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珍
(双鸭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精神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方法:对老年人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期复发或初发的精神分裂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其他功能性精神病,要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和症状性精神病常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除针对病因治疗以外,常以抗精神病药对症处理。结论:掌握好精神药理学的知识后,对老年人的特殊性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利用药物为老年人治病。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药物;使用;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223-02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其生理发生改变,冠状动脉、肝、肾的血流变慢,血浆蛋白降低,脂肪比例增高,这些因素均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等。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障碍的重要手段,但药物治疗仅是综合治疗的一组成部分,不要忽视其他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和环境治疗。治疗者在掌握好精神药理学的知识后,对老年人的特殊性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利用药物为老年人治病。
1.抗精神病药
1.1 氯丙嗪
镇静作用强,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高血压者忌用。开始时用12.5mg,每日2~3次。治疗量每日50~300mg,分次服[1]。
1.2 甲硫哒嗪
镇静作用强,锥体外系反应较轻,但抗胆碱能作用较重,体位性低血压亦为问题。此药对心脏有奎尼丁样效应,有心脏传导障碍者忌用。剂量与氯丙嗪相同。
1.3 奋乃静
各种副作用较轻,适合老年人使用,但有时亦有锥体外系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出现,治疗剂量每日4~20mg,分次服。
1.4 三氟拉嗪
镇静作用较弱,对淡漠、孤独的病人可选用,但锥体外系反应较重,治疗剂量2.5~15mg,分次服。
1.5 氟哌啶醇
剂量小时镇静作用不强,剂量大时有镇静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弱,适用于有心脑血管疾病者。锥体外系反应较重。肌肉注射可用于处理急性行为紊乱。长期用药可能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口服剂量每日2~16mg,分次服[2]。肌肉注射每次2.5~5mg,每日1~2次。
1.6 舒必利
副作用较弱,适用于无严重兴奋者。少数人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用药后有失眠者,可在上午及中午服用。治疗剂量每日300~500mg,分次服。
2.老年人使用精神药物注意事项
用药要有明确的适应症,如该种药物是病人以往用过的,要了解其疗效和耐受性。特别留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和血象,考虑是否有使用该药的绝对或相对禁忌症。治疗过程中定期对身体进行复查。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和服多种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中药和酒类),治疗者应熟悉其他药物与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对已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作相应调整,尽量停用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提倡使用药物登记卡片,病人到任何一科看病都应出示此卡。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的和抗胆碱作用弱及对心血管影响小的药物,老年人内科情况变化迅速,一般不宜用长效制剂,亦避免合用多种精神药物,慎用新药,治疗者应给病人使用自己熟识的药物[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始使用小剂量,尽可能使药物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增加剂量要缓慢,根据病人耐受情况每2~3天增加一次。老年人对精神药物耐受性低,治疗剂量一般为年轻成人的1/3~1/2。年龄愈大,剂量愈小;躯体状况愈差,剂量愈小。但亦应考虑老年人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个别病人可能需要更小或更大的剂量。有条件的做血药浓度监测以帮助调整剂量。全日剂量一般分2~3次给予:老年人对与峰值血药浓度有关的副作用较敏感,全日剂量不宜在夜间一次给予。少数作者认为某些抗抑郁药的半衰期较长可每日用一次,但大多数作者认为分两次用较妥。与年轻成人相比,很多精神药物在老年人体内有较长的半衰期:服用固定剂量时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治疗血药浓度,因此疗效可能出现缓慢。对一种能耐受的药物应试用较长的一段时间,不可过早断定该药物无效。应告知病人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如不要喝酒,服药后改变体位要缓慢,定期看病:老年人可能因躯体上或精神上的原因顺从性差,不能按医嘱用药。医嘱应具体、明确和易于掌握,最好有书面说明。要让家属知道用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和重要性,监督和协助病人用药,及时向治疗者反映情况。间隔较短时间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3.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除抗精神病作用外,可产生许多副反应。
3.1 过度镇静
适度的镇静对于兴奋和激动者是必要的,但对于孤僻、退缩者则不相宜。过度镇静会导致活动过少,影响日常生活,甚至抑制某些生理反射。
3.2 体位性低血压
这种作用在已有心脑血管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率更高,常引昏倒、跌伤和骨折。测量卧位血压后再测量站立时血压可以了解血压受影响的程度。病人对药物的镇静和降血压作用可以产生耐受性,随着继续用药这些副作用可减轻。
3.3 抗胆碱能作用
周围性抗胆碱能作用引起口干、视力模糊、眼压增高、便秘、尿潴留,中枢性抗胆碱能作用引起记忆损害、定向不良、精神错乱、甚至谵妄。
3.4 锥体外系副反应
老年人中表现以震颤麻痹、静坐不能和运动不能为多,而肌张力障碍少见。
3.5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表现为口、舌、面和肢体的不自主运动。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一方面年轻时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持续到老年而长期用抗精神病药,其次是脑损害和变性是TD的因素。TD治疗困难,强调预防和早期发现。不是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症(如焦虑、失眠)不要用抗精神病药,避免不必要的长期用药,用药期间由专科医师密切观察,一旦发现TD征象宜全面权衡利弊,采取恰当措施,包括调整剂量,更换药物,必要时停药观察和并用有效的辅助治疗。TD要与义齿引起的口、面不自主运动相区别。
3.6 体温调节受干扰
用药期间体温易随外界气温波动而改变。天热时要预防中暑,天寒时要防止体温过低的不良后果。其他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皮疹、癫痫发作、中毒性肝炎等,应引起注意。使用抗精神病药时不宜预防性地合用抗震颤麻痹药[4]。如出现锥体外系反应,除非精神病性症状不容许,应先减少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来处理。合用抗震颤麻痹药如安坦可引起严重的周围性和中枢性抗胆碱能效应,使情况更复杂。不得已用抗震颤麻痹药时,短期内可试行减量或停药,锥体外系反应可能已减轻。如安坦不能耐受,可试用苯海拉明或金刚烷胺。
4.讨论
老年人由于躯体各种机能衰退,适应能力差,药物代谢和清除缓慢,对抗精神病药的作用较年轻成人敏感、特别是有脑器质性病变和体质差者更是如此。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所谓靶症状只是相对的,选择药物时主要从病人躯体情况能否耐受药物的副作用来考虑。使用药物前对病人的躯体情况应有充分的了解,作必要的检查。如有脱水或电解质失衡,应先行纠正,用药期间应注意支持性治疗。
老年人用抗精神病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一种药物的最低有效量和最高有效量相差很大,最高有效量一般为年轻成人的1/4~1/2。年龄愈大、体质愈差,剂量应愈小。一部分老年人用很小量抗精神病药便能改善症状。
【参考文献】
[1]钱清奎.102例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应用精神药物的临床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9.22(4):230-232.
[2]白汝芬,王赫.老年患者药物治疗副作用42例分析[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4(11):918-919.
[3]刘劲.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8):48-48.
[4]张洁.老年精神障碍特点及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4(2):155-156.
论文作者:于淑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药物论文; 剂量论文; 老年人论文; 副作用论文; 锥体论文; 作用论文; 精神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