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研究论文_臧延峰

基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研究论文_臧延峰

潍坊力元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2626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在各大中小城市林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现象之一。建设项目的开展,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投入,相应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其目的是更好的使用工程投入的资金,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进而协调好建筑工程项目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冲突,在实现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推动工程参与各方合法利益的实现。文中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运行模式

1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审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程造价审计管理工作必须要按照统一的、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当前资金成本管理工作繁杂,审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较多漏洞,不仅会影响到资金成本的使用,还会引发矛盾,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1.2资源占有率偏高的问题

与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相比较而言,跟踪审计的成本及资源占有率都比较高,因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审计人员投入其中,审计的环境也比较复杂,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较广,因此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过程中能否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对此,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过程中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工程计价以及计量等过程中,审计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真正发挥出审计资源的作用。

1.3审计人员水平低下

跟踪审计人员是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首先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其综合能力水平。但是当前很多社会的财务审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例如有的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不到位,不能及时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财务审计管理工作进行落实,使得工程造价审计管理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1.4风险不确定性问题

风险控制是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工程造价工作中的风险类型较多,主要指的是由于审计人员缺乏主观意识,或者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审计工作的失误,或者由于审计人员采取了不正确的审计方法和程序,产生了与实际结果不相符的审计结论,从而导致相关人员的利益受到影响。与传统的事后审计方法相比较而言,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可以降低由于建设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审计结果错误的风险,也有利于审计人员及时对工程造价中的问题进行纠正。但是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存在,都可能会造成审计风险。例如有的工程项目本身就存在风险,一些本来不应该被审计人员承担的风险,最终也会因为跟踪审计工作而逐渐暴露出来,使得审计人员无法摆脱相应的责任,导致审计风险增加。另外,在工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尤其是一些长期性的项目,有的审计人员接触的社会诱惑较大,有的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够,所以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优化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措施

2.1重视运行模式的选择

审计工作运行模式本身就分成多种,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也有几种模式可以选择,目前主要有全过程跟踪审计运行模式和阶段性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不过大多数建设企业会优先选择全过程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主要是因为该模式可以方便审计人员介入,而且能节约成本。但是并不是所有工程项目都适合使用全过程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比如在审计职责权限出现问题或者审计工作本身存在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运用阶段性审计运行模式,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在跟踪审计中还需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审计介入时间和阶段,另外也要适当地强化跟踪审计的力度。

2.2优化审计方法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以及建筑项目规模的扩大,使得原本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审计观念,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进行审计方法优化,体会是能审计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使其满足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需要。此外,审计方法也涉及到多学科多层面,比如在工作开展中就要涉及到工程、经济、财务和法律等,所以更要合理选择和优化审计方法。目前主要运用到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核法、分析计算审核法、标准图审核法以及对比审核法和重点审核法。其中全面审核法审计的工作量庞大,是对整个工程过程的审计,所以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过审计的准确度较高;对比审核法根据类似工程造价审计的结果对当前阶段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进行对比分析,所花费的时间较少不过准确性较低;而重点审核法是先对审计内容进行划分以后对重点的内容进行审核,审核的工作量较少但是不全面。所以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这几种审计方法。

2.3优化审计人员队伍

首先为了提高整个审计团队的素质,在选择审计人员时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估,只有符合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要求的人员才能加入审计队伍;其次,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不定期地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可以使职业技能上的培训,也可以是综合素质上的培训,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当前最新的审计知识和相关科学技术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让审计人员可以切实掌握最新的审计研究动态,了解新的审计防范和技巧,然后在工作中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运用这类知识和技术,从而最终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2.4推行复审制度

为了降低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风险性因素导致的失误,应该要对复审制度进行大力推行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项目功臣改造家跟踪审计的效果。复审制度指的是在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跟踪审计之后,还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进一步的项目审核,发现跟踪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免影响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了然后最终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最后终审。通过复审制度的推行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将风险因素提早扼杀,从而可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5优化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流程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一方面意义重大,该项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各项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跟踪审计的要求也更高。所以需要对现阶段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等进行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为审计的开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另外,需要加大各个部门和审计人员之间的联系沟通,比如可通过信息数据平台构建实现各项资源的共享,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审计工作的动态,尤其是在规模庞大、施工难度很大的项目中,应该采取驻场审计方式,这样既能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总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予以进行,是一项具有严格要求的工作,跟踪审计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确保审计工作开展具备科学性,进而对跟踪审计工作的真实性予以保障。真实、有效的跟踪审计工作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进而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靖海如.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研究思考[J].四川水泥,2015(11):213.

[2]张小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分析[J].建设科技,2016(11):119-120.

[3]李丽芳.浅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J].大科技,2016(18):268.

论文作者:臧延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基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研究论文_臧延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