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王剑
(淮安市建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能够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障人们的财产安全,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多变因素,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同时也给质量带来了隐患。本文就是对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措施
前言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动态性的项目,其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促使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对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工作用。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的特征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波动性、多样性、隐秘性及局限性),首先要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才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工程管理波动性指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受到操作方法、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的较小过失,机械的磨损和材料性能的差别等影响。质量管理多样性主要指管理工程质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例如:地质条件、天气状况、施工工艺、操作方法及工程成本等。隐秘性指因为钢筋混凝土工程总结构里隐藏的众多分项工程工序都十分繁琐,难以通过尺寸或者外观等条件来判断建筑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必须要通过专业科学的测试才能知道。局限性指建筑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各部件都需要在使用前通过检测,只有检测合格才能利用,如果部件被使用,就不能再拆卸开再检测,而是经过退货处理或者换货处理。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等的不断出现,建筑不程的建设也要承担更多复杂的结构,加之人们对建筑使用性能及外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压力也在增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及人们的需求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的基石,应该在施工现场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建筑施工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质量控制在日常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只有采用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式方法和采用最佳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对策,才能使工程的质量控制提高到最高的水平。
2.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这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2建筑材料的质量监控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满足以下规定:要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商名录中按计划进行招标,由中标人按要求供应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等。材料的搬运和储存要根据该种材料搬运、储存的相关规定进行并建立台账。对建筑材料进行标识,标明材料的来源、特性和加工过程等。对于经检验确定是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可投入使用,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且再经检验(测)合格后酌情使用。对发包人提供的材料、设备,要根据规定进行检验(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承包人自行采购的物资发包方、监理方、施工方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2.3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按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创建体系,完善制度
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对当前的施工作业管理制度进行更新调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单位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则必须要结合现代化建筑指标体系,积极更新建筑施工规章制度。项目经理要熟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从日常施工操作环节掌握好工程质量。完善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大力倡导“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等不同政策,只有把不同的规定内容执行到实处,同时严格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
3.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质量预控
教育和素质教育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良好的工程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目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比如技术人员对钢筋或混凝土工程的一些基本常识还不清楚,就仓促上岗,因此在施工中常常发现钢筋的正负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对抗剪钢筋如何制作、水灰比如何控制,施工缝如何留置等掌握不住,有的技术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检测标准很不了解,因此,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促进施工质量,预控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
3.3完善工程监理体制,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
3.3.1明确监理单位的地位,行使工作职责
建设单位要聘请监理方,对从设计到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面质量监督管理。真正的建设单位的服务项目很多,涵盖了项目前期监管、设计监管、采购监管、施工监管等等,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监理单位的职责也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目前国内的监理单位的服务项目严重缺乏,且独立性还不够,容易受到业主方影响。完善工程监理体制应该从增加监理单位的服务项目着手,确保监理方能够独立行使责任,不受干扰,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以保障。
3.3.2加大部分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
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和参与。依法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加强建设单位前期的项目管理和监督,项目前期的工作主要是工程报建和工程招标工作,做好前期工作,能够有效的控制招标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和前提。建立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规范监理市场,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再设一道屏障。因此,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意义重大,坚定不移地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实施动态监管,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3.4加强建筑工程完成后的内部检查工作
施工过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还应对刚完成的工程进行内部检查验收工作,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工程负责人。如有必要,还需要对工程实现第二期的检查验收,只有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前提下,才能将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
4结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两者直接相辅相成。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建筑的使用性能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工程的施工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季学海.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
[2]张冬虹.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
[3]靖凤君.浅析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J].河南建材,2011(05)
论文作者:王云,王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