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教育的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_高等学校论文

高校创新教育的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_高等学校论文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学校论文,管理体制论文,保障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问题,突破创造教育的“瓶颈”。

一、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管理体制是一种与创造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构建创造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运用高校管理的“可控制性”与“可选择性”功能,并把握办学自主权和教学管理两个关键环节。

(一)高等学校管理的“可控制性”与“可选择性”

20多年来,我国从宏观到微观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当前管理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偏颇和局限,与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相脱节。正如潘懋元教授指出的,“改革体制,最终必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才能收到实效……如果教学如何改革,质量如何提高,心中无数,方向不明,则所谓体制改革,可能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可能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无关,还可能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20年的体制改革,这些情况都存在。有的所谓‘改革’是以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降低学校的学术水平为代价的。”①从本质上看,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一种环境因素,就创造教育而言,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实施创造性人才培养所需环境的营造。相对于家庭环境、自然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而言,高校环境在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高校能够根据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校外环境中各种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因素,调节和控制校外环境中不利于创造性发展的因素,甚至可以使校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大学教育的影响取得协调,使教育的作用不断得到强化,更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国外有研究表明,大学教育可以通过发展大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来激发“文化背景不良”大学生的创造动机。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陶行知认为,教育是要在学生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种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②

制约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生的创造活动,是在不断地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创造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否使环境中大量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因素成为大学生创造活动的背景,“最大的责任是在那些控制教育上的种种做法的人的身上”。③

如何优化与利用环境是高等学校管理中的问题。高校管理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即它的“可控制性”和“可选择性”,其能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对校外社会环境这个“大气候”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和选择,从而形成一种理想的社会环境。在这种“小气候”的熏陶下,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将得到加强。相对于社会而言,高校内部的可控制性比较大。因此,设计和控制一所学校的内部环境条件,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反映,是学校内部心理环境的设计和建设的过程。

一个好的环境必须能够激发新的高质量观念的产生。在这个环境中,有创造性的人能得到奖赏,他的创造性观念也能得到适当的评价。评价与奖赏是一种外部控制的激励手段。运用得好,能不断地激发大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创造行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对有创造性的学生进行奖赏和评价,这是营造创造性环境的重要一环。高校的管理工作还应该在最大限度上鼓励学生独立性的发展,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决定、自我控制、自我指导。这样,学生就会变得自信,充满好奇心,勇于面对挑战,他们创造动机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高校的管理应该创造一个容许采用多种途径来获得知识以及用不寻常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学校社会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感受不到压力,不会产生过度的焦虑,心理上有自主和自立的感受,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与创造性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必须拥有办学自主权,这是其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校创造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实行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伯顿·克拉克在研究高等教育权力分配时认为,“权力不同分配的后果有着根本性的意义……最基本的后果似乎是,权力结构如何解放或限制创造性”,因为,“积极的个性来自权力……当权力集中于院校时,院校的个性加强了”。④实践证明,高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可以增强学校环境的学术自由,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生源,可以采取灵活的管理制度和办学模式,可以自主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为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适宜的、有利的环境。笔者认为,学术自由的核心在于自由学习、自由研究和学术争鸣,而招生、学科设置、课程编排、教师聘任、学术标准制定、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办学自主权都是为学术自由所提供的必要保障。换言之,办学自主权是为了保障学术自由而产生的。离开学术自由,一切办学自主权都将失去价值和意义。

学术自由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境。如果教师和学生享有开展智力活动的自由,他们的工作就将得到讨论。错误的,将受到驳斥;正确的,将得到肯定。通过这种稳定的自由探讨、公开批评、不断修正的进程,人类的知识就能最有效地得到提升,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就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教师方面看,学术自由主要是他们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自由。没有学术自由,教师就不可能创造新知识,更不可能把知识创新和学术探索引入教学,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学术自由,教师通过教学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予以影响、熏陶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在高校,师生交往主要是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交往,因而教师坚持真理的学术精神和自由探索的风范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产生影响。从学生方面看,其学习的自由是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创造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大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研究,但在已有的著述中却很少看到对“学习自由”的关注和探索,这是十分遗憾的。如果没有学习自由这个必要条件,学生被动地被固定于某个系、某个专业,在既定的课程体系中被动地学习,无权选择专业、无权选择课程,无权选择教师和教学方法,那么,他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限制。

高校是否拥有办学自主权,是否拥有学术自由,这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状况相适应的,是由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所决定的。学术自由不是绝对自由,它不可能完全不受政府和社会的干涉,不可能不受法律和规章的约束。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政治干预和经费紧缺是制约学术自由的最大因素。同时,学术自由是以自律为其存在前提的,也是以社会责任感为存在前提的。简单的例子就是,教师不能有意地把学生引入歧途、隐瞒相反的证据或压制批评。近几年,少数学者急功近利,歪曲学术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学术自由这一氛围。

