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低剂量MDCT扫描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贤权,郭国梅,刘治兵

刘贤权 郭国梅 刘治兵

(湖北省竹溪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湖北竹溪 442300)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MDCT胸部扫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对自2010以年来在我院行胸部DR片、常规剂量MDCT及低剂量MDCT随机抽取各800人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方法检查阳性率。结果:低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DR片检查(P>0.05),而与常规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低剂量MDCT受检人员辐射剂量却大幅减少。结论:低剂量MDCT检查技术应用于健康体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MDCT;低剂量扫描;健康体检;辐射剂量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23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胸部体检从胸透检查过渡到胸部DR检查,虽然胸部DR检查较以前的普通胸片在图像质量及后处理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对体积小的病灶尤其是直径小于6mm的小结节检出率非常低,而现在由于空气污染及不良生活习惯,肺部疾病大量增多,尤其是肺癌。肺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手术切除后的五年存活率可达60%~90%,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仅为6%左右。CT有着胸片无可比拟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检出很多胸片无法分辨的微小结节灶[1-2]。而MDCT检查又因体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而受限,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应用,低剂量CT技术得到较多应用,并得到多数专家共识。我院自购置GE16排螺旋CT后,低剂量CT应用在健康体检中,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体检者的辐射剂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自2010以年来在我院行胸片、常规剂量MDCT及低剂量MDCT顺序抽取各800人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

1.2 检查方法

胸片选用锐柯DR,管电压70~75kV,自动毫安秒;CT组选用GE16排螺旋CT扫描。低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mA,螺距1.5mm;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S,螺距1.0mm。

2.结果

胸片组阳性率与常规CT及低剂量CT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常规CT及低剂量CT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对肺内结节性病变检出率大幅增加。表1。

表1 各组病变检出率(n,%)

3.讨论

在健康体检中,辐射得到放射工作者和体检者关注,自1990年Naidich首次提出低剂量CT概念以来,随着CT硬件及软件的发展进步,低剂量CT检查技术得到多数专家共识及较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健康体检及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应用最多。经统计分析在胸部健康体检中,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行低剂量扫描能显著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剂量,低剂量CT扫描技术能基本满足诊断要求[3]。对比胸片检查在发现病变方面有明显优势,与常规剂量CT无明显差别,而辐射剂量大辐降低。故低剂量MDCT扫描可以广泛应用于胸部健康体检中,特别是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对早期筛查肺癌,低剂量螺旋CT更靠谱,对肿瘤性质的判断,明显优于DR胸片,与普通剂量的胸部CT无明显差别。CT成像的多种参数都影响CT的辐射剂量。通常降低管电压(kVp),减少管电流(mA)及旋转时间,增大螺距(Pitch)等都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另外,一些功能和方法的合理应用也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如重建算法的优化和合理的扫描体位等。CT中辐射剂量的测量与普通X射线摄影不同,通常采用CTDIvol,DLP以及有效剂量等来表述。

CT横断位成像与普通X射线摄影不同,但辐射剂量减少与管电流和旋转时间乘积的减少仍成正比。减少管电流和旋转时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增大Pitch意味着扫描同样长度所需要的时间减少,相当于成像时间减少,如果mA没有变化,总的mAs减少,辐射剂量减少。Pitch的比例影响辐射剂量,辐射剂量需要考虑Pitch值,而mAs常常被习惯用来评估辐射剂量。降低管电压(kVp):降低kVp也可减少辐射剂量,但通常较少使用。因为kVp的改变会影响X射线质的强度,并影响CT值的准确性和增加图像噪声,对于较胖的患者该现象尤为明显。减少kVp还可增加碘对比剂对X射线的衰减,在增强扫描中可增加图像的信噪比(SNR)。重建算法的优化称为图像的后滤过,合理使用可有效地减少噪声,前滤过可去除对人体影响较大的软X射线,提高X射线的光子转换效率,达到间接减少辐射剂量目的。合理的扫描方法包括减少扫描的长度和扫描时避开辐射敏感器官。扫描短轴避开射线敏感器官,再通过三维重组的方法获得所需层面,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4]。

一种扫描方案不能用于所有类型的患者扫描,有学者尝试CT检查辐射剂量控制的个体化,根据各种影响图像质量的个体因素提出了各种个体化方案,如mA自动调制技术,基于体重、体重指数(BMI)以及扫描位置的体厚宽度选择扫描方案,或者通过预扫描选择扫描参数的方法。mA自动调制技术是基于硬件和扫描定位像的一种常用的辐射剂量控制技术。人体每个部位的体厚和组织结构不同,固定mA技术不能保证每层图像有相同的图像质量;与固定mAs技术不同,mA自动调制技术可根据扫描定位像动态选择mA,使每层CT都能保证有一致的噪声水平。现在的CT设备一般都有mA自动调制技术,有效控制辐射剂量。预扫描参数选择是通过设定的扫描条件预扫描一层图像,以获得图像噪声水平指导和一致的图像质量扫描参数的方法。CT是横断位扫描,图像噪声的产生与扫描位置的密度等情况有关,有时体重等宏观量不能完全反映扫描区域的情况,预扫描可保证扫描区域的噪声水平,准确获得一致的扫描条件,有更好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低剂量多排螺旋CT扫描在病变检出与病灶定性上与常规剂量CT无明显差别,而辐射剂量大幅低于普通剂量CT,与胸片辐射剂量相当,在健康体检中,特别是在肺癌高危人群的体检中,低剂量多排螺旋CT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海波,耿丽莉,李海峰等.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3):227-228.

[2]诸强,朱来军,刘志富等.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44-145.

[3]钱晓凌,陈万凯,叶剑锋等.X射线剂量及GE VCT低剂量技术[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9):115-116.

[4]唐威,吴宁,黄遥等.4690例无症状健康体检者低剂量CT早期肺癌筛查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7):549-554.

论文作者:刘贤权,郭国梅,刘治兵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胸部低剂量MDCT扫描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贤权,郭国梅,刘治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