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 635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形固定法在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形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形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导管破损、打折、断裂及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导管破损、打折、断裂明显低于对照组,带管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采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型固定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破损、打折、断裂,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了导管的有效留置。
关键词:颈外静脉;三向瓣膜PICC导管;固定方法;“C”形
The application of "c" fixation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tumor was observed in PICC catheter
Yu Qing,Wu Guirong(The?central hospital of Da?Zhou,Dazhou?Sichuan?63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 immobilization method in the picc catheter of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Methods: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 immobilization method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c" immobilization method. Result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we can fing 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felt more comfortable than the other one. And their wouldn't break down easi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Cancer patients would have better experiences if they take the "C" immobilization method in their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in that way,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avoid breaking down the catheter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remain of the picc catheter.
[keywor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picc tube,"c"immobilization method.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中,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1],可带管出院等优点,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保护了外周血管,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准确及时使用。周欣华认为[2],经颈外静脉置管较经肘部静脉置管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我院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经颈外静脉置管较多,取得了良好留置效果。由于多种原因,我科尚未完全推行肿瘤患者化疗人人行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行化疗患者较多。经颈外静脉置管患者,部分因上肢血管穿刺困难,肘部血管细小或无法触及,只能选择经颈外静脉置管。部分老年患者因冬季穿衣多,经肘部血管置管自觉不便,自愿选择经颈外静脉置管。乳腺癌术后患者和少数一侧肢体受疾病影响自主活动受限,活动主要靠另侧肢体,不愿置管在另侧肢体影响活动,愿选择经颈外静脉置管。还有经上肢置管失败改行颈外静脉置管。由于经济原因,部分患者选择价格较便宜的中心静脉短导管经颈外静脉置管。在PICC使用过程中,良好的维护是PICC有效留置的保障,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可对导管的使用效果产生明显影响。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们对50例患者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后采取与人体纵轴成45°角的“C”形固定,良好的防止了导管破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保障了导管的有效留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肿瘤患者100例,年龄29岁-78岁,平均年龄55.4岁,其中男46例,女54例,其中乳腺癌20例,消化道肿瘤21例,妇科肿瘤19例,肺癌25例,其它15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体重、文化知识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导管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型号为4Fr,固定导管的敷贴均采用3M透明薄膜敷贴,型号1679,规格10cm*11.5cm,一次性使用换药护理包,肝素帽,采用低致敏的3M透气胶贴纸,由于颈部位置特殊,两组患者均未使用思乐扣。穿刺侧颈部、胸部皮肤无感染性疾病,皮肤完好无破损。所有患者均于PICC置管中心C臂下经右侧或左侧颈外静脉置管,由PICC置管护士在严格无菌技术下遵循置管流程进行操作,置管成功后拍片确认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段,导管外露均为6cm。对照组采用“?”形固定,减压套筒及翼形向下固定于颈部或胸壁,避免置于颈胸交接处,敷贴完全覆盖导管,翼形下可垫小方纱,延长管妥善固定于胸壁,延长管末端肝素帽下可垫小纱布防止对皮肤的压伤,低致敏纸胶布妥善固定翼型及延长管。观察组采用导管与身体纵轴呈45°“C”形固定,敷贴完全覆盖导管,减压套筒及翼形置于颈前用纸胶布固定于颈部,翼形下垫小方纱,延长管妥善固定于胸壁。颈部皮肤皱褶多,两组患者均注意敷贴的无张力固定,避免影响颈部活动,促进患者舒适。PICC维护均为置管后24小时维护一次,以后无异常每周维护一次,有异常及时维护。培训护士PICC维护知识,每班护士巡视观察,向患者及家属宣教PICC维护知识,共同维护好PICC,促进有效使用。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PICC留置前四个月期间导管破损、打折出现折痕、导管断裂、患者舒适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导管破损、导管打折有折痕、导管断裂及患者带管舒适度比较情况见表1
3.讨论
恶性肿瘤是慢性病,易复发转移,患者治疗周期长,治疗结束需定期复查治疗,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临床治疗的必要条件。反复的静脉外周治疗导致部分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及置管均困难。临床工作中患者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给护士带来困扰,尤其是危重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更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走行路径短,血管粗,并发症少,留置效果好,提供了患者治疗的有效通路,这需要护士与患者的共同维护。
由表1可见,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两种固定方法中,观察组“C”形固定方法导管与减压套筒及翼型均固定于颈部,在同一平面内,有效的避免了由于颈部活动引起的导管破损、打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形固定方法导管减压套筒与翼型多竖直向下位于胸部或颈部,或临近颈胸交界处,随着颈部活动,导管与减压套筒衔接处易形成反复打折,最终导致导管破损。且“?”形固定方法减压套筒、翼型固定于胸部或颈胸交界处,易使颈部活动受到限制。锁骨周围皮下脂肪薄,减压套筒质地硬,减压套筒及翼型固定于临近锁骨处,易致压迫局部皮肤引起患者不适甚至导致皮肤受损,影响患者舒适度。
4.小结
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在长时间的留置使用过程中,若固定不当,容易出现导管破损、断裂等情况,应加强维护,避免导管并发症[3-4]。本组研究表明,颈外静脉置管采取与身体纵轴呈45°“C”形固定方法,导管、减压套筒及翼型向前固定于颈部,可有效地防止导管打折破损,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了导管的有效留置,患者舒适度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1
[2]周欣华等,经颈外静脉置入ARROW短导管与经上肢静脉置入巴德4fr导管在短程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7):76
[3]蔡惠群,陈恒燕,陈亮明等,不同敷贴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皮肤护理效果[J]. 医药前沿,2013(5);252-253
[4]王泽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比较研究-一项随机、对照、开放单中心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论文作者:余清,伍桂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颈部论文; 套筒论文; 纵轴论文; 方法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