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古瑶 周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36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治愈了29例,好转5例,转院2例;结论:在积极抢救和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有效的全面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护理;出院指导;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212-02
急性心肌梗死[1](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而形成持续性痉挛,使管径发生急性阻塞。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按梗塞范围,心肌梗塞可分为区域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类。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4年1月~2014年7月共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其中治愈29例,好转5例,转院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护理方法
2.1 饮食护理
第1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饮食护理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维生素、少刺激性、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稀饭、汤面条等,并少食多餐,每餐进食后不宜过于饱胀,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下壁AMI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对频繁呕吐者可暂禁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重超重者可控制总热量,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也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2.2 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如无糖尿病者嘱患者每天2~3次口服蜂蜜水,每日晨空腹吃香蕉一根,在心脏能耐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也可常规给缓泻剂。嘱患者切忌排便用力,因用力排便可增加胸腹内压,加重心肌耗氧,甚至心跳骤停。切忌暴饮暴食,心衰患者限钠盐低脂,戒绝烟酒。
2.3 吸氧护理
吸氧:在AMI的早期患者,即使无合并症往往也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当合并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低氧血症会更严重。因此在最初2~3天内,通常间断或持续地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为3~5L/min。
2.4 疼痛护理
镇痛和消除精神紧张:剧烈疼痛可使病人烦躁不安,使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引起循环高动力状态,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使心肌耗氧量进一歩增加,如通过吸氧、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和(或)β阻滞药不能迅速缓解疼痛,应尽快采用镇痛药。常用镇痛药有吗啡和哌替啶。吗啡是解除AMI疼痛最有效的药物,除中枢镇痛作用外,它能减轻患者焦虑及烦躁不安,并可扩张外周血管,使得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吗啡的常规用量是5~10mg皮下注射或2~5mg静脉注射,必要时5~30min重复1次。哌替啶常规用量是50~100mg肌注,必要时1~2小时重复注射,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注射。疼痛较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0.03~0.06g肌注或口服。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
2.5 心电监护
AMI病人确诊后应立即进入监护病房,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心律失常[2]: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常发生在24h之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连续的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及时救治。护士应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力衰竭:多发现心肌梗塞时的最初几天,以左心衰竭为主。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的变化。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急救措施。血压监测:如果收缩压低于90mmHg应结合神志意识的变化、皮肤的颜色、末稍循环情况等判断是否休克,如果是休克应给予抗休克处理,积极抢救。
2.6 溶栓护理
早期溶栓治疗能有效的缩小梗塞范围,改善左心室功能,显著降低AMI病人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已成为AMT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血、便血征象。观察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意识、语言状态及肢体治疗情况等,判定溶栓效果,发现异常时处理。溶栓治疗时应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各种心律失常及生命体征变化,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利多卡因、阿托品等及抢救器械。
2.7 潜在并发症—心跳骤停护理
对AMT的患者,如不及时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常会因各种因素(暴饮暴食、情绪激动、便秘)而加重心脏负荷,导致患者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所以必须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每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皮肤粘膜的温度、色泽等的变化,积极防治心源性休克;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加重及咳嗽、咳痰等症状,及时发现左心衰竭,积极抢救和治疗。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心跳骤停一旦发生,立即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2.8 心理护理
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中起重要作用,心肌梗死的严重性已被大众所认识,患者发病时暴露出焦虑、恐惧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原因是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主动关心病人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绝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情绪,要言语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3.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
3.1 休息,病后4~6周进入恢复期,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叮嘱患者要逐渐增加活动量,约3~4个月的渐进锻炼后,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约6个月后,逐渐恢复全天工作[3]。
3.2 坚持继续服药,禁止擅自停药,定期门诊复查,巩固治疗。
3.3 要保持理想体重,防止病情复发。戒烟、戒酒,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脂肪、钠盐。饮食有节,忌过饱,保持大小便通畅。
3.4 加强体格锻炼,运动要适度,每日不超6h要做有氧运动,活动量由小变大,不能过度劳累。
3.5 外出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并要带上急救卡,卡上写明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药物、家庭住址。
3.6 发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病情较重时立即卧床休息,舌下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拨打120急救。
3.7 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愉快。
4.讨论
对于AMI患者,早期准确的诊断、治疗是关键,而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则是这关键中的关键。有效的护理,可以使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从而缩短住院时间。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是责无旁贷的。
【参考文献】
[1]黎晓宁.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6):111-112.
[2]刘子玉,周敏,史国燚,五芳.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3]200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护理学专业(护师)》(上)册.
论文作者:赵欣,古瑶,周闵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病人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论文; 病情论文; 心衰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