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叶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_信息流论文

云南茶叶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供应链管理论文,茶叶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13(2002)04-0048-04

随着经济全球化(Economical globalization)和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ic)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世界出现了明显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和一体化(Integration)。与此同时,用户需求则愈加突出个性化,从而导致不确定性增加。茶叶产品具有明显的区域化与个性化特征,这使得企业很容易忽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茶叶行业不得不溶入整个全球化市场。一方面,茶叶企业可以应用网络技术进行调研、销售产品;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从网络技术获得各地产品信息,找到合适的产品。网络使得消费者和产品供应商的距离缩短了,这就使茶叶企业面临新的运作模式的选择问题。本文就是基于现代管理技术手段探讨茶叶产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在20世纪的40—60年代,企业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之中,因此,企业的发展也是稳定的。企业的发展主要是走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的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下纵向一体化模式是成功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和个性化的加强,纵向一体化暴露出了种种缺陷。纵向一体化既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在众多行业面临众多对手,使企业风险增大。由此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思想开始流行,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和市场。如福特汽车公司的Festiva汽车就是由美国人设计、 日本的马自达生产发动机,韩国的厂商生产其他部件和装配,最后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内外资源,从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达到成本低、质量高的竞争优势,使单个企业的风险降低了。这就形成了供应链(Supply Chain),于是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上的所有结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其中最关键的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

二、云南省茶叶生产经营现状

云南是世界著名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98年茶园面积达239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77487吨,居全国第三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两年云南茶叶的发展明显落后福建、浙江等地区,出口大幅度减少,经济效益下滑,云南茶叶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详见表1。

云南具有茶树系统发展过程的优越自然条件。就地理条件而言,云南地处低纬度,全境大部分属高原地带,海拔又高,河流纵横,因此,茶树生长在这样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条件下,受紫外线和红黄光线的辐射,有促进茶芽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作用。同时,茶区水域湿度大,云雾缭绕,日光透过水汽形成漫射光,增加紫色短波光,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的循序渐进,增进茶叶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硷及多酚类等有效物质的积累贮存。尤其是回归线通过茶区,光热充足,这更是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

表1 我国生产茶产地排名

1998年 1999年

茶园面积 居全国 茶叶产量 居全国茶园面积 居全国 茶叶产量 居全国

产地 (万亩)名次 (吨)名 次 (万亩)

名 次(吨)名 次

福建 186.30 3 118911 1193.37 2 123500 1

浙江 190.95 2 113211 2190.3 3 117700 2

云南 239.10 1

77487 3244.50 1 75100 3

湖南 113.25 7

58496 4110.33 7 ---- ----

湖北 174.90 5

56265 5181.00 4 ---- ----

四川 115.35 6

50859 6119.4 6 ---- ----

(资料来源1998、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

就气候条件而言,云南具有四季温差小,日差较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显著的气候特点。适合茶叶生长。

就土壤条件而言,适宜种茶的土壤,分布面广。其中最适宜和适宜种茶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或称山地红壤)、黄壤和黄棕壤,它们占南全省土地面积的70%。

上述云南的优越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采的云南茶树品种资源。调查表明,云南茶树按物种分类共有31个种和两个变种,按植物形态有灌木型的中、小叶种,有半乔木和乔木型的大叶种。大叶种的种性优良,是云南的主要茶种。

云南茶叶的独特优势为云南茶叶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基础。

三、云南茶叶企业供应链建设中的信息问题

供应链是协调企业之间整个链上或网络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它包括:需求计划、供应计划、满足需求以及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计划和优化工具等。供应链的信息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在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图1:供应链中的信息管理内容

第一,信息共享。供应链管理已经由企业内部拓展到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配送环节、流通环节以及最终消费者,即整个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客观上就有效地实现了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其中,信息共享是保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信息的标准化。包括:采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含义是什么;采用什么格式存储、传输,供应链上各个模块对哪些信息进行怎样的处理;处理后的信息又是什么;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谁,等等。这些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到与国际标准接轨,又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另外,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其标准也有所不同。

第三,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多数企业运行的ERP(或SCM或CRM)系统所需要的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在供应链管理中时间的价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将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供应链上的各个部门(企业),使它们能够对这些信息及时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竞争策略。时间与预测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缩短了交货期,预测的提前量也就变小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另外,信息的准确性是做出准确预测和决策的保证。

第四,协同与协作。由于企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企业之间,而将扩展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将信息传递给供应链上的谁,由谁来进行运营;如何调整营销策略,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决策。这些都需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相互协同与协作,优化渠道,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重组(BPR),从而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另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消除了信息反馈的时空障碍,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简单,为企业间更好的协同与协作提供了可能。

