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科学院与科技期刊(论文文献综述)
吴永华,袁醉敏,陈华平,高峻,张韵[1](2021)在《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机制探析——以《浙江农业学报》为例》文中认为高质量科技期刊的打造依靠高素质编辑人才,高素质编辑人才的培育依托高质量科技期刊,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本文以《浙江农业学报》为例,研究分析其近年来在推进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指出科技期刊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思想认识误区和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促进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的路径与对策。
李莹,段俊枝,曾庆东,周奕臻,马红春[2](2021)在《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现状与影响力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策略,为一流农业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外期刊对比分析、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法,统计分析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结果】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稿源流失、编辑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本领域英文期刊数量较少等问题。【结论】通过切实做好约稿和审稿工作、刊发方法类论文,组织出版期刊专辑、创新论文表现形式、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适时创办中国特色英文期刊等方法,可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师瑞萍,李国亭,陈皓侃,董金桃[3](2021)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与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为中国科技期刊的"第一梯队",其发展与所依托的科研院所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和依托科研院所的关系进行特征画像,探讨其与依托科研院所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模式与实现路径,为两者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双方共赢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张铁明,刘志强,陈春莲[4](2021)在《我国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文中指出构建适宜的政策环境对推动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系统内部的顶层设计、具体项目规划和评价制度,还是支持性政策,都存在诸多缺失和不足。这不仅使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难以大幅度推动,也使其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潜在优势难以发挥。为此,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推进高校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继续创造有利环境,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更需要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供坚实的政策、制度、人员、经费等保障。
闫群,初景利,孔金昕[5](2021)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现状与对策建议——基于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学术期刊问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梳理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办刊模式,分析编委会运行现状,为更好地发挥编委会作用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中国科学院科技学术期刊为例,通过问卷调研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当前,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运行模式仍以编辑部责任制为主,编委会在推动期刊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可提升的空间。【结论】结合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现状,从编委会组织、编委会成员办刊贡献以及编辑部与编委会互动3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调动编委会成员积极性,真正实现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专家办刊",进而推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孙冬花,刘彤,付成尧,万晓燕,朱亚娜,沈杰,贺萍[6](2021)在《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规范性调研分析——基于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科技期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的编排规范性进行调研,找出科技期刊四封标注项目现存问题,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调研及对照国家有关四封编排格式规定的基础上,初拟了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规范性审核表;之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该表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中文科技期刊四封审核表的各项内容,并使用该表对中国科学院主管的2019年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规范性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封一未标注出版单位,版权块中CN号字号不规范,刊有广告的期刊未标注"广告发布登记"或标注错误等。【结论】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全样本调研,可以推断我国科技期刊四封编排,尤其是封一和版权块标注内容的规范性亟待全面提升,以充分发挥期刊的整体功能。
白小晶,谢珊珊,刘畅,范瑜晛,岳凌生[7](2021)在《我国科技期刊封面特点及问题建议——以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为例》文中认为【目的】总结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的封面特点,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通过期刊封面增强内容传播与品牌建设。【方法】对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341种科技期刊封面按期更换比例、期刊封面的演进与美学特点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按期更换封面的科技期刊比例有所提升、演进速度明显加快、美感明显提升,版式表现出学科特点。同时,按期更换封面的期刊比例仍然偏低,封面规范性、美感、网络传播能力仍需加强,相关管理规范也存在滞后性。【结论】我国科技期刊需要进一步提升封面的规范性与美感,增强在线与多媒体衍生品的创作与传播,管理部门也要与时俱进地改进管理规范,充分发挥期刊封面在学术成果传播中的重要价值。