(三)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创造性人才培养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的过程,包括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的教学管理观念以及现实的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评价监控等环节。

就教学管理观念而言,其核心在于对教学过程主体性的认识。目前,人们对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不足,对他们的独立活动、自主学习重视不够。要变革这种观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良好的环境。如果停留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全面计划和安排”,按照这种计划对学生进行“塑造”,那么,学生的个性就会被磨灭,创造性也将得不到发展。同时,要将学生只是作为被动受教育的客体的学生观转变为学生是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的学生观。大学生既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就必须有充分的学习自由,有独立选择和自主活动的权利。教学管理应该为他们提供自由和宽松的环境,而不是对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统得过死。

高校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加其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少高校提倡为学生开设跨学科选修课。但就统计的情况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中跨学科的选修课所占比重仍然偏低。⑤这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也是教学管理方式和水平上的差异,它直接影响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学生知识面狭窄,其学习与研究的视野就难以拓宽;教师如果长期在狭窄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教学,同样会影响到他们的学术视野,从而影响其创造性教学水平。同时还有教材与教学内容存在陈旧落后的状况,这些难免对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负面影响。

在师资管理方面,应该通过管理手段促使教师创造性地成长。测量发现,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师具有以下性格特征:诚恳、利他主义、宽厚友善、负责任、热爱教学、喜欢科研、灵活、富于想象、计划周密;反之,教学效率较低的教师则表现出消极的特性:虚伪、自我中心、武断、懈怠、教学敷衍、呆板、不爱思考、没有计划。⑥教师热爱学生和关心学生,师生之间有着良好关系,有助于形成一种开放独立的心理气氛,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和道德进步至关重要。⑦随着创造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许多学校纷纷出台招揽人才的种种政策、措施,甚至“不惜重金”延聘人才。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现实存在的关于人才流动的种种障碍,包括观念上的和人事管理体制上的障碍,更由于高校办学自主权尚未得到充分实现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在师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使高校师资管理比较刻板、缺乏弹性的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改革中,新的用人机制与原有的以身份管理为基础的职称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冲突;学校管理机构政府化倾向仍然存在;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冗员过多的现象未能从根本上克服。如果不对这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充分发挥。

二、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保障机制是一种能够实现创造教育目标的,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发展的,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具有弹性的机制,这一机制不但能够保障创造性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而且能为管理体制提供明确的方向以及改革的途径和方式。

(一)创造教育保障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从一定意义上看,管理体制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模式,机制则是一种动态的运行过程,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机制运行是否平衡、协调。可以说,当前人们对高校创造教育的管理模式已有所探讨,有些已经付诸实践,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体制与旧机制不协调,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在改革进程中,目标模糊、顾此失彼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人担心,离开创造教育的运行过程,缺乏保障机制而奢谈大学生的创造力反而可能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事实上,近几年在我国高校兴起的“创造教育热”与改革实效低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成为高校创造教育的当务之急。

高校创造教育的保障机制,有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从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看,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以及由此积淀而成的社会心理;从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看,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则受制于高校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和作用方式。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通过内部关系规律来实现的;高校创造教育的外部保障的实现也要通过内部机制的有效运行。

建立高校创造教育的保障机制,必须深刻认识和自觉利用高校创造教育的规律。从本质上看,机制就是规律的作用方式和利用方式。保障机制的建立,必须以高校创造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基本依据。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既要考虑他们在学校的创造性表现,又要顾及保障他们毕业之后在社会上的创造和发展。

(二)高校创造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

1.教学保障机制。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课程与教学是创造教育的核心。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实施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模式,把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构建保障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要把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任务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中启迪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开设“创造性训练”的课程,要建立“内化”的机制,使创造、创业的知识和技法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2.激励机制。这主要是动机激励问题。动机受到一个人观念体系以及情感因素的影响。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动机,发挥情感教育的动机激发功能。除了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之外,要特别注意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尤其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课堂内外建立起动机激励的保障体系。

3.导向机制。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应该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违背的创造(可称之为“负面创造”),则是与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目标体系相冲突的。如果一个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低劣,即使他的创造性思维有了充分的发展,则其可能不是造福人类,而是危害社会。用高等教育内在的价值尺度衡量,这样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称不上创造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导向机制的运行是高校创造教育的关键。

4.评价与监控机制。评价与监控机制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大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导向、反馈、鉴定、选拔、激励等功能。建立评价与监控机制的关键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以及监控手段、措施的可操作性。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保障机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只有深入高等教育的实践,在实践中时刻关注保障机制的动态运行过程,才能使保障机制不断臻于完善,从而在根本上达到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注释:

①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420-421.

②陶行知论教育[J].战时教育,1944.(1).

③J·P.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1.162.

④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34.

⑤王伟廉.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8.

⑥林金辉.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与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203.

⑦特丽萨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06.

标签:;  ;  ;  ;  ;  

高校创新教育的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