四、云南茶叶产业供应链构建

云南茶叶产业供应链的结构为传统农业在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的一种模式,在其中存在着多条供应链。其中以农场、茶叶精制厂、茶叶批发市场、分销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结构为最常见的模式,有的企业虽建立了网站,但仅仅从事企业形象或产品的宣传。

在信息网络技术日趋发达、物流成本降低、茶叶产品同质化的环境下,企业应优化供应链结构,特别是较多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拓展企业产品市场空间。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国外比较发达国家在茶叶食品产业的供应链,特别是参考在茶叶行业发展较快的几个国家的产业供应链结构,来改造、升级云南茶叶企业供应链。如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在20世纪中,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茶叶出口大国和强国,中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下降到第4位, 这与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结构普遍落后有很大关系。建议云南茶叶供应链在建设时考虑以下原则与要求:

1.充分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建立第三方信息流中心。

这样,可以达到沟通消费者到原料生产的信息的目的,尽量减少供应链中的信息扭曲与时滞。信息流是伴随物流、资金流而产生的,具体反映供应链中交易的实物形态和资金形态。第三方信息流,就是考虑到产业供应链中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借助于企业物流外包的成功经验,提出第三方信息流的思想,以区域或行业为主,组建为本区域或行业服务的第三方实体,为其它方提供供应服务。通过协调单位之间的信息流获取方法和提供信息流的支持服务,把企业的信息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信息流管理部门来承担,特别是一些信誉卓著的电子商务公司。在产业供应链的管理中,借助于第三方信息流是一种先进的策略,因为如果链中所有企业信息流管理委托给同一第三方信息流公司来管理的话,有利于第三方信息流公司建立统一的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型。第三方信息流系统提供一种集成式的信息流运行模式,它为地区特色产业供应链企业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方案的解决思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信息服务部门向多条供应链提供信息流服务,降低自己的运作成本,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降低成本。

2.完善物流配套设施,降低茶叶供应链运行成本。

物流是实现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转移过程,一般包括储存、运输、配送三个主要环节,通过建立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现代物流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货畅其流”。

物流中心是物流网络上的重要接点。狭义的物流中心是指以现代信息和技术手段为支撑,主要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实体或地域空间;广义的理解是指对国际或区域物流具有控制性影响和作用的城市、地区或国家。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的系统管理概念,就是要将原来联系不够紧密的诸多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和系统化管理。以提高物流整体效率与效益。目前在我国,物流业还不是一个统一的产业部门,甚至对其它产业构成也还缺乏一个清晰的界定,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复合概念。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

3.建设资金支持平台。

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供应链之间每天都发生无数的交易,资金在这些企业之间高速流动,为了使这些资金在供应链企业间有效的利用,有必要在供应链企业间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资金支付平台。电子资金结算,自动票据交换所和与特定的商业银行结成战略同盟是供应链资金支持平台建设的有效手段。电子资金结算是在企业、银行以及客户之间通过电子化手段转移资金,它也称为金融EDI。EFT是在同一天,甚至是同一时刻,在代表两家企业金融事务的银行之间进行电子货币转帐,以此代替企业间的现金交易。自动票据交换所(ACH )是在两家银行之间进行电子货币流通的中介机构。在ACH 中进行交易的银行都已签署了协议,将一些物品和票据作抵押以保证资金转帐的结算。与商业银行结成战略同盟是使该商业银行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供应链企业的所有资金以及与金融有关的业务都交由该商业银行来打理,以使供应链内的资金周转更为高效。

4.建立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供应链企业信息组织与集成模式。

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供应链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一般包括如下三种服务:数据服务、通用服务和应用服务。数据服务通过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数据管理功能;通用服务通过通用服务器提供电子邮件、数据转换、文档管理等服务;应用服务通过应用服务器提供应用领域的特定功能。通过集成模式可以很好的完成上述三种服务,保证信息在供应链企业内部高效流转。

一般企业通过高速数据专用线连接到Internet骨干网中,通过路由器与自己的Intranet相连,在由Intranet内主机或服务器为其内部各部门提供存取服务。

5.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占领终端市场。

零售终端市场是茶叶产品供应链利润率最高的环节,而云南省的茶叶企业由于管理模式、资源、经验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环节让位于中间商,这在过去云南省的茶叶发展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环境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还采用这种模式,云南省茶叶行业在供应链中的角色还是原材料供应商,就难能实现行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电子商务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特别有利于中小型企业拓展市场的工具,在茶叶行业中,可以占领利润率最高的零售环节。推荐的电子商务模式如图2。

图2 云南省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模式

标签:;  ;  ;  ;  ;  ;  ;  

云南茶叶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_信息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