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构想——《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模式研究》课题专家访谈(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化建设论文,中国农业论文,课题论文,道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徐:从世界范围看,农业现代化既有共同的特征,各国又有各自的特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工业化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刘巽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据我们对江苏省锡山市、湖南省双峰县、四川省井研县等东、中、西部17个案例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呈对数增长,二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乡镇企业尤其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与比重不断增加;随着农村工业的升级,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水平相应提高;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从而为农民实现小康和富裕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为了阐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的动态变化,我们还选定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人均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0项指标,如分5个发展阶段,并按1990年不变价格,确定每个阶段的相应数值, 分析其内涵与特点:第一阶段,农为主,工萌芽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40%, 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小于0.5,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在10%以下。第二阶段,农哺工,工起步阶段。上述数值分别为500—1000元、40 —50%、0.5—1.5和10—20%。第三阶段,工农利弊交错阶段。农村工业达一定规模,以工建农资金明显增加,但劳力、资金流入工业较多,素质有所下降。上述数值分别为1000—3000元。50—70%、1.5—3.0和20—50%。第四阶段,工补农、农分化阶段。农村工业占优势地位,但工业占地较多,劳力出现紧张,农业特别是粮食的地位减弱。上述数值分别为3000—10000元、70—90%、3.0—10.0和50—80%。第五阶段,工为主、农下降阶段。农村工业占绝对优势,以工建农资金雄厚,农业进入初步现代化阶段。如措施得力,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否则就必然会出现农业滑坡和萎缩,沦为“副业”。(这一点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上述数值分别为10000—20000元、90%以上、10.0以上和80%以上。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密切注意农村工业发展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冲击与负作用,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防止农业萎缩。二是要逐步将农产品加工业由城市转向农村,大力发展食品、饲料等工业。
坚持农村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走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道路。除此之外我们还提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市场配置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之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观点,走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之路;坚持农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协调发展,走现代工业装备武装农业、加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之路;坚持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宗旨,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之路。
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业的差异性很大。从全国范围看,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哪些模式?怎样划分这些模式?
梅方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为了研究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我们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农业产业结构、所有制形式以及民族等状况,选择东、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30个县级案例,按统一的指标体系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12个主要模式:
模式一: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建设模式,以江苏省吴县、山东省桓台县、北京市通县、上海市南汇县为代表。
模式二: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模式,以四川省广汉市、井研县为代表。
模式三:企业化、技术密集的外向型农业模式,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代表。
模式四:多种经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湖南省长沙县、湖北省仙桃市、河南省新乡县、辽宁省海城县等为代表。
模式五: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模式,以浙江省金华市、云南省宜良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为代表。
模式六: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的模式,以陕西澄城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为代表。
模式七:山区农林牧结合的发展模式,以江西省永新县、贵州省贵定县为代表。
模式八:贫困地区发展种植业模式,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代表。
模式九: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模式,以青海省共和县、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为代表。
模式十:以捕捞为主的海洋渔业发展模式,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代表。
模式十一:大力营林、发展森林工业的模式,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代表。
模式十二:机械化、规模化国营农场模式,以黑龙江省国营友谊农场为代表。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模式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流及其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部模式划分,而且具体到农业内部的各产业,还可细分为若干子系统模式。同时,对上述代表性案例仅按照其首要特征进行模式划分的,实际上各案例之间还存在着若干共性。今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有的建设模式必将进一步完善,并产生更高水平的新模式。
徐:听了几位专家介绍,这项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在理论上有较大突破和创新,如“现代农业基础产业论”较之于“农业基础论”更带有一种新思路、新观念。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哪些主要对策和建议?
卢良恕: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庞大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农业生产力落后的矛盾,是今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矛盾。要从这个高度和全局上来制定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与政策。
首先,要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为此,应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总体战略来统帅农业发展的全局,尽快制定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长远规划。鉴于现代农业本身就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因此要把它纳入农业现代化体系之中,使二者结合起来,以利于现代生产要素的配置与优化。
其次,要以农民为主体,建设发达的现代农业基础产业。农业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要把维护农民权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作为各项政策的出发点。近期内建议从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和工农关系着手,把工农业发展速度调整到2—3∶1,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降下来, 给农民以有利可图,发展市场经济的有利宏观环境。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和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的建设步伐。今后15年内,特别要抓好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的建设。
第三,要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根据国际经验、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和我国差距,要从总体上对农业科技实行扶持和保护的政策,把它作为“稳住的大头”,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进行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实行分类指导,防止“一刀切”、“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历史教训重演。通过改革与调整,建成学科门类齐全、区域布局合理、国家与地方两级的农业科研体制,以公办为主、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技术推广体系,并逐步建立一支与科技兴农相适应的农业科技队伍。近期内,可选定最能代表国家实力与水平的中央与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和院校30—40个,相对独立于经济和生产系统之外,拥有更大自主权,集中力量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科研工作的后劲。
第四,要以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为保障,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鉴于农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已由“四五”时期的5.4%降至“七五”时期的1.3%,建议尽快恢复到5%。 鉴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已由“六五”时期的6.3%降至1994年的2.5%,建议“九五”时期恢复到6%的水平,2010年提高到10%,并尽快制定《国家农业资金投入法》。鉴于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建议国务院及早召开全国农村科技工作会议,对今后15年科技兴农做出全面规划与部署,制定有力的政策与措施,并把农业科研的政府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0.2%提高到1%以上。
第五,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依托,建立粮食和食物的安全体系。我们既要把经济、社会、技术同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确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又要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确保粮食与食物安全,确保粮食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