杨柳春,文彦杰[8](2020)在《科技期刊作为智库传播核心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阐明科技期刊适合且能够作为科技智库传播体系的核心。【方法】从科技期刊对智库的作用、智库需要的科技期刊类型这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从品牌建立、影响力提升到期刊定位以及不同圈层影响力传播途径建立的思路。【结果】结合中国科学院这一科研机构型智库及其主办的智库期刊《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实际工作,阐述以科技期刊为核心构建智库传播体系对智库影响力提升的作用机制。【结论】在融媒体时代,拥有高影响力智库期刊的智库将更有益于科技成果的传播。
田宏,刘晶晶[9](2020)在《刊会一体 融合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发展历程与规律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发展历程与规律的探索,分析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内在规律,思考未来发展。【方法】运用文献调研法和历史研究法,梳理期刊研究会创立、建设、规范、转型、创新发展的过程。【结果】期刊研究会在开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业务培训和规范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论】期刊研究会未来发展应更加关注体制机制与发展需求问题、自身能力与服务需求问题、综合实力与竞争需求问题、危机应对与改革需求问题,在探索满足社会效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合期刊研究会工作自身特点的工作机制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朱琳,刘静,张晓宇,翟亚丽,王希挺[10](2020)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群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6—9月,从一流期刊所必需的一流成果及办刊人等角度,采用问卷星系统针对中国科学院284种科技期刊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149份有效问卷。【结果】71.82%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年发文量在100篇以上,多数英文期刊已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大多数主编和编委对期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多数期刊重视编委团队国际化、维系作者群以及完善审稿制度;编辑团队人数普遍较少。中国科学院期刊具备了集约化、集群化基础,拥有多样化传播渠道。【结论】酌情在扩大载文量、加快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加强办刊团队建设、建设世界级的期刊出版平台等方面加大力度,并考虑在优势学科上合理布局和出版语种的侧重,在中国科学院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期刊并不是梦。
二、中国科学院与科技期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与科技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1)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机制探析——以《浙江农业学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编辑人才培育与科技期刊发展互促共进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1.1 人才培育规划与期刊发展规划相融合 |
1.2 编辑人才培育路径与科技期刊发展路径相融合 |
1.3 人才培育机制与期刊培育机制相融合 |
2 促进人才培育与期刊发展互促共进机制的若干思考 |
2.1 消除思想站位上的误区,对科技期刊再认识 |
2.2 消除人才观念上的误区,对编辑人才再认识 |
2.3 破除体制政策上的桎梏,既要“解放”人,又要“解放”刊 |
2.3.1 科技期刊应在单位工作序列中有位置 |
2.3.2 科技期刊应在单位岗位设置中有地位 |
2.3.3 科技期刊应在单位评价体系中有分量 |
3 结束语 |
(2)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现状与影响力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界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概念界定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2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困境 |
2.1 农业期刊稿源流失 |
2.1.1 优质稿源流向国外 |
2.1.2 优质稿源流向生物或综合性学术期刊 |
2.2 编辑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
2.3 国内农业领域SCI收录的英文期刊数量较少 |
2.4 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力参差不齐 |
3 提升农业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策略 |
3.1 切实做好约稿和审稿工作 |
3.2 刊发方法类论文 |
3.3 组织出版期刊专辑 |
3.4 创新论文表现形式 |
3.5 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 |
3.6 适时创办中国特色的英文期刊 |
4 结语 |
(3)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与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与科研院所的关系画像 |
(一)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离不开科研院所的培育 |
(二)科研院所的战略发展离不开科技期刊的参与 |
二、科研院所助力科技期刊建设的路径 |
(一)出台科研院所政策,鼓励科技期刊发展 |
(二)引进高级人才,深度参与期刊工作 |
(三)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升编辑人员素养 |
1.加强编辑人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 |
2.鼓励编辑继续深造学习 |
3.增强编辑新媒体业务的能力 |
4.建立合理的编辑奖惩制度 |
三、科技期刊助力科研院所发展的途径 |
(一)加强期刊宣传平台的建设,树立科研院所形象 |
1.丰富科技期刊针对科研院所成果的宣传内容 |
2.利用新媒体技术加持科技期刊的宣传手段 |
(二)构建期刊科研交流平台,助力科研院所学术发展 |
(三)培养和吸引领先科研人才,推动科研单位人才集聚 |
四、结语 |
(4)我国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
2 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政策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缺乏顶层设计规划和具体项目支持引领 |
2.2 科技评价环境对高校科技期刊发展不利 |
2.3 高校内部缺乏完善的支持体系 |
3 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化方向和路径 |
3.1 国家层面:进一步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
3.2 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
3.3 高校层面:提供坚实的政策、制度、人员、经费保障 |
4 结语 |
(5)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现状与对策建议——基于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学术期刊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办刊模式 |
1.1 编委会责任制模式 |
1.2 编辑部责任制模式 |
1.3 全职科学编辑模式 |
2 中国科学院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现状分析 |
2.1 调研对象及问卷样本统计 |
2.2 期刊办刊模式多元化 |
2.3 编委会组织现状分析 |
2.3.1 成员提名与确定 |
2.3.2 编委会职位设置 |
2.3.3 编委会成员规模 |
2.3.4 国际编委情况 |
2.3.5 编委会换届周期 |
2.3.6 编委会会议召开频次 |
2.3.7 编委会运行制度保障 |
2.4 主编现状分析 |
2.4.1 主编任期 |
2.4.2 主编兼任他刊主编情况 |
2.4.3 主编服务期刊工作时间情况 |
2.4.4 主编履行的职责与理想主编的职责 |
