,实现全党和全国工作着重点转移,正是以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为基础所实现的历史性转折。党的“十三大”明确做出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发展阶段,仍然需要进一步把握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

——以富民强国为出发点,制定代表人民近期切身利益和长远根本利益的发展战略。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落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都是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以富民强国为宗旨,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都把发展这个硬道理同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目的紧密结合起来,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真心拥护。 

——在大胆实践中勇于突破传统理论,重视以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实践。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群众首创精神极大地焕发出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传统理论和错误观念不断被实践所纠正、所突破。我们既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又吸收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借鉴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经验教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进展比较顺利。人们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加深,从改革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转变为以理论创新指导和推动制度创新,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对国家改革和发展问题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

——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艰巨而深刻的历史性交革。我们根据中国国情,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步骤,同时审时度势,相机推出力度很大的举措,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关键是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节奏,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实现稳中求进。

此外,关于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生产力解放;关于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关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关于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等等,这些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基本做法,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具备了相当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是继续前进的基础,也是我们对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充满信心的根据。

二、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也是举世公认的。但是,不论是从世界范围来比较,还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看,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完全改变。我国社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报告第一部分所说的阶段性变化,属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所必然经历的具体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基石,这一点绝不能因为2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而动摇。

从新世纪起,我们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具备了20多年改革和发展所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这是过去从来不曾有过的;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剧烈深刻变革的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新矛盾、新问题在不断产生,社会经济中潜伏的弱点、矛盾和比较劣势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不利因素的交织和叠加,构成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严峻挑战和重大制约。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前途,取决于我们对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从全国范围来说,“三农”问题的困扰、城市化进程滞后、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扩大,归根到底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1)农业仍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缺乏稳定增长的机制。农业生产条件的某些方面在恶化,例如干旱的面积和频率都在增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产量减少和质量降低。(2)人多地少,人多水少,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幅回落甚至绝对减少。农民生产性投入和消费水平低,直接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3)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但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就业问题日趋尖锐。(4)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障都很落后。成人文盲尚有8500万人,其中青壮年文盲2300万人。农村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还很不健全,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进行医疗卫生公平性的评价,我国排在倒数第4位。(5)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系统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按照世界银行数据,199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我国总体城市化程度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国际上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一般为140%—250%,我国1978年—2000年这一比率仅从40.45%上升到81.76%。城市化的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据统计,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由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农业劳动力每转移一个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在城市化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体制上看,城乡分割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入学、户口、社会保障等方面甚至还在强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长期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相当严峻的“三农”问题雪上加霜。这些因素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导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拉大的势头尚未遏止,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整体性贫困问题仍很突出。地区差距拉大,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的反映。这一点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也表现得十分明显,2000年由1985年的1.86:1扩大到2.79:1。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1998年中国东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24:1,西部为3.14:1,差距明显大于东部。

买方市场态势出现后,生产结构和服务业的发展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增长,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产业结构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率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9%,而就业比重仍高达50%;第二产业的创新能力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我国三次产业构成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与印度、巴西等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也有明显差距。中国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经济结构变动加剧是这个阶段的特点。买方市场态势造成需求约束显著增强,使结构性矛盾目益凸显。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主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消除结构性矛盾对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

(二)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着激烈的利益冲突和竞争。能否做到趋利避害,关键是提高竞争能力。严酷的事实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差距,有不少方面还在拉大。我国人均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中下水平,居于世界排位后列(1999年我国人均GNP在世界206个经济体中列第140位),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1%,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国际对比研究显示,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小于1%的国家,基本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具有较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一般在1.5%以上;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全部在2%以上。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容易受制于人。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成本和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竞争力还很弱,1999年1000家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在国际上仅排第38位,与前10位的主要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中国主要出口低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不利。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熟练劳动力、技术工人和中高级人才较少,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10,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根据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发布的技术成就指数和排序,2000年中国这项指数为0.299,在7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5位;我国平均技术水平不仅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马来西亚(0.396)、墨西哥(0.389)、阿根廷(0.381)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冲击下,如何做到既能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又能有效防止泡沫经济的消极影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标签:;  ;  ;  ;  ;  ;  ;  ;  ;  

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