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教育策略论文_罗彦秀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教育策略论文_罗彦秀

甘肃省康县铜钱乡九年制学校 746510

摘 要:由于各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后进生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教师应改变以往对后进生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后进生在心理上存在落差感、缺乏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后进生,激发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步提高成绩。本文结合作者一线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后进生 转化教育

在教学小学数学知识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有些困难,尤其是对后进生来说,缺少帮助,会使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降低。如何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这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多加引导,教师的引导会是他们能否学好数学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1.心理障碍。首先,由于后进生常受到家长及老师的批评,体会了很多失败的情绪,越来越缺乏学习的信心。其次,很多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随意性,对数学的学习只是一时新鲜,一旦遇到数学难题就丧失了学习兴趣,缺乏准确的学习动机。另外,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很多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处于落后地位,会认为是自己智力问题,什么都学不好,对学习数学更是产生了退缩心理。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在学习中一般缺乏积极性,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很少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如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做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认真复习等,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仅限于课堂时间,必然成绩落后,造成恶性循环。

3.学习方法不得要领。后进生往往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常死记硬背。另外,数学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若差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会造成更多问题积压,形成恶性循环,必然会影响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差异化教育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试卷评改当中去。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互动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位优秀教师的重要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好比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们,当人们对表演者的表演投以热烈的掌声时,表演者们会感到一阵难以言语的自豪感和愉悦感。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领悟到自己“主人翁”地位的学生也是如此。学生自己评卷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后进生可以了解评卷标准,而且他们还可以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点,找出自己学习的障碍,然后根据自己的这些障碍,找到突破点。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整个过程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就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与家长联合进行共同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是人性的特点之一。”在针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上,老师应该多同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进行有效沟通,对孩子的进步辅以更多精神层面的激励。如前文中所提及的学生张某,在考试舞弊被抓一事后,我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了家访,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让张某的父母明白了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其进行金钱奖励和打骂惩罚,其父母事后也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足,开始抽出时间来对孩子进行数学课外辅导,渐渐地张某在数学课上的提问也多起来了,针对数学问题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了,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后面还参加了小学奥数的选拔,让很多同学刮目相看。

3.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激励机制在每个学校都存在,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也同样适用。后进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对他们进行肯定,都会在他们的心理引起巨大的激励作用。老师的赞扬和肯定会使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会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这些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动力,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教师给予赞扬和肯定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表扬要做到实事求是,符合实际。(2)表扬要坚持适度原则,表扬的次数不宜过多,过犹不及。(3)赞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赞扬学生个人,赞扬学生为学习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在学习当中的进取心。作为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所了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后进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与积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既能奠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也能体现其学习基调。这种基调包含其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以及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这些都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好的学习习惯,能伴随他们一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J].学周刊,2015,15,。

[2]郑健 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5,08。

论文作者:罗彦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教育策略论文_罗彦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