2.5 编委现状分析 |
2.5.1 编委履行的职责和理想编委的职责 |
2.5.2 青年编委会运行现状 |
2.6 编委会工作满意度调查 |
2.6.1 主编满意度调查 |
2.6.2 编委会工作满意度调查 |
2.7 编委会在期刊运行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
3 发挥编委会作用的对策建议 |
3.1 基于编委会组织层面的对策建议 |
3.1.1 推行编委会责任制办刊模式 |
3.1.2 优化成员结构 |
3.1.3 实行动态管理 |
3.1.4 完善规章制度 |
3.2 基于编委会成员办刊贡献层面的对策建议 |
3.2.1 保证主编精力投入 |
3.2.2 优先发挥核心职责 |
3.2.3 编委工作监督公开 |
3.3 基于编辑部与编委会互动层面的对策建议 |
3.3.1 提供细致服务 |
3.3.2 落实激励措施 |
4 结语 |
(6)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规范性调研分析——基于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科技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四封编排规范性审核表设计 |
2.1 审核表初拟 |
2.2 审核表优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封一编排的规范性 |
3.2 版权块编排的规范性 |
3.3 目次页编排的规范性 |
4 结语 |
(7)我国科技期刊封面特点及问题建议——以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封面特点分析 |
1.1 按期更换封面的科技期刊分布 |
1.2 期刊封面演进速度明显加快 |
1.3 优秀封面媲美世界顶级期刊 |
1.4 期刊版式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
2 问题及建议 |
2.1 规范出版形式 |
2.2 提升封面美感 |
2.3 促进网络传播 |
2.4 改进管理规范 |
3 结束语 |
(8)科技期刊作为智库传播核心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期刊对智库的作用 |
1.1 智库实力的体现 |
1.2 形象品牌 |
1.3 传播体系的核心引领 |
2 智库需要怎样的科技期刊 |
2.1 明确的智库期刊定位 |
2.2 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
2.3 具备针对性与包容性 |
2.4 多维传播 |
3 科研机构型科技智库与其智库型科技期刊 |
3.1 科研机构型科技智库 |
3.2 科研机构的智库型科技期刊 |
3.3《中国科学院院刊》的智库媒体平台实践 |
4 结语 |
(9)刊会一体 融合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发展历程与规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四大历史发展阶段及重要进展 |
2.1 创立和起步期:1986年6月至1998年6月 |
2.2 探索和推进期:1998年6月至2008年11月 |
2.2.1 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 |
2.2.2 策划组织专题研究 |
2.2.3 协同努力办好会刊 |
2.2.4 探索开展国际交流 |
2.2.5 完成出版委交办任务 |
2.3 规范与稳定期:2008年11月至2016年4月 |
2.3.1 明确定位 |
2.3.2 充实力量 |
2.3.3 规范发展 |
2.3.4 突出重点 |
2.3.5 确立机制 |
2.3.6 提升影响力 |
2.4 创新和突破期:2016年5月至今 |
3 主要经验和举措 |
3.1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
3.1.1 一年一度的学术研讨会,在业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 |
3.1.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为期刊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
3.1.3 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
3.2 开展期刊课题研究,发挥决策支撑作用 |
3.3 开展期刊业务培训,助力人才队伍建设 |
3.3.1 开创了院属科技期刊主编和编辑部主任整体轮训工作 |
3.3.2 策划和举办“数字出版与传播专题培训班” |
3.3.3 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 |
3.4 推进期刊规范发展,发挥管理支撑作用 |
3.4.1 开展标准和规范研究与制定 |
3.4.2 建立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质量审读体系 |
3.4.3 承担中国科学院京区报刊年检组织工作 |
4 历史反思与问题分析 |
4.1 体制机制与发展需求问题 |
4.2 自身能力与服务需求问题 |
4.3 综合实力与竞争需求问题 |
4.4 危机应对与改革需求问题 |
5 未来发展的思考 |
5.1 获取法人资格,奠定发展根基 |
5.2 坚持依章办会,加强组织建设 |
5.3 坚持研究为本,引领期刊发展 |
5.4 传播学术成果,培育一流会刊 |
5.5 勇于开拓创新,提高服务能力 |
5.6 开拓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 |
(10)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科研成果的吸引力及期刊认可度 |
2。1。1发文量 |
2。1。2稿源国际化程度和分布情况 |
2。2办刊队伍建设 |
2。2。1主编在期刊发展中的作用 |
2。2。2编委的国际化程度与贡献度 |
2。2。3编辑队伍建设 |
2。3审稿制度建设 |
2。4维系作者群 |
3 讨论 |
3。1扩大英文期刊载文量 |
3。2加快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
3。3加强办刊团队建设 |
3。4打造世界级期刊平台 |
3。5学科布局与期刊语种 |
4 结语 |
四、中国科学院与科技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机制探析——以《浙江农业学报》为例[J]. 吴永华,袁醉敏,陈华平,高峻,张韵. 编辑学报, 2021(05)
- [2]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现状与影响力提升策略[J]. 李莹,段俊枝,曾庆东,周奕臻,马红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10)
- [3]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与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 师瑞萍,李国亭,陈皓侃,董金桃. 传播与版权, 2021(09)
- [4]我国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J]. 张铁明,刘志强,陈春莲. 科技与出版, 2021(09)
- [5]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现状与对策建议——基于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学术期刊问卷调查[J]. 闫群,初景利,孔金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7)
- [6]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规范性调研分析——基于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科技期刊[J]. 孙冬花,刘彤,付成尧,万晓燕,朱亚娜,沈杰,贺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6)
- [7]我国科技期刊封面特点及问题建议——以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为例[J]. 白小晶,谢珊珊,刘畅,范瑜晛,岳凌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3)
- [8]科技期刊作为智库传播核心的作用机制[J]. 杨柳春,文彦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0)
- [9]刊会一体 融合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发展历程与规律探索[J]. 田宏,刘晶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0)
- [10]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分析[J]. 朱琳,刘静,张晓宇,翟亚丽,王希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